第32章 文會
- 平荊州拐呂布,我在三國射穿天下
- 我想戒可樂
- 2358字
- 2024-06-15 11:17:53
劉琦在襄陽府中,下午正在練習槍法。
馬玄和徐庶聯袂來訪。
馬氏五常,白眉最良,不過馬良現在還是小孩子,不知道在哪玩泥巴。
對于馬玄,劉琦在牽羊壇時有印象的,他不像讀書人,更像一個農夫,性格沉穩,有點木訥的那種。
徐庶向劉琦介紹了馬玄,劉琦見過禮,“你們兩個來找我有什么事么?”
徐庶說道:“龐德公明日要搞一場文會,我們平常幾個聚的好的都約好了去參加,來的路上碰到伯常,便拉來與你認識,邀請你一同前去。”
“文會?”劉琦收好梅花槍,前身的記憶雖然四書五經都背的滾瓜爛熟,對于經義也有涉及,但是真的提不起興趣,“我文采又不行,還是不去了吧。”
馬玄說道:“劉荊州有八駿之美譽,子衿想來也不差。”
徐庶勸道:“去吧,參加的都是有附近的名士,認識認識也不是壞事。”
劉琦覺得徐庶說的也有道理,龐德公的農學院也可以籌建了,正好挖一兩個人才。
劉琦于是點頭同意,留徐庶和馬玄住一晚,明天一早一起出發。
第二天,劉琦早早起來,習慣性的出去跑了一圈后,才叫上徐庶和馬玄去赴會。
馬玄對于劉琦的煉體之術嘖嘖稱其:“子衿這樣跑步煉體多久了?”
劉琦回道:“五年多了,每日不綴。”
馬玄了然:“難怪,恒有毅力者,事竟成。”
一路閑聊,來到了魚梁洲龐德公草廬。
參加文會的文士已經到了,只等三人。
龐德公并不參與,去田間務農去了。
一共七個人就在院子里圍成一圈,席地而坐,中間一個火爐煮茶,要喝茶的人就自己滿上。
一個石姓才子提議話題從《五經》章句開始,分享讀四書五經的心得體會。
眾人紛紛積極參與,除了劉琦。
這尼瑪太像高考小作文研討大會了,可惜劉琦一點都打不起精神,假裝聽的津津有味。
接下來又討論了《周易》,后來講到星占之術的時候,劉琦才稍微有點了興趣,天文學,星座啊,這個自己懂。
聊得熱烈的時候,馬玄突然有感而發,“今天們幾個圍爐茶話,交流學術,然而文化的傳播也太局限了,要不向劉使君提議,建個書院吧。”
一邊說著一邊看向劉琦。
建書院好啊,劉琦表示支持:“興辦官學,教化于民,這是好事,回頭我就跟家父說去。”
崔家公子附和道,“這樣有學問的人都會接踵而至,文化必能得到弘揚。”
石姓才子也很贊同:“這樣經學必能得到傳承。”
又是四書五經,劉琦都聽起繭子了,忍不住說道:“教授一些簡單的知識,讓老百姓也能識字不好么?”
大家露出了詫異的神情。
寒門苦讀,所謂的寒門指的是小地主家,這里的幾個除了徐庶都是這樣的出身,讓平常百姓識字讀書,這種話從劉琦這樣的官二代身上說出來,讓大家覺得十分怪異。
普通老百姓,能夠有地種,吃飽飯都不錯了,窮人家的孩子能識字的很少,閑暇能聽別人講些名人軼事,就算有見識了。
“我想籌建一所農學院,讓龐德公出任院長,教授好學的年輕人認字讀書,學習農商技術,豈不更好?”
一個長相清秀的文士站起來,這人姓孟名建字公威,他表示反對,“公子謬矣,龐德公乃當世奇才,去教授農學,教人識字,成何體統。”
啊,這么看不起務農的技術知識啊,就好比后世大學生看不起職業技術學院生。
“人生在世,會當有業:農民則計量耕稼,商賈則討論貨賄和文士則講議經書,有何不同?”
孟建反駁道:“讀書人或立著傳經,或出仕治國,怎么能同這些雕蟲小技相提并論。”
“但龐德公愿意啊。”
“哎,大材小用,大材小用,大材小用”孟建直搖頭,連說三個大材小用。
徐庶見兩人爭執不下,出來打圓場,要不我們喝酒吧。
石姓才子拍掌叫好,“還是元直懂我,今日大家當不醉不歸。”
徐庶對龐德公家很熟悉,進屋取酒,很快就回來。
這時孟建說道,“喝酒也要有個樂子,我們吟詩助興吧。”
有意無意的看向劉琦。
劉琦笑了笑,不跟他一般見識,“我不善詩詞,你們玩就行了。”
孟建假裝熱情,“那怎么行,子衿乃劉荊州公子,怎么可能不善詩詞,不要太謙虛了。”
“真的不會。”劉琦再次推辭。
孟建存心要看劉琦出丑,一定要讓劉琦參加。
其他人并不知道孟建的用意,紛紛邀請劉琦參與,劉琦實在拗不過,只能點頭同意。
孟建第一個來,略作思考,率先吟了起來:
今日樂相樂,相從步云衢。
天公出美酒,河伯出鯉魚。
青龍前鋪席,白虎持榼壺。
南斗工鼓瑟,北斗吹笙竽。
姮娥垂明珰,織女奉瑛琚。
蒼霞揚東謳,清風流西歈。
垂露成帷幄,奔星扶輪輿。
眾人立即叫好,這首樂府詩十分應景,把宴會的熱鬧描繪的淋漓盡致。
孟建還是相當有才氣的,諸葛亮曾經評價徐庶、石韜、孟建:“卿等三人的仕進,官位可至刺史、郡守。”。
后來孟建官拜涼州刺史、征東將軍。
接下來幾人輪流吟詩,各有千秋。
最后輪到劉琦,孟建笑盈盈地說道,“輪到子衿了,我可是相當期待啊。”
你期待個啥,這是想要看我的笑話么?
哎,本來不想當文抄公的。
劉琦沒有辦法,不抄不行啊,總不能當眾出丑。
劉琦一副很為難的表情,在院長繞圈走了起來,曹植七步成詩,自己抄詩已經是罪過了,走兩圈吧。
兩圈后,劉琦站定,開始吟誦起來: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
一壺濁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吟罷,眾人都被驚艷到了,紛紛叫好
“這是臨江仙的詞牌吧,當真是神作。”
“蕩氣回腸,回味無窮啊!”
徐庶笑著敬酒道:“好一個劉子衿,詩詞竟然做的如此之好,只怕上一次的那首江陵的詩也是你做的吧?”
大家紛紛好奇:“哦,劉子衿還有其他佳作,元直快快吟來。”
只聽徐庶朗聲道:
朝辭白帝彩云間,
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
輕舟已過萬重山。
“妙啊,這等文采,子衿還說自己不善詩詞真的是太謙虛了。”
“你這都叫不善詩詞,我等豈不是狗屁不通啊。”
“劉荊州乃當世大儒,子衿怎么可能沒有才學。”
“子衿單名一個琦,琦乃美玉的意思,要不就叫玉麒麟吧。”
“玉麒麟,甚好,文稱玉麒麟,武作小李廣,子衿文武全才。”
......
眾人紛紛上前敬酒,氣氛空前的熱烈。
只有孟建端著酒杯,笑容凝固,站在原地,羞愧難當。
從此劉琦詩詞絕佳的名聲開始傳播開來,有了玉麒麟的美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