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
- 1977:我的文藝人生
- 大桃小蘋果
- 2277字
- 2024-06-03 08:03:00
這一個來月,曾驊的小日子過得可滋潤了。
編劇,劇組二號人物,沒事可以背著手到處瞎溜達。
演員、攝影、錄音、道具、劇務,看到自己走近來,都很緊張。
“編劇,哪里不符合你的要求?”
“不錯,不錯!小鬼做得不錯,繼續努力!”
當然,這只是曾驊自己臆想的。
劇組工作人員,見到他只是微笑地點點頭,一點沒有見到導演王維民的緊張。
還是太年輕,沒有威信。
每天中午,劇組的廚師,帶著徒弟,踩著三輪車,把做好的飯菜運過來。
這是他們在合作單位暫借的廚房里做好的。
飯管夠,菜只有蘿卜、青菜,有時候還有胡蘿卜、扁豆。
運氣好的時候可以看到炸油炸成卷的肥肉片,火柴盒大小。
現在買肉需要肉票,每人每月定量一斤,肉價大概在0.7元一斤,可有時候有票有錢也買不到。
肉副食品店的售貨員,是整條街最靚的仔。
到了飯點,大家排著隊,拿著自己的鋁制飯盒去打飯打菜,從導演王維民到打雜的劇務,一視同仁。
“曾編劇,剛才我演得怎么樣?”劉曉晴不知什么時候走到了曾驊后面,爽朗地問道。
“還行。”
“還行就是還有進步的空間,曾編劇,你給指點指點?”
“不敢,不敢。我自己的演技也只有那個樣子。”曾驊有一句沒一句地搭著話。
劉曉晴戲演得不錯,人也很上進,只是長得不是自己喜歡的類型。
我們還是盡量保持同事關系吧。
嗯,我姐呢?
曾驊眼睛瞄了一圈,發現情況,我姐怎么跟程沛斯走到一塊去了?
兩人有說有笑,旁人倒也不覺得怎么樣。
他倆在戲里演男女對象,戲外多說說話,有好處。
可是在我的火眼金睛之下,姐,你的眼神很不對啊。
姐,你怎么這么極端呢!
要不選最帥的,要不選最丑的。
說實話,曾驊對唐慧菱的心事,猜到了一點。可他對丘盛華一點感覺都沒有,真當她是姐。
丘盛華對他也沒啥感覺,真當是弟弟。
曾驊跟同事們排成一排,蹲在水泥路牙子上,呼呼地扒拉著飯菜,有人在那邊喊:“曾編劇,有人找!”
曾驊站起身來,猛地看到王向東咚咚地向他走來。
“王編輯,你這是怎么了?”曾驊看到王向東現在的樣子,十分驚訝,“復刊號辦砸了?”
“那能!好得不得了!各地來信,要求我們再增加發行,社里正在緊急加印十萬份。”
“那你怎么一臉的憔悴?”
“唉,我真傻,真得后悔了,我為什么把四首詩歌全部都刊登在復刊號上,現在我發愁,下月的詩歌怎么辦?”
“王編輯,你也不能盡著我這只羊薅羊毛啊。”曾驊一臉的決絕,“真沒有了。寫詩歌是需要靈感的,沒有靈感我怎么辦?硬憋是憋不出來的。”
“小曾,要不我給你跪下,再給你磕三個頭?只要你能給我詩歌,無論什么要求,我都答應。”
“王編輯,你這是要逼死我啊。”
“小曾,我不來求你,我要被讀者們逼死啊!你們沒看到啊,社里的讀者來信,都要堆滿一間辦公室。
全是對你那四首詩歌的意見,其余的詩歌是一個字都沒提,好像我們復刊號就只刊登了你的四首詩歌。
要是下期沒有你的詩歌,你說他們會怎么樣?”
曾驊搖了搖頭。
我那知道啊。
“這些葛敏群眾會憤怒地沖到北都來,會把我們雜志社砸掉!”說到這里,王向東想起了什么,忍不住打了個寒戰。
曾驊大驚失色:“這么厲害?”
“就是這么厲害!”
“后果這么嚴重?”
“你知道就好。”
“王編輯,我無論如何都要寫兩首詩歌給你?”
王向東雙手作揖,苦苦哀求,“是的。小曾,你就幫幫我吧。”
“王編輯,你容我想想。說實話,我腦子里還有幾首詩歌...”
“給我,給我。”王向東急切地說道。
“不敢給。”
“有什么問題?”
“談情說愛的,怕影響不好。”
王向東愣了一下,斟酌著說道:“你的四首詩歌,在業內也引起了很大的反響,大多數是正面的。但也有些人說你的詩歌,思想不正確。
尤其是那首《遠和近》,有評論家說寫的云里霧里,還摻雜著小資產節級的不良思想。”
“對吧,我也擔心這個,所以不敢給你。”
“你先寫給我看看。”
曾驊找了個地方,王向東從包里掏出筆記本和筆。
刷刷,曾驊寫下了三首詩。
王向東期盼地接過筆記本,看了一遍后,眉頭全皺在一起。
“前面一首沒有什么問題。后面兩首是愛情詩歌啊,確實跟現在的氣氛環境格格不入啊。”
“王編輯,你斟酌。你覺得能發表呢,就以春生的名義發表,再通知我去領稿費。要是覺得不能發表,就藏著,等合適了再發表,我也不怪你。
但是你以后可不要再來找我要詩了。我在詩歌界封筆了,我現在要用電影文學的形式,為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做貢獻。”
主要是腦子里沒貨了。
詩歌這玩意,誰記得那么多啊!
能記住這么幾首,我都是資深文青了。
王向東好氣又好笑,又有些惆悵,“詩歌的繁榮,終究不會像小說和電影那么長久的。我也只能趁著春天好時節,多給人民群眾,收集發行些好詩歌。
小曾,容我把這三首詩歌拿回去,好好斟酌一下。有消息馬上通知你。”
“好的,王編輯,再見!”
曾驊揮揮手,轉身就走,十分堅決。
王向東倒是給自己提了醒,現在的環境還沒有那么寬松。
這些日子,自己盤算著現在有稿酬了,可以賣字掙錢了。
自己一肚子的文采,可以抓緊時間套現。
可是剛才跟王向東的交流,讓自己認識到一個問題。
現在的環境,文字還不能瞎寫,會承擔正治風險的。
那寫什么?
以前聽說這個年代最流行傷痕文學。
傷痕文學?
我傷痕個der!
我幾個月前才穿過來的。
穿過來之前,就是個有點小錢,到處浪里個浪,偶爾跟女網紅女UP主深入交流一下的非油膩男,你說我有什么傷痕?
沒有經歷和共情啊!
嗯,想起來了,自己曾經在網絡上看到一個帖子,說傷痕文學在這個年代,真的很能賺錢。
很多前輩通過它淘到了第一桶金,然后揚名立萬,吃一輩子。
唉,自己還是太膚淺了。
沒有經歷,自己可以聽別人說經歷;沒有共情,自己可以創造共情。
我也可以傷痕,我也沉浸在時代的悲情里,感慨萬千。
嗯,好香啊!
誰家在鹵豬蹄,真是太缺德了!
這世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而是我聞到了鹵豬蹄香味,流著口水卻吃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