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燈如晝

有些熱鬧是一定要湊的,比如這元月里的燈節。今年芙蓉園的燈會比去年更好,元月賞燈是中國古俗,所以一定得在有古樓閣的地方才好看。而且光有琳瑯的花燈不夠,還要有熙攘的人群,人們抬頭要看得到明月,月下要有粼粼流水,水上要有曲折的回廊,廊中還要穿著能讓燈影搖曳的風,就完美了。

燈會人多,拎了盞小宮燈在手上,護著它不被人群擠滅。但好看是真好看啊,給人驚喜的是紫云樓下的九曲燈陣,水廊下懸掛的二十四節氣圖。其中有盞燈最喜歡,鐵絲豎成一剪寒梅,梅枝上再拿紗糊上一輪圓月,里面的光線被紗阻隔,說黯淡不黯淡,說強烈也不會很強烈,配起來有影落回廊、月上花梢的風致,有點“梅梢夜月侵吾室”的味道了。

燈作為一個神秘的意象,千百年來點綴著中國人的夜生活。它不僅早早就代替火作了照明工具,同時也兼具極強的觀賞性。看看詩人們的話,劉禹錫“數間茅屋閑臨水,一盞秋燈夜讀書”,是恬淡;李商隱“紅樓隔雨相望冷,珠箔飄燈獨自歸”,是幽寂;黃庭堅“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是漂泊。這盞微弱的孤燈太重要了,沒有它,就照不出燈旁的不眠人;沒有它,人們或許就描摹不出屬于他們的夜。

自宋朝禪宗后,有一部續而不盡的佛家典籍《傳燈錄》。我曾想,為何傳的是“燈”而不是其他呢?大概是因為再也沒有一種事物,能比燈火更恰切地譬喻佛家以法傳人的傳統了?!扒臧凳?,忽然一燈。暗即隨滅,光遍滿故?!边@里的燈光看似很有穿透力,但它的光線是溫和的,不與黑暗針鋒相對,不是要把夜變得和白晝一樣,它給人的是氛圍,氛圍中有情緒,也有回憶。

《紅樓夢》中黛玉寫《秋窗風雨夕》的那個雨夜,寶玉來瀟湘館探望心上人,引路的婆子們點著明瓦燈籠。明瓦是用牡蠣殼磨出的半透明的薄片,因為可以透出光線來照明,所以叫“明瓦”。黛玉嫌明瓦燈不夠亮,又給了寶玉一盞玻璃繡球燈。玻璃在那時是稀罕的舶來品,并不常見。曹雪芹雖沒具體寫燈的樣子,但能叫見慣了好東西的寶玉都擔心打破了,肯定是極精致漂亮的。

《紅樓夢》中還寫到一種很別致的“明角燈”。王熙鳳就曾命人打著一對明角燈,大書“榮國府”三個大字,款款去到寧國府。這種明角燈乃是羊角燈,取上好的羊角將其截為圓柱狀,然后與蘿卜絲一起放在水里煮,煮到變軟后取出,用紡錘形的楦子撐大,直到撐不動了又放到鍋里煮,然后再取出繼續撐。這樣反復幾次,便能撐出既大又薄、既鼓又亮的燈罩來。

還有審美要求更高的。明代文震亨在《長物志》中就曾挑三揀四地記載道:“山東珠、麥、柴、梅、李、花草、百鳥、百獸,夾紗、墨紗等制,俱不入品?!薄叭缯艋\圈、水精球、雙層、三層者,俱最俗。”“篾絲者雖極精工華絢,終為酸氣?!薄霸娫獣r布燈,最奇,亦非時尚也?!彼麑⒗L著花草鳥獸的絲燈、紗燈都列為不入流,認為有水精球、多層樣式的都俗氣,嫌棄篾條編制的寒酸,覺得元代的布燈罩不時尚。那文震亨眼中入流、脫俗、時尚的又該是什么樣的呢?得是這樣——“燈樣以四方如屏,中穿花鳥,清雅如畫者為佳,人物、樓閣,僅可于羊皮屏上用之。”四方有屏風,中間繪著花鳥工筆,看起來清雅別致,這才是合他意的。

薄薄一盞燈,竟能延展出這么多講究。但想到它要亮過那么漫長的夜,便又覺得值得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融水| 内江市| 铜梁县| 肇州县| 蒙城县| 肥西县| 浦江县| 扎鲁特旗| 双城市| 罗城| 海城市| 页游| 三江| 汕头市| 高唐县| 苗栗县| 宁强县| 彰化县| 沈阳市| 金沙县| 诸暨市| 成都市| 沙河市| 修水县| 临桂县| 唐海县| 信阳市| 昭苏县| 绍兴县| 景德镇市| 道孚县| 崇礼县| 南汇区| 象山县| 庐江县| 衡阳市| 志丹县| 四会市| 博兴县| 山西省| 昌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