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期主義者的101個基本
- 朱筍筍
- 817字
- 2024-05-24 18:34:43
003 通過讀書提前儲備未來的能力
“開卷有益”“書中自有黃金屋”“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讀書的重要性幾乎人盡皆知,性價比也頗高,但身體力行的人很少。
讀書需要練習,練習和使用不同。比如,可以用從未讀過的書練習讀書的速度,而用已經讀過的書練習提煉重點并在生活中使用書中技能的能力。把練習技能和使用技能分開是非常關鍵的。
每個人家里都會有一些書,我們可以嘗試從看完家里的書入手,練習讀書技能并使用從書中提煉的信息產生結果,為未來創造財富打下基礎。
每個人的學習方式都不一樣。《21世紀的管理挑戰》一書中提到,人有聽覺型和視覺型兩種學習方式,視覺型適合看書,聽覺型則更適合聽書。選擇學習方式的標準在于學完一段時間后是否還記得學過的內容,使用哪一種學習方式的記憶更深刻。
無論我們如何閱讀,都是在為創造財富和守住財富做能力儲備。看不同類型的書,可以獲得不同的知識。通過讀書能不斷獲得辨別好書的能力,找到一批愿意反復看的書,踏踏實實地將其內化,使自己成為厲害的人。
那么,如何與需要反復看的書相處?
一方面,每年可以增加3~5本這樣的高價值圖書;另一方面,要把這類書放在專門的、易獲取的地方,經常與它們打交道,就像我們和老朋友經常聊天一樣,最終達到直接通過一本好書找到答案的效果。
每天閱讀一分鐘和每天閱讀一小時的強度不同,長期看效果也不一樣。要想有自己的閱讀體系就必須多看書,篩選好書并付諸實踐。因為有些書光看就如同霧里看花并不真切,只有實踐后才能掌握其邏輯,心領神會。
譬如,劍飛的《極速寫作:怎樣一天寫10萬字》我沒有實踐過,只是通讀了一遍,覺得書中散落著各種“廢話”。但經過實踐,我發現那是相關原理的濃縮,要用實踐之水稀釋才能看得懂。因此,那些用思維檢驗滿是廢話的書,最好再用身體踐行一番,避免因為思維盲區而錯過真理。通過實踐發現“原來如此”時,我們會有如獲至寶的感受,把書也讀薄了。
日復一日儲備讀書的能力,擁有的便是進步的階梯,實現的是讀書致富、守富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