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崇禎論策!
書名: 能殺人,會種地,這個崇禎很給力作者名: 飛天小趴菜本章字數(shù): 2042字更新時間: 2024-06-14 21:31:26
嚴肅的看向候恂身側(cè)的溫體仁。
“愛卿你也這么認為嗎?”
看出來崇禎的表情很不高興,但溫體仁還是說道:
“陛下,流賊、建奴都不過癬疥之疾而已。
只要陛下勤修德政,大臣齊心用命,縱使對方一時勢強,終究不過跳梁小丑而已。”
“吳卿你呢?”
“首輔大人所言甚是!”
兩人的回答讓崇禎費了好大的功夫才終于把心平靜下來。
“朕有一個問題,想問問三位愛卿!”
“不敢!”
“如果一頭熊與一匹狼在野外相遇的話,你們認為誰能贏?”
三人對視一眼,已經(jīng)意識到了崇禎的問題里面有陷阱,但還是硬著頭皮說道:
“自然是熊!”
“為什么?”
“熊無論是身量還是力氣都比狼要大。”
“你們說的沒錯,熊無論是力氣還是身量都要比狼大的多,所以如果熊和狼遇到的話,狼沒有任何的勝算。
但是,如果熊遇到的是狼群呢?”
意識到不對勁之后,三人試圖轉(zhuǎn)移話題。
“陛下,無論建奴還是流賊,都算不上是狼群!”
知道三人是想轉(zhuǎn)移話題,但崇禎并不給他們機會,堅持問道:
“你們只用回答朕的問題就行。”
見轉(zhuǎn)移問題無效之后,溫體仁硬著頭皮答道:
“如果是狼群的話,熊除非有支援或者逃跑,要不然早晚要死于狼群之手。”
“為什么?”
“因為熊雖然身量大,力氣大,但反應相對于狼來說要慢的多。
而且狼群懂得協(xié)作,又最擅長偷襲,熊一旦陷入狼群之中,只要身上出現(xiàn)第一個傷口,就會被慢慢的被消耗至死。”
見溫體仁終于說出了自己想聽的話,崇禎神情沉重的說道:
“愛卿說的不錯,熊一旦陷入了狼群,在狼群的協(xié)作配合之下,只要出現(xiàn)了第一個傷口,就早晚會被消耗至死。
你們剛才說無論流賊或者建奴都算不上是狼群,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我們先拿流賊來說,單一的一股流賊面對朝廷,就跟孤獨面對巨熊一樣,毫無勝算。
但現(xiàn)在僅我們知道的成了氣候的流賊,就有十三支。
而且朕早已經(jīng)向你們通報過,年后的正月初六,流賊將匯聚滎陽,召開所謂的英雄大會。
他們召開這個大會的目的,就是選出自己的狼王。
換句話說,從明年正月初六開始,朝廷的對手將從一匹匹孤狼變成一個由狼王帶領(lǐng)的狼群。
你們還覺得朕五年平賊的預計是危言聳聽嗎?”
沉默!
崇禎的話說完了之后,三人便一致的陷入了沉默。
互相對視了好幾次,交換了好幾次眼神之后,才由溫體仁出列說道:
“陛下可知對方將要選出的狼王是誰?
我們能否派出錦衣衛(wèi)......”
說到這里,他沒再說下去,而是作了一個斬首的動作。
但崇禎卻很干脆的搖了搖頭。
“沒有用,對方的勢已經(jīng)起來了,就算我們殺了他們一個頭領(lǐng),他們也能很快再選出另一個。
所以,擒賊擒王在這里根本行不通。
我們現(xiàn)在能做的,只有正面戰(zhàn)勝整個狼群。”
再次沉默了好久之后,還是溫體仁出列。
“陛下,要不我們調(diào)集部分關(guān)寧軍入軍?”
“愛卿忘了另一個狼群了嗎?
或者是愛卿覺得朝廷目前的情況能同時對付兩個狼群?”
或許是崇禎的嘲諷太過明顯,溫體仁賭氣一般說道:
“那以陛下之見,我們就非得搬救兵不可嗎?”
崇禎的本意是想讓他們認清形勢的嚴峻性,打消他們的輕敵思想,而不是讓自己的盟友離心,因此他語氣也軟了下來,語重心長的說道;
“愛卿啊,你們的擔憂朕豈能不懂?
但我大明現(xiàn)在就是那頭巨熊,而且還是一頭已經(jīng)有了傷口的巨熊。
面對虎視眈眈的兩個兒狼群,我們又不能逃跑。
如果不想辦法的話,我們早晚有一天會被這兩個狼群給耗死。”
“那陛下的辦法就是放任藩王做大,留下無窮后患?”
“不僅僅是如此!”
“啊?
陛下您還想要干什么?”
此時三人是真的驚了。
放任藩王做大還不夠?
“三位愛卿莫要如此驚訝,對這兩個狼群,朕有不同的應對辦法。”
“臣等愚鈍,不知陛下的應對辦法是什么?”
“對付流賊,朕準備借用包括藩王在內(nèi)的一切力量,在盡量短的時間內(nèi)將其徹底消滅。
就算不能完全消滅,也要把其限制在一處,使其不能來回流竄。”
“那建奴呢?”
“對付建奴,朕準備分三步走。”
“三步走?
臣等愚鈍,還請陛下明示!”
“第一步,朕稱之為戰(zhàn)備防御。”
“戰(zhàn)略防御?
什么意思?”
“就是朝廷面對建奴的總策略要從之前的經(jīng)略遼東,轉(zhuǎn)變?yōu)榉烙|東。
三年之內(nèi),整個關(guān)寧防線不主動尋求與敵做戰(zhàn),甚至可以不求殺敵,只要保證關(guān)寧防線不失,就算大功一件。
當然,還有一點,就是絕不能再讓建奴繞道蒙古突襲關(guān)內(nèi)。”
崇禎說到這里,三人齊齊皺眉。
“陛下,如此一來,是不是太過于.......”
“愛卿是想說朕畏敵如虎嗎?”
“臣等不敢!”
“呵呵,朕并非畏敵如虎,恰恰相反,此乃弱敵之計。”
“嗯?”
知道三人疑惑,崇禎也沒再賣關(guān)子。
“建奴地小人少,這些年來之所以能快速強大,除了幾次與朝廷的大戰(zhàn)中獲得斬獲之外,最重要的就是靠著幾次入寇,從我大明獲得了大量財寶和人口。
因此,我們只要能防住不讓建奴再次入關(guān),建奴的實力就無法快速增長。
像建奴那樣人少地小的勢力,就像一只小舟行駛在逆流之中,只要實力不能增長,對于他們來說就意味著倒退。
而且你們不要忘了一點,建奴雖小,也并不是鐵板一塊。
只要他的實力沒法快速增長,假以時日,內(nèi)部積累的矛盾必然暴發(fā)。
以朕的預計,這個時間大概需要三到四年。
所以,在這一時間里,朕只要求關(guān)寧一線做好一件事,防守待變。”
雖然對崇禎的分析并不十分認可,但溫體仁還是忍不住問道:
“那之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