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每個孩子都需要延遲滿足訓練》:什么是延遲滿足

作為父母,我們總是會及時滿足孩子的各種需求,生怕晚一點兒就會讓孩子受委屈。其實,在生活中,很多時候我們應該讓孩子等一等,因為并不是孩子的所有需求都要立即滿足,適當延遲滿足孩子的某些需求,可以提升孩子的自控力。

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多數父母對孩子的需求都是有求必應。不過,也有少數父母有著截然相反的做法,即時常延遲滿足孩子的某個需求,讓孩子等一等。比如下面的畫面。

畫面一

餐桌上,一個4歲的小男孩正在吃飯,小男孩一會兒說要吃這個,一會兒說要吃那個,一家人圍著他團團轉,只要小男孩有什么需要,父母就會及時滿足他。

畫面二

另一個餐桌上,一個3歲的小女孩說要吃買的棒棒糖,媽媽耐心地說道:“寶貝,咱們先吃飯,一會兒媽媽給你吃兩個棒棒糖。”小女孩眨了眨眼,拿起勺子吃起飯來。

這樣的畫面,相信父母們見過很多了。那么,哪一種做法更好呢?你又是怎樣做的呢?我們不妨先來看一個“棉花糖實驗”。

20世紀60年代,美國斯坦福大學的心理學教授沃爾特·米歇爾設計了一個棉花糖實驗,他召集了若干個3~6歲的孩子,讓他們各自單獨待在一個房間里,桌子上放著孩子們喜歡吃的棉花糖等糖果。他告訴孩子們,可以立即吃掉一顆糖果,但如果等工作人員回來后再吃就可以吃兩顆糖果。

隨后,工作人員便離開房間,這時隱蔽的攝像機記錄下了孩子們的行為。有的孩子經不住誘惑,在工作人員離開后就拆開糖果吃了;有的孩子為了抵制誘惑,蒙起了眼睛,甚至唱起了歌。結果大部分孩子都沒等到規定的時間就把糖果吃了,只有極少數孩子獲得了兩顆糖果。

在后來的追蹤研究中,工作人員發現,那些獲得兩顆糖果的孩子比其他孩子更加優秀,也就是說那些能夠延遲滿足的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更強,他們能夠在沒有外界監督的情況下適當地控制、調節自己的行為,抑制沖動,抵制誘惑,堅持不懈地保證目標的實現。

現在,我們再回到上面的兩個畫面:畫面一中,孩子要什么父母就給什么,這就是即時滿足;畫面二中,媽媽勸說孩子吃完飯再吃糖果,就是延遲滿足。

即時滿足和延遲滿足在家庭教育中都有所體現,合理的延遲滿足是能夠起到積極作用的。只是對延遲滿足的理解,我們不能只看字面意思,這也是很多父母容易忽視的。

延遲滿足,實際上指的是一種甘愿為更有價值的長遠結果而放棄即時滿足的抉擇取向,在等待的過程中展示的自我控制能力。延遲滿足在發展心理學中,指的是人的一種能力。具備這種能力的人,可以等待合適的地點、合適的時間再做想做的事。也就是說,延遲滿足反映了一個人自我控制或克制欲望的能力。

作為父母,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合理運用延遲滿足,就是為了讓孩子獲得一種可以自控的能力,這對于孩子未來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以及促進自身的全面發展有著重要作用。不過,我們需要理解延遲滿足的真正含義,這一點非常重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河北省| 隆子县| 天峻县| 宁国市| 长岛县| 龙门县| 怀化市| 巴青县| 罗田县| 铜山县| 健康| 桐乡市| 定兴县| 开江县| 通许县| 隆林| 班玛县| 普宁市| 长治市| 汉中市| 新泰市| 花莲县| 长葛市| 阿拉尔市| 平原县| 元朗区| 南澳县| 通道| 张家港市| 琼海市| 齐齐哈尔市| 临城县| 连江县| 漳浦县| 普宁市| 孟津县| 泗阳县| 元氏县| 化隆| 呼伦贝尔市| 将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