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賺錢三
- 重生后,我想卷死在座的各位
- 青城看門人
- 2271字
- 2024-05-03 00:02:00
城里頭一切還算順利,等回村之后卻有了麻煩。
也不知道誰說的,傳言老方家要跑路,剩下的債不還了。這可嚇壞了村里人,要是一個個有樣學樣,那還能過日子了么?
第一家來討債的,居然是方心同的二嬸。
老方家一共向二叔家借了七千塊錢,商量好了用兩年,每年利息給高利息一分五。
今年的秋收還沒到,二叔家派二嬸來要賬了。
“老大家的,聽說你們要搬城里去了。這以后來往也不方便,俺家你大侄兒眼瞅著要相親結婚,我來問問是不是把錢提前給我們。”
方媽見兄弟媳婦過來要債,一時也犯了難。
這青黃不接的時候,上哪兒竄換這么一大筆錢去。
“老二媳婦,咱不都說好了么,用兩年,這到年根兒才到期呢。你現在問我要,我這苞米給你頂賬行不?”
二嬸自己一個人出馬,就是為了能拉得下臉面。
“我要你那個破苞米干啥,我就要錢。你家蓋了新房子,大姑娘念了大學,小的又進了城里。過上好日子了,這花的都是我們家的錢。你看看俺家,還住著泥草房,兒子還打光棍呢!咋滴,你是老大,就可以這么作損啊?”
氣氛急轉直下,二嬸一屁股坐在窗臺上,兩只手比比劃劃的,嗓門也越來越大聲。
“你這不是難為人么,當初借錢時咱商量好的。現在高利息你拿了,反手就過來要本金,等秋收吧,先還你家的。”方爸不是個會吵架的人,何況對方又是女流。
二嬸可不干,她聽人說,老大家現在肯定有錢,要不不能這么困難了,還想往城里跑。
“誰說啥也不好使,我今天就要錢。我家飯都要吃不上了,還把錢借給你家蓋房子、上大學,我家得著啥了,那錢不就是白給你們用么?誰家讓姑娘上大學的,到時候嫁出去了,那不是給別人養活的么!”
方心同沒跟著回來,要不一定問問二嬸,她這些年往娘家倒騰東西,是怎么回事兒。
方媽吵架也不行,講道理人家也不聽。“錢是湊不上,要不咱兩家換房。這房子多少錢蓋的你家老二也知道,五萬塊錢只多不少。俺家的園子也大,還有幾棵成材了的大楊樹。你家那地方找中人核價,差多少你再給我補上。”
聽大嫂這么說,二嬸更急眼了。
“我美的你大鼻涕泡,我憑啥跟你換啊。就你家這破房子,給我住都不住。俺家的泥草房冬暖夏涼的多好,誰要你家這破玩意兒。”
二叔家那房子,公價也就不到兩萬。如果兩家換房,去了借的七千塊,二叔家還得倒找兩萬三。
有錢誰不想蓋自己可心兒的,跟人換房子,村里人還以為自家蓋不起呢。
二嬸算賬絕對是個明白人,一年年的采山菜,都能比別人家多掙一千來塊。
老方兩口子也沒招了,苞米頂賬不干,房子置換不行,難道是瞧上自家的兩頭牛了?
現在洪水還沒消退呢,行市正是低谷。這要是把牛牽走了,至少差價得有一千五百塊錢。
兩口子誰也不提這茬,二嬸也沒直說。而是翻身從窗臺跨出去,跑到當院子里罵天撅地的,說大哥家欺負人。
本來還能關上門好好商量的事兒,一下子就嚷嚷開了。
幸好另外兩個大份兒債主不是本村的,要不她這么一嚎,肯定也得跟著上門逼債。
不大功夫,村里好信兒的人,都過來看熱鬧了。
二叔和家里的大兒子還是沒有出現,估計已經借口上山干活,躲出去了。
村里頭有威望能拿事的,陸陸續續也跟著到來。
做過村書記的常老爺子,今年七十出頭,一身氣質文縐縐的。“老二家的,有啥要求就好好說,這指天罵地的干啥。村里剛遭了大水,你家啥情況,大伙也不是不知道,哪就到了過不下去日子了?”
二嬸也不能跟老書記撒潑,畢竟以后還要在村里過呢。“我大哥家要跑,不把錢要出來,以后就黃了。”
老爺子揮手勸不相干的都回家,老方家的家里事兒,擱這看熱鬧不合適。不過大伙可不聽勸,現在閑的骨頭疼,有熱鬧必須看。
“他跑,能往哪兒跑。他房不要了,地不要了?再說了,他全家戶口都是村里的,能跑到哪兒去?”
二嬸回答不了具體的問題,只咬準一點“大哥家上城里看房子去了,村里人親眼看見的。”
老爺子只好問方爸,是不是有這么回事兒。
“老常叔,去城里這個事兒有,但不是去躲債的。人家給介紹了個做豆腐的活,我是進城打工掙錢的。家里的地淹了一半,要是在家挺著,到年根兒底下,這點收成連明年的種子化肥錢都不夠,拿什么還債啊。”
方爸看看鄉親們,也瞧不出來誰攛掇的二嬸。
“我方老大在村子這么多年,啥時候賴賬不還了。借別人一袋子稻糠,過年我都得給你送點凍秋梨過去,說我欠債跑路,這不是喪良心么。我是借錢蓋房子,送姑娘上學了,但是我還的起。我說了,現錢沒有,但是還有十幾畝苞米地和這個房。為啥就不能讓我緩一緩呢,非得造謠我跑路,我能跑哪去啊我!”
一個人撥開眾人,擠到前面來,是村里一位不太正干的人家。
“那誰能知道啊,自古以來,欠債還錢都是天理。你這不能仗著是大哥,就欺負弟弟啊。”
老方大概明白意思了,這個陳老大當年在自己手下吃過癟。生產隊時偷奸耍滑,常年吃不飽,后來偷東西,還被自己修理過。
這是看老方家遭難了,出來挑事兒給自己找別扭。
“人家沒看上房子和苞米地,你家不是還有一大一小兩頭牛么?讓你二兄弟牽走,這不就平賬了么!”
村里幾個跟陳老大關系好的,這時候也紛紛附和。“對啊,牛這玩意值錢,你把牛給人家不就完了么!”
自己進城做買賣,牛和家禽肯定是都照顧不過來了。但這么壓價牽走,那等于明搶啊。
老方當然不樂意,兩頭牛能值一萬塊錢,欠二兄弟家連本帶利還不到八千呢。
今天趕著回來,就是要處理家里的活物的。把牛拉到鎮里的牲口大集,賣多賣少都認,這么被人坑走,那可不能答應。
“頂賬干啥啊,不是要錢么?反正這一兩天我也走不了,我明天就去賣牛,到時候給你現錢。”
二嬸一聽,這跟陳老大說的計劃不一樣啊。要是賣牛還錢,自己這個便宜可就占不著了。
“不行,誰知道你會不會賣完牛就跑了。到時候你說錢沒了,或者不回家,我上哪兒找你去!”
陳老大一伙繼續架攏,還徑直走向牛棚,要幫二嬸把牛牽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