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運氣
- 重生后,我想卷死在座的各位
- 青城看門人
- 2175字
- 2024-04-26 08:17:55
氣運不是主宰人生的根本,只是人生發展不可缺少的要素。
方心同出門蹭個洗澡水的事兒,居然就稀里糊涂的變成了游泳運動員。
以后不但有長期的免費澡堂子可以用,按照縣里的規定,運動員還有營養補貼可以拿。
從游泳館出來,時間已經是六點半。
大街上熙熙攘攘的,都是下班買菜或者出來閑逛的人。
太陽將要落山,映照著晚霞,天空呈現出浪漫的粉色。晚風習習,略帶一絲涼爽。
高玲玲還是有些妒忌方心同的運氣,她從小學開始訓練,七年的時間,才換來的成績,他下水游了一次就得到了。
按照常理來說,游泳的天資是由人的手臂和手掌決定的。
誰能在每次撥水的過程中,抓到更多的水,使出更多的力氣,誰的泳速就會更快。
可方心同的小身板,打破了她這個認知。
回學校食堂肯定關門了,倆人找了一家飯館解決晚飯。
坐下之后,高玲玲還是眼神不停的打量著方心同。“你是龜兔結合體么,能跑還能游?”
倆人對象而坐,方心同要了一瓶冰鎮的花生露,正在暢飲。
“羨慕吧,這就叫天賦異稟。你這種搞養生訓練的,不懂我們天才的寂寞。”
“再得瑟,我找個大夫把你解刨了,瞧瞧你是不是人。”
“那可別,其實我可以直接告訴你這個秘密的。我是個外星人,不裝了,攤牌了。”
等餐的時間,倆人扯著淡。享受著難得的放松時光,再過一會,又要開始晚自習的集訓了。
今天的主講換成了組員,以每個人自己為例,剖析學習方法,總結學習經驗。
這個動作,是對自身的總結和反思。平常大家也會做,只是沒人指導,無法完成系統化。
現在有了各種備考資料,還有一個已經參加過高考的重生人來輔助,大家終于摸著了學習規律的邊角。
中間休息的時候,組員李亮湊到方心同的邊上,臉上帶著充滿誠意的笑容,看起來跟吃了蜜的金毛一樣。
“方大師啊,你要是早點來五中就好了。如果高一就遇見你,我都有信心能考600分,你這是咋學的呢?”
“三個條件,首先你家里得有個參加過高考的哥哥姐姐,其次你要足夠的聰明,最后你要像我一樣勤奮。”真相是不可能透露的,李亮需要的是鼓勵,是強化奮斗拼搏的信心。
“那我沒你幸運,家里我就是老大。不過我會努力加油的,一定不會給咱小班拖后腿。”
方心同瞧著他頭頂的氣運值,老老實實地趴著不動。心想你表決心有啥用,得真下苦功夫啊,要不人生可不是做夢。
人畢竟不是韭菜,沒法天天成長,現在小組成員的貢獻量,已經到了極限。
寢室這邊的種植情況比較好,八人寢他帶起來六個,只有那個趙明亮,暫時扶不上墻。
從開學到現在,六個人至少給自己貢獻了20點的氣運值。
方心同相信,只要假以時日,通過他的身體力行,一定可以把這幾顆韭菜培養的又肥又壯。
體育生那邊最慘,除了第一周勉強收獲了11個點之后,再就沒有什么進展了。
也許這幫人,本就不是什么體育天才,根本沒法在競技的路上,獲得命運的垂青。
想要激起他們的改變,唯有找個機會聊聊未來發展什么的,要不體育成績,只是他們低分考大學的敲門磚而已。
周六上午,《追夢》和《學霸榜》兩件事情繼續發酵。
五中的咸魚們感覺到了氣氛的詭異,萬年兜底的老二高中,突然有了奮發拼搏的氣場,讓躺平黨非常不適應。
孫宇從醫院回來后老實了許多,至少他短期內不想找方心同的麻煩了。
不是怕打不過,而是聽說高校長能給對方撐腰,他有點摸不清方心同的底細。
不過雖然不能親手報仇,方心同也并不會好過。惹了郝麗娜,有都是人想站出來出頭的。
高玲玲帶著姐妹們整理信息,確定《學霸榜》最后的名單。
“小方,現在遇到點問題。一個是以哪次成績為排名依據,另一個是大家的目標院校寫得有點離譜,你看看咋整?”
方心同拿過來資料,二十九個班,一百多個人,信息還真是不老少。
高三年段的情況還算正常,高一高二就比較扯了,目標院校一水的十大名校。
知道的這是五中,不知道的還以為是省內某名牌中學呢。
“寫上唄,他們也不怕丟人,對咱們高三也是個促進。看看人家都敢比劃天大南開了,咱們普通班填的都是什么玩意兒。”
“考試成績啥的,別人怎么報的,你就從上往下數,湊夠五個人就行。他們覺得不公平,那就下次努力唄。”
高玲玲覺得這個辦法夠損,純屬挑撥班級前十名的同學關系。為了保住上榜的機會,以后肯定會加劇競爭。
不過她也不怕拉仇恨,大不了到時候把方心同這個總編纂的名字寫大點。
-----------------
下午放假,這回他得回家了。
一個是大雨將至,回去跟老爹老媽再強調強調對災情的預判。另一個,他想鞭策老爹來城里開店。
上輩子老方同志做過豆腐,在兩年的水災之后,靠著這點小營生度過了難關。歲數大了也時常后悔,為啥就沒離開農村,把手藝拿到城里去賺錢。
方心同也覺得,一次就做兩盤豆腐,一個月還賺不上400塊錢。老爸太不上進了,有好手藝就該服務更多人民,為更廣大的市民消費者的健康做出貢獻。
尤其是他打聽過,現在五中附近的紅磚平房,月租金才150塊。
多么好的創業條件啊,決不能讓老爹在家躺平。
客車經過一個小時的行駛,把他送到了離村不遠的土路上。
從灰突突的縣城,一下子回到鳥語花香的鄉村,瞬間有種想“長醉不復醒”的心思。
果然溫柔鄉是英雄冢啊,環境太好,不利于奮斗。
你看東南沿海,以及安徽山西什么的,種地沒的種,只好努力經商,終成一方氣候。
老家這里就是資源太好,人均土地太多,搞得像老爹這樣的人,容易小富即安。
走了兩地多路,進了闊別已久的村子。
時隔兩星期,他再也不是那個被人懷疑是神經病的少年了。
路上遇見村民,都主動笑呵呵的跟他打招呼。
小朋友見了,也老遠就“同同哥”的叫著。
他現在是“村史”上第一位天才,能跳級的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