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挾天子追逐夢想

天下群雄紛起,割地稱侯稱王。曹操追求復興漢室,挾天子令諸侯,率部南征北戰。他奮斗到生命終結時,天下三分,統一無望,但拒絕稱帝,一生功過任人評說。

一、殲滅群雄,增強實力

反董卓同盟解散,曹操從撤軍那一刻起,就開始獨立打江山。

曹操充分利用熟讀兵書的優勢,深度分析周邊的勢力,先選擇勢力弱的對手,再兼并對手,壯大實力。相比各諸侯的軍隊,起義軍戰斗力更弱一些。曹操放棄對起義軍的偏見和仇恨,從而解決自身的兵源問題。

初平二年(191),在東郡,曹操率軍大敗于毒、白繞、眭固等人所率黑山軍。黃巾起義軍主力被鎮壓后,東漢朝廷發生內訌,冀州黑山等地農民發動起義,活動在中山、常山、趙郡、上黨、河內等地的山谷之中。這些軍隊被稱為黑山軍。黑山軍在河北西部聲勢浩大,給河北各地造成了壓力。曹操擊敗黑山軍后,一路猛追,企圖將其兼并。

到內黃后,曹操得知匈奴首領于扶羅背叛袁紹,還挾持了張楊。袁紹派曲義率軍打敗于扶羅所部。于扶羅率殘部逃往黎陽(今河南浚縣),成功偷襲耿祉所部,勢力得到恢復。曹操認為這是壯大勢力的機會。于是,他暫時放棄追擊黑山軍,率軍突然襲擊于扶羅所部。于扶羅大敗,落荒而逃。曹操繳獲大量物資。袁紹得知消息后,也非常高興,上表奏請曹操為東郡太守。曹操此戰名利雙收,取得一方諸侯資格。

第二年,青州黃巾軍實力發展迅速,攻下了兗州所屬郡縣,陣斬兗州刺史劉岱。濟北相鮑信等人無法收拾殘局,派人請曹操出任兗州牧,一起鎮壓黃巾軍,恢復兗州秩序。曹操牢牢抓住了這個天賜良機。

劉岱、鮑信等人,曹操從小就認識,且跟他們有一定交情。曹操毫不猶豫地率軍去幫助鮑信等人。曹操和鮑信將所屬軍隊合編,一起進攻黃巾軍。當時,黃巾軍勢頭正旺盛,鮑信率軍反攻黃巾軍時戰死。曹操收集殘部,繼續率軍與黃巾軍作戰。

曹操多設置疑兵,虛虛實實,不分晝夜地派小股軍隊騷擾黃巾軍。黃巾軍疲于應付,旺盛的士氣逐漸被耗盡。曹操抓住時機,率軍攻擊黃巾軍。黃巾軍戰敗,士氣敗落。曹操率軍持續追擊。初平三年(192)冬,曹操成功誘降三十余萬黃巾軍。與其他諸侯憎恨黃巾軍不一樣,曹操以獨到眼光看到了黃巾軍的價值,將黃巾軍精銳進行改編,編入軍隊中,號稱青州兵,然后將黃巾軍老弱病殘及家屬全部安置在境內,分給他們土地,讓他們從事農業生產。就這樣,曹操擁有了一支精兵,還擁有了大量耕田并繳納糧草的百姓,軍力和經濟能力都顯著提升。

趁著兼并青州黃巾軍的機會,曹操再次出手幫助袁紹,率軍打敗圍攻袁紹的劉備、單經及陶謙等諸軍。這一舉動,曹操贏得了好口碑,也引起一些人驚慌。袁術是袁逢嫡次子,袁紹是袁逢庶子,但袁紹年齡比袁術大。袁術看不起庶出的袁紹,更看不起宦官之孫曹操,見曹操幫助袁紹幾次都打勝仗,心里不爽,便聯合黑山軍、南匈奴軍,一起圍攻曹操所部。

初平四年(193)春,在匡亭(在河南長垣境內),曹操率軍與袁術、黑山軍、南匈奴軍大戰。袁術滿腦子世族門閥觀念,特別講究出身,認為曹操是宦官孫子、狂妄不經的人,根本看不到他的才干和實力。曹操以少勝多,將一場被群毆的戰斗活生生地打成一次圍獵,不僅擊敗袁術、黑山軍、南匈奴聯軍,還一口氣追擊了六百里。直到得知徐州牧陶謙率軍攻入兗州南部任城,曹操才停下來,整頓軍隊去迎戰陶謙。這一戰后,曹操清楚地看到門第觀念的迂腐,在日后用人時更強調唯才是舉,為人處世時更注重實用。

陶謙率軍攻打袁紹時,被曹操襲擊過,損兵折將不少。趁曹操在匡亭“被群毆”時,他率軍襲擊曹操后方的任城。他怎么都想不到,曹操與袁術等人交戰,取得一面倒的勝利,還有能力迅速率軍反擊。陶謙聞訊撤走。曹操想趁機向東南擴展勢力,率軍緊追不舍,一口氣攻下徐州十多個城。陶謙所部屢戰屢敗,最終退到徐州首府郯縣(今山東郯城),憑借堅固城池抵抗,同時派人四處求援。不久,曹操所部軍糧將盡,被迫撤走。

贏得這場戰爭后,曹操寫信給在瑯琊避禍的父親曹嵩和弟弟曹德,讓他們來自己身邊。曹嵩接到信就與曹德一起帶著家財和仆人,浩浩蕩蕩地趕往兗州。興平元年(194)春,曹嵩和曹德一行路過徐州境內時,被陶謙派兵殺害,搶走所帶家財。

曹操得知消息,非常悲憤,率軍猛攻徐州。他率軍所到之處,盡情殺戮。陶謙沒想到曹操的報復來得如此迅速、如此兇猛,抵擋不住,投降都無門,率殘部不斷撤退。曹操率軍一路攻打至東海,直到得知留守后方官員發動變亂才停止,迅速率軍撤回。陶謙已經生病,將徐州牧讓給一直幫他抵抗曹操的劉備。

原來,曹操率軍攻打徐州時毫無分別的殺戮,讓東郡守備陳宮不滿,陳宮與張邈、許汜、張超、王楷等人同謀叛亂,迎接呂布出任兗州牧。呂布是勇冠天下的猛將,但有勇無謀,諸多事都聽從陳宮安排。兗州所屬郡縣大多隨陳宮投降呂布,只有程昱、荀彧、夏侯惇鎮守的鄄城、東郡范縣、東阿縣一直忠誠于曹操。呂布率軍急攻鄄城、東郡范縣、東阿縣,形勢異常危急。

曹操率軍從徐州趕回后,得知呂布駐扎在濮陽,立即率軍圍攻濮陽。呂布勇猛善戰,加上部下擁護,曹操率軍圍攻了一百多天,都無法攻下濮陽。在作戰期間,蝗災爆發。雙方不得不停止戰爭。曹操率軍回到鄄城。

回鄄城后,遭遇空前挫折的曹操非常悲觀。此時,他失去了兗州,軍糧已盡,身邊也只有少量殘兵敗將。曹操多次幫助過的袁紹此時沒伸手幫他,而是派人來勸說他投靠自己,讓他舉家遷到鄴城(今河北臨漳一帶)去。這舉動看似非常仗義,其實是趁火打劫,想兼并曹操所部。曹操準備答應袁紹,但被謀士程昱勸阻。因為前去投奔袁紹,就意味著此前的努力付諸東流。曹操醒悟后,決定重整旗鼓,率軍繼續作戰。

一番思索后,曹操意識到此前失敗跟自己情緒化有關,對呂布這樣的對手,不能硬拼實力,更多需要智取,一點點消耗他的實力和耐心,最終尋機將他消滅。

在頓悟后,曹操在政治軍事方面成熟了很多,不再帶情緒處理事務,遇到任何事也以考慮最高利益為主,不計較一時得失和個人面子。興平二年(195),曹操率軍攻打呂布時,如同脫胎換骨地變成另外一個人,三戰三勝,相繼奪取定陶、廩丘等地,成功收復兗州。

呂布戰敗,率殘部去投靠徐州牧劉備。曹操審時度勢,沒繼續追擊,果斷停下來積蓄實力,尋找最佳機會。呂布和劉備一山不容二虎,曹操率軍追擊,只會促使他們團結起來,而將其晾在一邊,他們之間遲早會起沖突。

這一年七月,因李傕、郭汜火拼,漢獻帝劉協趁機從長安東逃,詔令各路諸侯勤王。漢獻帝任命曹操為兗州牧,命令他率軍勤王。曹操接受任命,但是否勤王,一直猶豫不定。因為,各路諸侯都忙于擴張實力,沒人真正在乎皇帝的安危。

當時,曹操周邊各種勢力虎視眈眈。他必須消除周邊明顯的威脅,才有精力考慮是否勤王迎接皇帝。建安元年(196)二月,曹操率軍擊敗汝南、潁川一帶的何儀、劉辟等部黃巾軍,再次收編黃巾軍。得知曹操獲得大勝利,漢獻帝又任命曹操為建德將軍。毫無疑問,他急切希望曹操盡快率軍勤王。

曹操依然有些狐疑,派董昭先去漢獻帝身邊看看情況。經董昭勸說,侍從漢獻帝的楊奉等人上表請求任命曹操為鎮東將軍,繼承費亭侯爵位。漢獻帝沒猶豫,批準了。曹操繼承費亭侯爵位,心滿意足,才考慮迎接漢獻帝。

曹操手下一些謀臣認為,中原大地尚未平定,迎接皇帝尚早,皇帝身邊的韓暹、楊奉等人又驕橫難以控制,迎接皇帝會帶來一些意料之外的麻煩。謀士荀彧和程昱極力催促曹操盡快去迎接皇帝,不要讓其他諸侯搶了先。曹操反復思考后,下定決心,派曹洪率軍去迎接漢獻帝。不過,衛將軍董承與袁術部將萇奴率軍據險阻止,讓曹洪無法迎接皇帝。

七月時,漢獻帝回到洛陽。為牽制韓暹等跋扈將領,董承改變態度,又秘密寫信邀請曹操到洛陽。一個月后,曹操親自率軍到洛陽。當時,漢獻帝身邊沒多少護衛軍。曹操率軍到洛陽,漢獻帝等人將他當救星。曹操公布韓暹、張楊的罪行,請求殺掉他們。韓暹聞風逃奔,楊奉不久因護駕之功被特赦。在曹操要求下,漢獻帝下令殺臺崇、馮碩、侯祈等人,封董承等十三人為列侯,曹操兼任司隸校尉、錄尚書事。

因洛陽在董卓撤離時燒毀,無法防守,物資供應也困難,曹操聽從董昭的建議,在九月護衛漢獻帝遷都到許昌。因遷都有功,曹操晉升為大將軍、武平侯。楊奉反對遷都到許昌,率軍截擊遷都隊伍。曹操率軍將楊奉所部打敗,并在遷都許昌后一個月內徹底消滅楊奉所部。曹操聲望空前壯大,出任司空,行車騎將軍事,總攬朝政大權。

曹操掌控朝廷大權后,與諸侯逐鹿中原時,便處于政治優勢地位。他想攻打哪個諸侯時,便讓皇帝下令指責那個諸侯,然后率軍攻打。建安二年(197),曹操率軍攻打張繡時,是如此;同年,他率軍消滅稱帝的袁術時,也是如此;建安三年(198),曹操派裴茂率軍消滅李傕時,也是如此。就這樣,幾場戰爭下來,曹操逐漸贏得民心,聲望進一步提升。

等聲望和勢力都提升后,曹操又率軍進攻徐州,消滅他的勁敵呂布。當時,呂布已經取代劉備當上徐州牧。劉備被迫率少量人馬駐在下邳。曹操得知呂布所部上下離心,便采用軍事進攻和政治瓦解相結合的辦法。果然,呂布與劉備相互猜忌。劉備被迫率部投靠曹操。曹操不計前嫌,接納劉備,繼續向呂布施壓。到這年年底,魏續、宋憲等人趁呂布率軍駐扎在外發動政變,捆綁陳宮,率軍歸降曹操。呂布見大勢已去,被迫開城向曹操投降。

鑒于呂布反復無常的性格,曹操下令處死呂布、陳宮、高順等人,收降張遼、臧霸、孫觀等人。這一戰后,曹操控制徐州,與袁紹成為中原勢力最大的兩個諸侯,雙方沖突不可避免。

二、以弱勝強,一統中原

曹操和袁紹自幼相識,青年時也長期共事,彼此知根知底。曹操沒貿然進攻袁紹,先在建安四年(199)派史渙、曹仁率軍進攻河內郡的眭固所部,奪取河內郡。當時,眭固殺河內太守張楊,擁兵自立,非常不得人心。史渙、曹仁順利完成任務。曹操的勢力范圍擴張到黃河以北,已經觸及袁紹的勢力范圍。在中原逐鹿中,這對昔日好友不可避免地要對戰了。

曹操是宦官孫子,自幼遭一些世族門閥子弟排擠;袁紹是四世三公家族的庶子,遭嫡兄弟排擠。兩人關系非常好。袁紹喜歡交結朋友,也帶曹操交往了一部分世族門閥子弟。進入官場后,曹操與袁紹政見不同,但在大是大非面前,他總是毫不猶豫地支持袁紹。逐鹿中原后,曹操也主動幫過袁紹幾次。袁紹專注于黃河以北發展勢力,曹操與他背靠背,集中精力在黃河以南發展勢力。

在曹操消滅眭固后,袁紹也意識到兄弟對決不可避免,也在做準備。建安四年(199)六月,袁紹挑選十萬精兵,一萬匹戰馬,準備進攻許昌。袁、曹決戰,一觸即發,戰爭來得比曹操預料得更早。

袁紹家族是當時實力最強大的世族門閥,“四世居三公位”“門生故吏遍于天下”。袁紹自幼喜歡交結各階層朋友,與人交往寬宥,沒門第觀念。加上天下諸侯反董卓時,袁紹出任反董卓聯軍盟主,聲名遠揚,擁有冀州、并州、幽州、青州四州之地,掌控數十萬軍隊的袁紹成為北方世族門閥子弟心目中獨一無二的英雄。

袁紹是北方最強大的勢力。曹操想統一北方,必須消滅他。袁紹兵精糧足,后方穩固,相當自信,根本不把曹操放在眼里,派袁譚駐守青州、袁熙駐守幽州、高干駐守并州,然后擺出一副“任你放馬過來”的架勢。袁紹的軍力、財力、人脈、聲望都遠遠超過曹操,已經被北方大多數世族門閥推為盟主。相反,信奉實用主義的曹操,在某些方面限制世族門閥,是被某些世族門閥抵制非議的。

袁紹有很多優勢,也有劣勢。他手下謀士多且分成派系,而他為人外寬內忌,缺乏判斷力和行動力,在手下出現分歧時,無力統一各方意見。

袁紹準備出兵攻打曹操時,沮授、田豐勸他應先積蓄實力,加強防御工事,逐步經營黃河南邊,多造船只,整修器械,分派精良騎兵,抄掠對方的邊境。審配、郭圖從軍事角度分析,認為要趁占優勢的機會與曹操決戰,不能等曹操實力坐大。沮授反駁說,曹操挾天子令諸侯,法令暢通,士兵精強,處在正義一方,且難打。郭圖說,正因為如此,更要趁曹操尚不強大時消滅他,否則危害更大。兩人爭論,袁紹無法拿主意,不置可否。

事后,袁紹分別與沮授、田豐、審配、郭圖等人商議,聽取意見。沮授諫阻出兵違背袁紹意圖,郭圖等人趁機說沮授的軍權太大、威望太高,難于控制。這話正中袁紹軟肋。袁紹懷疑沮授不忠,決定分權,增設郭圖、淳于瓊與沮授并列為監軍。一切準備后,他下令軍隊向曹操發起進攻。

袁紹舉兵南下的消息傳到許昌,曹操召集大家一起商議對策。許多人認為,袁軍強大,不可敵。曹操非常了解袁紹,相信自己必然會戰勝袁紹。袁紹志大才疏,膽略不足,刻薄寡恩,剛愎自用,兵多而指揮不明,將驕而政令不一。在討論中,曹操公開宣布這些可以戰勝袁紹的理由,然后力排眾議,集中所能集中的數萬兵力對抗袁紹。

針對袁紹兵力部署情況,曹操根據自身兵少將寡的現狀,全力爭取戰略上的主動,制定重點設防總方針。曹操派臧霸率精兵從瑯琊入青州,占領北海、東安等地,負責戰略牽制,鞏固右翼,防止袁紹所部從東面襲擊許昌;親自率軍進據冀州黎陽,派于禁率二千名步騎兵屯守黃河南岸的延津,負責協助東郡太守劉延扼守白馬(今河南滑縣一帶),負責阻滯袁紹軍渡黃河長驅南下,同時派主力軍在官渡(今河南中牟一帶)一帶筑壘固守,負責阻擋袁紹軍從正面進攻許昌。因為官渡地處鴻溝上游,瀕臨汴水,靠近許昌,戰略地位重要且后勤補給方便。

曹操派人去拉攏關中和涼州,以穩定側翼。不過,曹操人脈及聲望比不上袁紹。袁紹早已派使者招攬諸侯,招誘兗州、豫州諸郡支持他。荊州牧劉表反對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不僅積極支持袁紹,還派人去策動諸州郡反曹操。關中諸將保持中立,既不幫助袁紹,也不幫助曹操。除陽安郡都尉李通拒絕反曹操外,其他諸郡響應袁紹。

曹操發現周邊諸侯大多反他,意識到形勢嚴峻,不得不咬牙堅持。天下諸侯畏懼袁紹的勢力,但也有人看到曹操取勝的希望。袁紹派使者游說張繡一起抗擊曹操。張繡跟曹操有舊仇,準備同意聯袁抗曹。賈詡卻極力勸張繡率部歸順曹操。張繡聽從了賈詡的建議。曹操感恩張繡雪中送炭,不計前嫌,任命他為揚武將軍。

建安四年(199)十二月,曹操親自率軍到官渡,準備迎擊袁紹。沒想到,劉備在關鍵時刻“暴雷”。劉備曾從陶謙那里接任徐州牧,后被呂布奪走,被迫投靠呂布,在曹操進攻呂布時,改為投奔曹操。劉備被任命為豫州牧、左將軍。袁術在淮南稱帝,眾叛親離,淪落為孤家寡人。袁術手下能征善戰的孫策在江南自立。呂布和曹操又先后大敗袁術,讓他損失大量兵力和土地。同年,袁術走投無路,低下高貴的頭,寫信求助袁紹,表示愿意歸順,將帝號讓給袁紹。袁紹正準備跟曹操決戰,同意接納袁術。

袁術收拾殘部,前往青州刺史袁譚那里。曹操得知消息,派劉備、朱靈率軍去堵截。劉備當徐州牧時,袁術多次派兵攻打劉備,兩人有宿怨。劉備率軍攔截袁術所部非常賣力。袁術被擊敗,退往壽春,不久病死。

曹操派劉備去截擊袁術,是想給他找袁術報仇的機會,順便讓他跟袁氏家族結怨。不過,袁紹并沒因袁術的死跟劉備結怨,還因共同反曹操走到一起。建安五年(200)正月,董承等人密謀誅殺曹操的事情暴露,被曹操殺掉。董承身上搜出誅滅曹操的衣帶詔,上面有劉備的名字。劉備得知消息,率軍襲殺徐州刺史車胄,占據徐州,再次反曹操。

曹操震驚之余,不顧諸將反對,秘密從官渡前線趕到徐州城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攻占徐州。劉備戰敗,只身投奔袁紹。關羽被曹操俘獲,“降劉不降曹”,在曹操手下效力。張飛在混亂中走失。

劉備前來投奔,袁紹非常高規格地接待他,授予他高官。他決定,以衣帶詔為借口,率先攻擊曹操。建安五年(200),袁紹派顏良等人率軍進攻白馬,親自率軍進屯黎陽。

此前,曹操處在“正義一方”,因劉備的叛逃,他瞬間在道義上陷入“人人得而誅之”的境地。曹操實力比袁紹弱得多,曹操所占黃河以南地區,地盤既小,又是四戰之地,殘破不堪,還沒完全恢復,物資比不上袁紹那里豐富,曹操的兵力也遠不及袁紹的。袁紹率軍來攻,許昌震動。曹操安慰眾將,說他了解袁紹為人,如今他只不過虛張聲勢而已。

郭圖、淳于瓊、顏良等人率軍圍攻白馬,企圖奪取黃河南岸要點,以保障主力渡河,與曹軍主力決戰。劉延扛不住。為爭取主動,贏得初戰勝利,曹操親自率兵北上解白馬之圍。荀攸認為袁紹兵多,建議曹操聲東擊西,分散其兵力,先引兵到延津,偽裝渡河攻袁紹后方,使袁紹分兵向西,然后派輕騎兵襲擊進攻白馬的袁軍,攻其不備,一舉擊敗顏良。曹操采納謀士荀攸的計謀,先進軍延津,做出要渡河襲擊袁軍的態勢。袁紹中計,果然分兵延津,令正在進攻白馬的郭圖、淳于瓊率軍向西挺進延津。沮授勸阻袁紹不能讓性格急促的顏良獨自擔任大將。袁紹不聽從。

在郭圖、淳于瓊等人率軍奔赴延津后,曹操突然率輕騎兵襲擊顏良所部。顏良率軍與張遼所部交戰時,關羽策馬沖到顏良身邊,在萬眾之中刺死了他。袁軍諸將不能擋住關羽。袁軍潰散。白馬之圍遂解。

曹操救出白馬軍民,沿黃河西撤。袁紹率軍渡河追擊,到延津南后,派文丑、劉備繼續率六千騎兵追擊。曹操率六百騎兵逃不及,戰不過,見追兵漸近,急中生智命令軍士解鞍放馬,故意將輜重丟棄在道旁。袁軍中計,紛紛爭搶財物。曹操率僅有騎兵突然殺出,大破追兵。徐晃率軍反擊過程中陣斬文丑。曹操初戰得勝,主動撤軍,繼續扼守官渡。顏良、文丑是河北名將,被一戰而斬,袁軍銳氣大挫。

袁軍初戰失利,但兵力、糧草、軍貨、財力仍占據明顯優勢。曹操回官渡后,沮授向袁紹獻計,要發揮糧草、軍貨、財力優勢,用持久緩進戰術來消耗曹操。袁紹不聽。

關羽得知劉備在袁紹那里,前去投奔。在堵截關羽的過程中,曹操損兵折將。袁紹又恢復信心,率軍進軍陽武,準備南下進攻許昌。一個月后,袁軍主力接近官渡,依沙堆立營,東西寬約數十里。曹操立營與袁軍對峙。九月,曹操率軍出擊,作戰不利,被迫退回營壘堅守。

袁紹下令構筑樓櫓,堆土如山,用箭俯射曹營。曹操令人制作拋石裝置,發石擊毀袁紹所筑樓櫓。袁紹又下令掘地道進攻,曹操令人在營內掘長塹相抵抗。雙方相持三個月,曹操處境困難,前方兵少糧缺,士兵疲乏,后方也不穩固,幾乎失去堅守信心。他寫信給荀彧,商議要退守許昌。荀彧回信鼓勵曹操堅守下去,說“正是出奇制勝的時機,千萬不可坐失”。曹操決心繼續堅守待機,加強防守,命負責后勤補給的任峻采取十路縱隊為一部,縮短運輸隊前后距離,用復陣加強護衛,防止袁紹派軍襲擊;同時積極尋求和捕捉戰機,派徐晃、史渙率軍截擊、燒毀袁紹數千輛糧車,破壞袁紹的補給供應。

雙方進入相持階段,相互比后勤補給和掐糧道,成為主要作戰方式。相持日久,曹操缺乏糧食,百姓也疲乏,很多人叛變去投奔袁紹。袁紹派車運糧,令淳于瓊率一萬人護送。沮授建議袁紹“另派蔣奇率支援軍在運糧軍隊外圍行進防御”。袁紹不聽。淳于瓊率運糧軍夜宿離官渡四十里處的烏巢(今河南延津境內)時,沒外圍軍協助防御。

關鍵時刻,袁紹謀士許攸投降曹操。許攸很早就認識曹操和袁紹。曹操與袁紹在官渡相持不下時,許攸家人犯法,留守鄴城的審配將他家人逮捕。許攸得知消息大怒,帶著淳于瓊押送軍糧夜宿烏巢的軍事秘密投奔曹操。曹操、袁紹、許攸少年時是朋友。許攸來投奔時,曹操正在洗腳,高興得來不及穿鞋就親自跑出去迎接。一見面,曹操就說:“你來了,大事可成!”

簡單交談后,許攸迫不及待獻計:“如今,你孤軍獨守,既無援軍,也無糧食,危急存亡關鍵時刻到了。現在,袁紹有糧食存在烏巢,雖然有士兵護送,但無防備,只要派輕兵急襲烏巢,燒其糧草,不過三天,袁紹就會敗亡!”

曹操聽后大喜,挑選精兵,馬含銜枚,士兵拿著柴草,連夜向烏巢出發。他們到達烏巢就放火,趁亂進攻袁軍。守將淳于瓊及千余人被殺。烏巢失守后,袁紹部將張郃、高覽率部投降。袁軍全盤崩潰。袁紹僅帶八百騎兵逃回河北。曹操大獲全勝,殲滅和俘獲七萬余人。

官渡之戰增強了曹操實力,為進一步消滅袁紹,統一北方奠定堅實基礎。此戰擊潰袁紹,北方無人能和曹操抗衡。曹操統一北方已是大勢所趨。

袁紹逃回北方后,曹操并沒率軍急于追擊,而是等待時機。袁紹死去,袁紹兒子之間火拼,曹操依舊隔岸觀火,等待時機。建安七年(202),袁譚不敵袁尚,向曹操乞降。曹操表示接納投降,卻不急于出兵,而是想辦法挑撥袁尚和袁譚繼續互斗。建安九年(204)二月,曹操乘袁尚出兵攻打袁譚的機會,率軍攻占鄴城。袁尚乘夜逃跑,袁軍潰散。曹操把大本營北遷到冀州鄴城。此后,政令皆從鄴城出,漢獻帝所在許昌只留些許官吏。

建安十年(205),曹操以負約為名,率軍攻滅袁譚,奪取冀州和青州。袁尚兵敗后,逃奔幽州刺史袁熙。不久,袁尚、袁熙又逃奔三郡烏桓。同年,黑山軍首領張燕率十余萬部眾投降曹操。建安十一年(206),曹操攻滅高干,平定并州。

袁氏殘余勢力和烏桓人合流。建安十二年(207),曹操率軍遠征烏桓,在白狼山(今遼寧大陽山)擊敗烏桓單于蹋頓與袁尚、袁熙等人數萬騎兵。烏桓單于蹋頓被臨陣斬殺。曹軍大獲全勝,俘虜二十余萬人。

袁尚等人逃奔割據平州的公孫康。曹操給公孫康派出使者。公孫康果然斬殺袁尚、袁熙,將其首級獻與曹操。至此,袁氏殘余勢力肅清,烏桓也被曹操徹底打殘,從此沒再給中原帶來大威脅。

經過數年苦戰,曹操消滅袁紹,統一北方,消除了南下后顧之憂。

三、兵敗赤壁,成就孫劉

在統一中原后,建安十三年(208)正月,曹操回到鄴城。曹操與袁紹在官渡對決,荊州牧劉表積極聯絡各地諸侯反曹操。如今,曹操想趁勝“復仇”,消滅劉表,占領荊州。

為了進攻荊州,曹操做了充分準備。他下令在鄴城鑿玄武池訓練水軍;派張遼、于禁、樂進等人率軍駐扎在許昌以南,為南征做相關準備;命令馬騰及家屬遷居鄴城,以避免西北方向的威脅,隨后,他下令罷黜三公,重新設置丞相、御史大夫,親自出任丞相。

建安十三年(208)七月,曹操親自率軍南下,進攻荊州。一個月后,劉表病死,蔡瑁、張允等人擁立劉表小兒子劉琮繼任荊州牧。曹操采納荀彧的建議,率軍輕裝抄捷徑前進,迅速占領宛城,然后相機而動。

面對曹操所率大軍,蒯越、傅巽等人勸劉琮投降曹操,說:“逆順有一定的道理,強弱有一定的形勢。以臣屬身份抗拒天子,是對國家的叛逆;以剛接手的荊州抵御朝廷大軍,必會陷入危險;依靠弱小的劉備去對抗強大的曹操,一定會失敗。這三個方面,我們都不行,拿什么迎戰曹操所率大軍?您要考慮一下,您比得上劉備嗎?如果劉備所部擋不住曹操所部,即使投入荊州全部力量,也不足以自保;如果劉備所部擋得住曹操所部,他就不會再居于您之下了。”這番說辭明顯將曹操當作代表天子的正義一方。劉琮聽罷,也覺得是如此,便采納了他們的建議,隱瞞著劉備、劉琦等人,派人去向曹操請降。

得知劉表死后,小兒子劉琮繼任荊州牧,曹操心理壓力一下子小了很多。他有信心打得過劉表,更有信心打得過年幼的劉琮。他一邊率軍繼續前進,一邊在琢磨處理讓他心里不爽很久的孔融。

在統一北方前,北方世族門閥中始終有一部分人對曹操有偏見。四世三公名門之家的袁術是代表人物,但他已經死去。擊敗袁紹后,曹操成為北方實際統治者。他認為,在北方世族門閥中,看不起他宦官之后的絕不僅僅只袁術一人,便想選一個代表殺雞儆猴,加強權威,鎮住那些企圖不法的世族門閥。

孔子十九世孫孔融是建安七子之一,當時的文壇領袖和道德模范。他有嚴重道德癖,看待一切事物,都以傳統固有道德為準繩。孔融擔任北海相時,被黃巾軍包圍,情勢緊急。有人勸孔融向袁紹、曹操求救,孔融怒殺那個出主意的人。有人提出向平原國相劉備求救時,孔融立即派太史慈去搬救兵。無論是袁紹,還是曹操,勢力都遠遠超過劉備,孔融寧可向勢力小的求救,都不向勢力大的求救,最重要原因是,劉備是“中山靖王之后”,是高貴的人,而袁紹是妾生的,曹操是宦官后代,都不入孔融法眼。

建安元年(196),漢獻帝遷都許昌后,征召孔融出任將作大匠,不久又升任少府。每逢朝會時,孔融經常拿他所認定的傳統道德做評價。無論是世族門閥子弟,還是寒門子弟,無論擔任多高官職,只要被認為不符合傳統道德,孔融都會毫不猶豫抨擊。曹操攻下鄴城后,曹丕私自娶袁熙妻子甄氏。孔融寫信揶揄過曹操;建安十二年(207),曹操遠征烏桓,孔融引經據典挖苦過;曹操上表請求禁酒,孔融多次寫信給曹操,反對禁酒,言詞傲慢無禮。曹操是宦官孫子,但通過努力奮斗,晉升到丞相。孔融一而再再而三給曹操出洋相,根本原因是從骨子里看不起他。

當時,孔融是北方世族門閥領袖。曹操擔心孔融影響他的權威,妨礙他統一天下的大業。因孔融名重天下,曹操表面上容忍,暗中卻尋機收拾孔融,震懾其他世族門閥子弟。郗慮揣摩曹操的心事,以蔑視國法為由,奏免孔融。曹操設計挑撥郗慮與孔融關系。孔融怒懟郗慮。兩人公開鬧矛盾。不滿孔融的人趁機列舉孔融“招合徒眾”“欲圖不軌”“謗訕朝廷”“不遵超儀”等罪名。

建安十三年(208)八月二十九日,曹操下令處死孔融,株連全家。第二天,曹操率軍到新野縣,劉琮以荊州投降曹操。曹操沒預料到荊州牧劉琮會聞風而降,一舉奉獻上荊州八郡。事情發生得太突然。曹操與將領們簡單商議后,表示接受劉琮投降,讓劉琮使者帶路,立即率軍趕往荊州各地接管城池。

曹操到新野那天,依附劉表、屯兵樊城的劉備才得知相關消息,既驚駭又氣憤,無奈地放棄樊城南逃。劉備率部南逃,曹操將追擊劉備當作當務之急。江陵(今湖北荊州)儲存有軍用物資,如果劉備所部趁亂占據江陵頑抗,那么曹操將會面臨大麻煩。曹操命令軍隊留下輜重,輕裝前進。

追到襄陽時,曹操得知劉備已向南撤走,便親自率五千精銳騎兵加速追趕。他們一天一夜跑了三百多里,最終在當陽縣長坂坡追上劉備所部。劉備不敢迎戰,拋下妻子及兒子,與諸葛亮、張飛、趙云等數十人騎馬逃走。曹操俘獲大量人馬輜重,準備進一步追擊。張飛據守河岸,拆去橋梁,握著長矛,怒目而視,對曹操所部大喊:“我是張翼德,有誰敢來決一死戰!”曹操見前面樹林上空有揚塵,懷疑有伏兵,放棄追擊。劉備得以順利逃走。

曹操率部進入江陵城,任命劉琮為青州刺史,封列侯,此外還有蒯越等十五人被封侯爵。曹操從獄中釋放韓嵩,用朋友禮節來接待他,讓他品評荊州士人優劣,然后分別加以任用。不久,韓嵩被任命為大鴻臚,蒯越為光祿勛,劉先為尚書,鄧羲為侍中。

接管荊州首府江陵后,曹操考慮下一步進軍計劃時,得知南逃的劉備已與江南的孫權結成聯盟了。

原來,在曹操率軍向荊州進發時,孫權就派魯肅去荊州窺探虛實。魯肅抵達夏口(今湖北武漢境內)時,得知曹操率軍輕裝南下,便日夜兼程北上。等他到南郡時,劉琮已經投降曹操,劉備已經向南撤退。魯肅便去追劉備,向他傳達孫權的意圖,與他討論天下大事。一番交談后,劉備便采納魯肅的建議,率部進駐樊口(今湖北鄂州西部)。

曹操率軍從江陵出發,順長江東下。劉備的軍師諸葛亮自告奮勇,隨魯肅一起去見孫權,尋求雙方結盟抗擊曹操。在柴桑,諸葛亮見到孫權,先用投降曹操來激起他的斗志,再展示己方勢力,分析曹操所部優劣勢,最后表達劉備愿意與孫權聯合抗擊曹操的意愿。孫權見劉備也抗擊曹操,同意結盟。

這時,曹操寫信給孫權:“如今,我奉天子之命,討伐有罪的叛逆,軍旗指向南方,劉琮已經降服。我統領水軍八十萬人,準備與將軍一起在吳地打獵。”孫權把這封威脅意味非常明顯的信給部屬們看。他們無不驚惶失色。德高望重的老臣張昭率先做一番分析,然后提出“依我的愚見,我們最好迎接曹操,投降朝廷”。其他人紛紛響應,只有魯肅一言不發。

孫權見此,起身去上廁所。魯肅隨即跟上去。孫權知道他有話要說,握著他的手問他的看法。魯肅將投降曹操的利弊做了分析。孫權明確表示不想投降曹操,要跟曹操一決高下。魯肅勸孫權把周瑜召回來,商議大計。

周瑜回來后,分析雙方優劣勢,主動請求率軍抗擊曹操。孫權有魯肅和周瑜鼎力支持,將抗擊曹操的意義進一步升華——“曹操想篡奪漢朝,只不過忌諱袁紹、呂布、劉表與我。現在,那幾個英雄已被消滅,只剩下我還在。我與曹操勢不兩立”,然后還不忘稱贊一番周瑜“你主張迎戰曹軍,正合我意,是上天把你授給了我”。

孫權下決心后,當著大臣的面,就勢拔出佩刀,砍向奏案:“從現在開始,任何人膽敢再說投降曹操的,就與奏案一樣!”

抗曹戰略確定下來了。如何實施呢?為抗擊曹操,周瑜早已悄悄做好準備。當天夜里,周瑜帶著搜集的情報見孫權,詳細分析曹操所部存在的弱點,表示他只要五萬精兵,就足以制服敵軍。孫權聽罷,信心進一步加強,表示雖然暫時湊不齊五萬精兵,但已有三萬,戰船、糧草及武器裝備都已備齊,讓周瑜、魯肅、程普率軍先行,他將繼續調集人馬,多運輜重、糧草,作為后援。萬一周瑜在前方作戰不利,他不會怪罪,將親自率軍與曹操決戰。

周瑜為左都督,程普為右都督,各率一萬余人,先去與劉備所部會合,合力迎戰曹操;魯肅為贊軍校尉,協助籌劃戰略,另率一萬人跟隨其后。

相比孫權信心滿滿,從容不迫,退居樊口的劉備焦慮不安,每天派士兵在江邊眺望。周瑜率軍前來,劉備屈尊去見周瑜。得知周瑜只有三萬精兵,劉備有些失望。不過,周瑜信心十足。劉備既慚愧,又很高興,率關羽、張飛等兩千人,跟在周瑜所部后面,一起進攻曹操。

孫劉聯軍逆水而上,到赤壁時,發現曹軍正在訓練渡江。正如周瑜此前所預料,曹軍水土不服,軍中已瘟疫流行。新編水軍及新附荊州水軍難以磨合,士氣明顯不足。周瑜率軍出擊,取得初戰勝利。曹操被迫把水軍撤到江北與陸軍會合,把戰船停在北岸烏林一側,繼續操練水軍,等待良機。周瑜便把戰船停靠南岸赤壁一側,與曹軍隔長江對峙。

北方士兵不習慣坐船,便將艦船首尾連接起來,人馬在船上如履平地。黃蓋獻計用火攻,并與周瑜演了連環計。他先派人送信給曹操,謊稱投降。曹操結合從間諜那里得知的消息,對黃蓋投降深信不疑。黃蓋約定在一個有東南風的凌晨渡江投降。他選取十艘艨艟戰船,裝上干蘆葦和枯柴,在里邊澆上油,外面裹上帷幕,上邊插上旌旗,預先備好快艇,系在船尾。東南風正急,黃蓋將十艘戰船排在最前面,到江心時升起船帆,其余船在后面依次前進。曹操軍中官兵走出營來觀看。相距有兩里多遠時,那十艘船同時點火,火烈風猛,船像箭一樣向前飛駛,把曹操的戰船全部燒光。火勢蔓延到陸地營寨。頃刻間,濃煙烈火,遮天蔽日,曹軍燒死的和淹死的不計其數。

周瑜等人率輕裝精銳士兵緊隨在后,鼓聲震天,奮勇向前。曹軍大敗。曹操率軍從華容道撤退。他們遇到泥濘,道路不通,天又刮起大風。曹操讓老弱殘兵背草鋪路,騎兵才勉強通過。周瑜、劉備聯軍水陸并進,一直尾隨追擊,但已經來不及。

此戰曹軍傷亡過半。曹操回江陵后,擔心因赤壁失利而導致后方不穩,立即趕回北方,留下曹仁、徐晃等人鎮守南郡,命令文聘鎮守江夏、樂進鎮守襄陽、滿寵率軍鎮守當陽。

孫劉聯軍取得赤壁之戰勝利后,孫權親自率軍北攻合肥,中計,被迫退兵。周瑜率軍繼續進攻曹仁鎮守的南郡首府江陵,隔江對峙,同時另派甘寧率軍襲取夷陵。曹仁分兵圍攻。甘寧向周瑜告急,周瑜用呂蒙之計,留凌統守后,自己與呂蒙率軍前往解救。等解甘寧之圍后,周瑜撤軍到北岸。吳軍先鋒先包圍前來迎戰的牛金所部曹軍,反被曹仁兩次突入救出牛金。在雙方大戰中,周瑜被流箭射中右脅,傷勢非常重,不得不率軍撤退。曹仁得知周瑜受傷,率軍到陣前叫戰。周瑜強撐起來,案行軍營,激揚吏士。曹仁被迫撤退。

周瑜率軍與曹仁所部鏖戰時,劉備奏請劉琦為荊州刺史,并趁機率軍奪取荊州南部的武陵、長沙、桂陽、零陵四郡,正式奪得立足之地。孫權任命周瑜為南郡太守,程普為冮夏太守,全柔為桂陽太守。為更好聯合對付曹操,孫權將公安借給劉備,讓他率軍駐扎那里。

這一戰,曹操失去在短時間內統一天下的可能。劉備獲得立足之地,孫權的勢力也獲得發展。相比而言,劉備的收獲最大——他的勢力從此日益壯大,進而謀取益州。孫權屢次親率軍進攻合肥,數戰不利,損兵折將。曹操退回北方后,決定進行休養生息,多次下求賢令,恢復和鞏固力量。

曹操通過以少勝多贏得官渡之戰,又被孫權劉備聯軍以少勝多贏了赤壁之戰。這場戰爭留下太多令人反思的地方。歷朝歷代的人都站在各自立場上給予了各自褒貶不一的評價。

四、人生頂峰,終身遺憾

赤壁之戰失敗了,曹操的雄心壯志依舊在——“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在積蓄三年實力后,得知劉備、孫權的勢力都在迅速壯大,他又迫不及待地跨上戰馬,爭奪西部要地。

關中諸侯林立,相互混戰。漢獻帝早年曾被董卓挾持到關中。董卓死后,董卓部下相互打起來,漢獻帝尋機逃離關中。曹操逐鹿中原時,關中諸侯之間相對勢均力敵,一直相互對峙,沒出現強大的諸侯。建安十六年(211),曹操經過三年多休養和反思,決定先收復關中,兼并那些實力相對小的諸侯。

建安十六年(211)三月,曹操派鐘繇和夏侯淵一起率軍討伐漢中諸侯張魯,并以此為名進軍關中。關中諸侯馬超、韓遂、楊秋等人得到消息,非常害怕,聯合起來對抗曹操。曹操派曹仁率軍進攻關中。馬超等人率軍扼守潼關,抵抗曹仁所部西進。

馬超文武雙全,武藝超群,親自率軍鎮守潼關。曹仁率軍努力作戰,但無法前進一步。曹操得知消息,親自率軍增援曹仁。經過長期謀劃,建安十六年(211)七月,曹操率軍大敗關中聯軍,突破潼關,向關中挺進。馬超等人想割地求和,換取曹操撤軍。曹操不同意,率軍繼續進攻,志在消滅關中諸侯。

九月,馬超、韓遂等人再次請求割地求和,并送世子做人質。曹操詢問賈詡的看法,賈詡建議先假裝同意割地求和,然后趁其不意消滅他們。曹操采納了這條妙計,再次大敗韓遂、馬超等人聯軍。這一戰后,韓遂和馬超敗逃到涼州,楊秋逃回安定,成宜和李堪等人被殺。關中軍閥被掃除。一個月后,曹操又率軍進攻安定,楊秋投降。

曹操率軍撤回,命令夏侯淵率軍繼續西征。經過兩年戰斗,這支西征軍先后趕走馬超、消滅韓遂、宋建,橫掃羌族、氐族部落,征服關右各種勢力,將涼州基本納入統治范圍內。

一系列征戰取勝,曹操的聲望再次飆升。建安十七年(212),漢獻帝特許曹操比照漢初丞相蕭何的故事,“參拜不名、劍履上殿”。建安十八年(213),曹操起兵四十萬,親自率軍南征孫權。

在曹操眼里,孫權是那個時代最聰明的人,曾公開感嘆生子當如孫仲謀。孫權是那個時代與曹沖齊名的神童。曹操以前沒引起足夠重視,在赤壁之戰中輸了,現在想在江淮一線,通過決戰擊敗孫權,報仇雪恨,找回顏面。

建安十九年(214)正月,曹操率軍到達濡須口(今安徽無為北),攻破孫權設在江北的營寨,俘虜公孫陽,取得初戰勝利。孫權得知消息,絲毫不畏懼,親率七萬大軍,到濡須口抵御曹操。兩軍相持月余,曹操所部水軍作戰失利。春雨瓢潑、江水上漲,曹操見難以取勝,便撤軍北還。曹操與孫權親自披掛上陣的戰爭就此結束。曹操沒戰勝孫權。

曹操回軍一個月后,漢獻帝冊封他為魏公,加九錫,建魏國,定都鄴城。魏國擁有冀州十郡,設置丞相、太尉、大將軍等百官。此時曹操已經功成名就,離天子之位越來越近。不過,曹操內心惦記的依然是曾在赤壁聯手擊敗他的孫權和劉備。

曹操與孫權已經對陣過。在江淮之地,雙方勢均力敵,誰也無法向前推進一步,多年以來戰線一直徘徊在濡須口一帶。對付孫權,曹操知道要從長計議,但也知道活不過小他二十八歲的孫權,只能留給子孫輩了。

再看劉備,雖然他也快花甲年華,卻如魚得水,不僅在荊州站穩腳跟,還將勢力擴張到益州。曹操曾多次與劉備對陣,結果一直是勝利,勝利,勝利,只不過那時規模并不大。想來想去,曹操決定在有生之年,再與劉備來一次正面大決戰。

建安二十年(215)三月,曹操得知劉備已占益州,決定先集中力量搶占要地。漢中是益州門戶,劉備攻占益州,下一步必然要攻取漢中。于是,曹操搶先一步,率十萬大軍親征漢中諸侯張魯,目的是占領漢中要地,為下一步進入益州做準備。

漢中處于山地,曹操率軍穩打穩扎,頻頻取得勝利,一路攻克河池,斬殺氐王竇茂,攻占陽平關,打開進入關中的大門。張魯聽說陽平關失守,率部逃往巴中防守。曹操率軍攻占南鄭,繳獲張魯府庫的珍寶。隨后,曹操又一步步推進。張魯思考再三,決定投降曹操。漢中成為曹操的統治區。

漢中與益州相接,曹操率軍進入漢中的消息傳到益州。剛剛易主的益州百姓感到震動。司馬懿勸曹操趁機率軍攻占蜀中。在關鍵時刻,曹操卻因后方發生叛亂,不得不撤回。同時,他留下夏侯淵、郭淮、徐晃、張郃等將領鎮守漢中,并派張郃率軍進攻巴西。

這一年,鎮守荊州的關羽與孫權發生矛盾。孫權派人襲取了荊州南部四郡。劉備率軍支援關羽,準備與孫權大戰。張郃趁機率軍進攻巴西,成功攻打到宕渠一帶。劉備感到震驚,急忙與孫權講和,以湘水劃界,然后率張飛等人在瓦口關大破張郃所部。在張郃退走后,在法正、黃權等人勸諫下,劉備準備率軍攻打漢中。

建安二十一年(216)四月,曹操從漢中撤回后,漢獻帝冊封他為魏王,三萬戶食邑,地位在諸侯王上,奏事不稱臣,受詔不拜,以天子旒冕、車服、旌旗、禮樂郊祀天地,出入得稱警蹕,宗廟、祖、臘皆如漢制,國都鄴城,王子都晉封為列侯。此時,曹操名義雖非天子,但已經有天子之實。一年后,漢獻帝又賜予曹操王冕十二旒,乘金根車,駕六馬,設五時副車。五官中郎將曹丕被冊立為魏王世子。

曹操晉封魏王后,并沒急著跟劉備對戰,而是在建安二十二年(217)春再次率軍猛攻濡須口。這一次,曹操出征目的是擊敗孫權,然后拉攏他,拆散劉孫聯盟,避免遭劉孫夾擊。曹操出其不意,擊敗孫權。孫權派都尉徐詳求降。曹操同意,允諾重新結為姻親。

時隔不久,劉備派張飛、馬超、雷銅、吳蘭等人率軍攻打下辯[1]。曹操派曹洪、曹休、曹真率軍抵抗。雙方勢均力敵,在漢中僵持著。

建安二十三年(218),張飛率軍進駐固山,企圖截斷曹洪所部后方聯系。曹休識破張飛的計謀。他建議曹洪趁蜀軍兵力尚未集結之時襲擊雷銅、吳蘭所部。曹洪采納建議,率軍發起攻擊。蜀軍損失慘重。雷銅、吳蘭等人戰死。馬超、張飛等人得知消息,被迫率軍退走。

劉備又派陳式率軍攻打馬鳴閣道,企圖斷絕漢中與許昌的聯系。徐晃率軍迎戰,一鼓作氣擊敗陳式所部,斬殺非常多。

劉備得知消息,親率大軍趕到陽平關。夏侯淵、張郃等人率軍與劉備在陽平關對峙。在許昌練兵的曹操得知消息,也親自率大軍趕往長安坐鎮,以便隨時指揮漢中戰事。這時,北部邊塞硝煙再起,曹操命令曹彰、田豫率軍北征烏桓和鮮卑。曹彰、田豫不辱使命,取得北征勝利。

建安二十四年(219)正月,劉備率軍從陽平關南渡沔水,到定軍山扎營。夏侯淵率軍來搶定軍山。劉備派軍趁夜火燒夏侯淵軍營的外圍鹿角。夏侯淵派張郃率軍守東圍鹿角,自己率軍守南圍鹿角。劉備將一萬多兵分為十部,輪流猛攻張郃所部。張郃親自率軍上陣作戰。劉備所部一時難以取勝。

夏侯淵派兵去救援張郃,沒想到自己卻意外戰死。原來,劉備派黃忠率軍攻打南圍鹿角時,正好趕上夏侯淵率四百精兵在修復鹿角。黃忠抓住機會,乘著兵眾多,地勢高,鼓噪大喊,率軍沖過去。在南圍鹿角混戰中,黃忠一舉將夏侯淵斬殺。隨后,黃忠又趁機攻向十五里之外的曹軍軍營。曹軍因喪失主帥,迅速潰敗。黃忠率軍追擊,斬殺益州刺史趙颙等人。

夏侯淵意外戰死,漢中曹軍惶恐不安。郭淮、杜襲等人推舉張郃統領漢中諸軍,以安眾心。張郃率軍駐守陽平關。夏侯淵死后,劉備準備率軍渡漢水,進攻郭淮所部。郭淮部下見己方兵力過少,難以匹敵,建議依漢水結陣。郭淮不愿示弱,堅持遠離漢水結陣,準備趁劉備所部半渡時襲擊。劉備觀察郭淮軍陣后,沒率軍渡漢水。

得知夏侯淵戰死,曹操既震驚又傷心,建安二十四年(219)三月親自抵達漢中,進駐陽平關,與劉備對戰。劉備躊躇滿志,說即使曹操親自前來,也不能改變什么,他一定要占領漢中。劉備在山上扎營,占據險要,固守不戰,與曹操對峙。

曹操親自來爭奪漢中,將數千萬糧草搬運到北山囤積,擺出持久戰架勢。劉備也派人回成都,讓諸葛亮調兵來支援。楊洪認為,漢中是益州咽喉,家門之禍、存亡之機,勸諸葛亮全力運送糧草支援。

當時,黃忠在趙云營內。黃忠見曹操運來那么多糧草,建議趙云率軍去劫取。囤糧重地,有重兵把守。為謹慎起見,趙云與黃忠約定期限后,讓黃忠率軍去劫糧。黃忠逾期未歸,趙云率輕騎兵前往接應,與曹軍相遇。曹軍緊追不舍,直到趙云營前。趙云下令打開營門,偃旗息鼓。曹軍懷疑有伏兵,引軍退走。趙云趁機反擊,曹軍驚駭,自相踐踏,死傷極多。

這一戰后,劉備信心十足,主動出擊,派義子劉封在陽平關前叫陣。曹操大罵劉備常派義子出戰,稱將派親兒子曹彰來與劉封一戰。隨后,曹操派人去召曹彰來援漢中。曹彰接到消息,日夜兼程,趕到長安時,曹操已撤出漢中。

曹操撤退時,將漢中百姓遷走。劉備占領漢中全境,派劉封、孟達乘勝攻取魏興、上庸、新城。劉備一生與曹操對戰數次,漢中之戰是唯一勝利的一次。他非常高興,自稱漢中王。

曹操對戰孫權無法取得大戰果,對戰劉備又勢均力敵,便意識到已經無法短時間內改變天下三分格局,迅速撤回中原,準備重新制定三方博弈戰略。

曹操撤回,荊州前線傳來令人震驚的消息。原來,關羽趁襄樊兵力空虛之際,從荊州向襄樊一帶發起大規模進攻。曹操深知關羽勇猛,立刻派于禁率軍去救樊城。

建安二十四年(219)八月,因天降暴雨,漢水溢流,百姓遭受洪災。關羽趁機率軍乘大船進攻,俘虜于禁,斬殺龐德,并將樊城團團圍住。當時,樊城只有數千守軍,城被水淹,水面離城樓僅有數尺。曹仁率軍死守。曹操得知消息,又派徐晃率軍去救樊城。十月,曹操從關中趕到洛陽,親自指揮救援樊城。

在關鍵時刻,局勢又發生突變。曹操期待的意外驚喜如期到來。見劉備勢力迅速坐大,早有攻取荊州之心的孫權便想聯結曹操,派呂蒙率軍偷襲荊州首府江陵。曹操收到孫權的書信后,意識到轉機來臨,立即派人將相關消息告知曹仁,命令他繼續堅守,說魏王將到摩陂,同時派十二營兵去增援徐晃,命令徐晃率軍反擊關羽。

經過惡戰,關羽敗走。呂蒙率軍偷襲江陵得手。在前線作戰失利的關羽被迫撤往益州。在途中,關羽被孫權部將擒殺。為了避免劉備報復,同時將禍水引到曹操身上,孫權派人將關羽首級送到洛陽,制造曹操殺死關羽的假象。曹操看穿孫權的計謀,又將禍水“還”回去,公開高規格安葬關羽,大張旗鼓地宣布任命孫權為驃騎將軍、荊州牧——他企圖用“荊州牧”來刺激劉備,激發劉備仇恨孫權。

孫權見一計不成,又生一計。他派人送貢品,主動向曹操稱臣,勸曹操稱帝。經歷局勢大起大落的曹操,在斗智斗勇方面已到爐火純青的程度。他明白孫權此舉不懷好意,想在關鍵時刻將劉備的憤怒轉到他身上,便公開將孫權的信給群臣看,還大罵:“孫權那小子想將我往火爐上放啊!”

有人沒看透曹操的用意,抱著一片忠誠,趁機也勸曹操稱帝。曹操對他們說了一番意味深長的話:“如果天命在我這里,我當個周文王也不錯!”

一番斗智斗勇后,年老的曹操生命也走到了盡頭。建安二十五年(220)正月,曹操死在洛陽。他奮斗的一生結束了,留下一個三足鼎立局面。對世子曹丕來說,守成,面臨巨大挑戰,即要對陣曹操都頭痛的對手劉備和孫權;進取,面臨巨大機會,即擁有實現人生夢想的條件和別人無法企及的資源和財富,登上天子位只有一步之遙。

是守成,還是進取,曹丕要給歷史一個交代。

注釋

[1]下辯,古地名,下辯道,屬武都郡,治所在今甘肅成縣。

主站蜘蛛池模板: 唐海县| 宕昌县| 盈江县| 惠来县| 福海县| 松原市| 保德县| 鲁山县| 梅州市| 从江县| 罗山县| 个旧市| 新田县| 南充市| 开封县| 武功县| 平利县| 江川县| 红原县| 富宁县| 五莲县| 娄底市| 正阳县| 科技| 错那县| 维西| 堆龙德庆县| 梁河县| 杭锦后旗| 延长县| 梅河口市| 康乐县| 乌审旗| 常宁市| 长阳| 兖州市| 双辽市| 资兴市| 安新县| 庆安县| 合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