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順勢而為
書名: 大明:皇上,閣老的懟人方式變了作者名: 甲申三更夜本章字數: 2051字更新時間: 2024-03-29 10:00:00
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
這個問題如同一道難解的謎題,自從張信踏出家門的那一刻起,這個問題就一直如影隨形。
他站在燕王府門前,昏黃的燭光,照亮了他額頭上的皺紋,那是他內心深處掙扎和不安的刻痕。
葛誠的身影就在他身后,而更遠處的酒館包廂里,張昺的目光冰冷而遙遠。
曾經的同僚,如今卻變得陌生和疏遠。
可他們算敵人嗎?
張信的心,不由的一陣抽痛。
忠誠于朝廷,建功于社稷,最終卻淪為權力斗爭的棄子。
他感到前所未有的乏力,心緒如同無根的浮萍,被風浪漫無目的地驅逐,彷徨于這個世界。
對張鏞而言,這個問題則要簡單的多。
他心中只有一個清晰而堅定的信念:那些意圖傷害他及他家人的,都是他的敵人。
葛誠是,張昺是。
至于燕王,他暫且不能判定其是否為敵人,畢竟他還是很尊敬這位在史書中開創了盛世的永樂大帝。
站在雄偉的燕王府門前,張鏞心中充滿了復雜的情感。
他渴望穿越這扇大門,一睹那位在歷史長河中,留下濃墨重彩一筆的燕王朱棣。
然而,緊閉的朱紅大門仿佛是一堵無形的墻,阻隔了他所有的期待。
通報的宦官消失在大門內已久,而回應的只有無盡的等待。
幸運的是,雨終于停了。
張鏞在濕漉漉的石階上來回踱步,內心的不確定與期待交織成一股難以言說的情緒。
就在他準備再次去敲門的時候,大門緩緩開啟了一條縫隙。
張鏞上前,試圖從門縫一瞥府內的情形,卻只見里面一片漆黑,與他想象中的燕王府繁華光景截然不同。
這份落差,讓他心中不由得生出幾分蕭條。
“張將軍,殿下身體欠佳,已經歇下多時,請您明日再來。”通報的太監在一旁恭聲說道,卻也透露出一絲不容置疑的決絕。
此時,葛誠忍不住上前,語氣中帶著幾分急切:
“馬公公,張將軍乃是殿下親自吩咐我去請來的。煩請您再次通報一下。”
“葛長史,殿下有令,您歸來便先行休息。至于張將軍,還請明日再來。”馬公公語氣依舊平和,但態度堅決。
“這……”
葛誠還想再說些什么,然而馬公公已經再次轉身,消失在府門內。
張鏞和張信對望一眼,心中都長出了一口氣。
張信慶幸自己因為信任兒子,擺脫了嫌疑和危機。
而張鏞心里卻是在暗自慶幸——這次歷史并沒有欺騙他,不然他真不知道接下來還該不該相信史書記載的內容了。
他轉頭看向葛誠,冷聲問道:“還需要我們的解釋嗎?”
葛誠面無表情,不再言語,只是轉身,迅速向那處古樸的酒館行去。
那里,張昺正靜靜等待著。
不多時,他也得知了整個過程。
對于張信沒有投靠燕王,他并不感到意外。
雖然對方一直在為燕王辯護,與自己意見相左,但張昺深知,在關鍵時刻,張信絕不會無的放矢。
然而,燕王的行為令他感到不安,所以才會出此下策,逼迫張信去試探燕王。
他隱隱感覺,這絕不會是件簡單的事。
可燕王為何召見張信,現在又為何突然不見了呢?這背后到底隱藏著什么?
張昺望向那座燈火婆娑的燕王府,內心的不安隨著心臟的跳動,散發至全身。
忽然,他從懷里掏出一枚印章——代表著北平布政使身份的印章——遞給葛誠,沉聲吩咐道:“去,把張信叫回來。”
“是。”
葛誠雙手接過印章,低垂的眼眸中閃過一絲難以察覺的貪婪。
他彎著腰,帶上兩名布政司的衙役,步伐匆匆的離去。
等對方走遠后,張昺立即對身旁的隨從低聲命令:“立刻去把都指揮使謝將軍找來,速度要快!”
葛誠懷揣著北平布政使的印章,一路小跑,終于在空蕩蕩的街巷中追上了正往家里走去的張信父子。
“張大人有請。”他這次聲音平和,試圖不惹惱對方。
可泥人尚有三分火氣,何況是被連番折騰的張鏞。
他脾氣再好,也禁不住被人這般拿捏:“葛誠!你真以為我父子倆是任人擺布的軟柿子嗎!?”
說罷,他便要伸手去揍擋在身前的葛誠。
張信也被對方這無禮之舉激怒,正準備上前助兒子一把。
葛誠見狀,連忙后退,一邊退一邊從懷里急忙掏出布政使的印章,高聲道:“布政使大人有令,要你們即刻去敬見!”
別說是布政使了,現在就是天王老子來都拉不住血氣方剛的張鏞父子。
兩人不由分說的一左一右,扯住葛誠胳膊,拳拳到肉的往他臉上招呼。
那架勢,恨不得把他骨頭都給卸了!
葛誠哪里抗得住這對父子的怒火,他的求饒聲中夾雜著哀嚎。
跟隨他來的兩名衙役想要上前阻止,卻瞬間被卷入了戰局,同樣遭到無情的拳打腳踢。
從遠處望去,他們仿佛是一群孩童,在雨后的泥坑中打鬧,時不時發出哼哈哼哈的聲音。
終于,張鏞父子大抵是覺得手臂酸了累了,他們停下揮舞的拳頭。
兩人互相對視,一掃之前的陰郁,哈哈大笑起來。
而地上的葛誠三人雖然都是鼻青臉腫,哀嚎不已,卻都沒有因此而昏迷過去。
顯然,張鏞父子在發泄時,仍未失去理智,留有幾分手下留情。
葛誠心中滿是屈辱,他強忍著疼痛,試圖再次舉起那枚代表著權力的印章:“張信,我要告你——”
張鏞一腳踹在他肚皮上。
葛誠霎時間把后面的話都咽了回去,印章滾落一旁,他痛得只能抱著肚子,冷汗直冒,嘴里只剩下發不出聲的呻吟。
兩名衙役傷勢相對較輕,其中一個輕輕撿起印章,顫抖著遞給張信,結結巴巴:“張…將軍,老爺有請。”
張信早就看到了印章,他也知道葛誠說的是真的,可是他拉不住兒子呀,況且他也有一肚子怒火,便推波助瀾了。
用咱們兒子的話說,這叫順勢而為。
他接過印章,神色從容地命令道:“前邊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