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業學位碩士論文寫作指南(第4版)
- 丁斌
- 3323字
- 2024-04-25 19:49:01
1.2 專業學位論文的四大關鍵要素
一篇完整的專業學位論文,需要運用調查等手段,通過分析現狀、發現問題、提出解決方案等一系列過程,解決某個單位的具體問題。其中,一開始就需要明確四大關鍵要素:研究對象(或主體)、研究目的、研究視點、論文寫作的時間段。
1.2.1 研究對象
研究對象,也稱研究主體,是指論文研究圍繞的一個組織。專業學位論文強調實踐性,需要以一個具體單位為研究主體,針對這個單位(企業、事業單位、政府部門、非政府組織等)存在的具體問題,運用管理理論分析、解決問題。
研究主體,應該和作者有密切聯系(作者在其中工作或者該研究主體是業務單位)。同時,作者所研究的問題要和自己的身份基本匹配;論文所提出的解決方案有較大可能會被采用,這樣論文的研究才有實際或應用價值。因此,諸如“中國”“我國”“安徽省”等太大的主體,不大可能采用你的方案;如果你只是一個部門領導或基層工作人員,你就沒有資格研究整個單位全局性的問題。
如果你是部門負責人甚至更低層次,研究主體應該還是這個單位,研究的具體問題可以存在于所在部門(見第2章論文選題),但是應該站在單位的高度看待部門的問題,從單位的整體利益出發,分析、解決部門的問題。
有些問題,從不同的角度看,會有不同的觀點。例如,食品安全涉及生產企業、行業協會、政府等不同的組織。主體不同,需要解決的問題就不同。企業需要規范采購、生產、銷售過程,保障食品生產安全;行業協會需要從行業管理角度制訂若干規范,監督企業執行;政府則需要制訂法規,通過政策引導或制約企業行為,從而保障食品生產、流通安全。有些同學寫論文時,主體不明確或不斷切換主體。這樣的論文很難深入,也沒有多少實用價值。
還有些單位出于保密考慮,不愿意使用真實名稱。在這種情況下,可以虛擬一個名稱,在緒論中說明研究主體的名稱是虛擬的即可。
1.2.2 研究目的
從長遠來看,專業學位論文最主要的研究目的有兩個:經濟效益和社會公益性。
經濟效益是企業等以利益為導向的組織追求的目標。提高經濟效益,通常有增加銷售額、降低成本、提高利潤率、剝離不盈利資產等手段。MBA、EMBA、MLE、MEM等專業學位論文大多以企業為研究對象,因此其最終目的都是提高經濟效益。
所謂社會公益性,也稱公益性,是指最大限度地滿足社會公眾利益的性質,廣義而言,就是社會福利,是政府、公益組織追求的目標。事業單位提供公共服務、自收自支,也應以社會公益性作為追求目標。MPA的大部分學生和其他專業部分學生,在政府和非營利組織工作,其研究應體現社會公益性。
公共管理部門是服務于人民群眾的機構,所從事的一切工作,都是為了全體民眾的利益。公共管理部門工作的好壞,不應該用經濟指標來判斷。社會公益性指標沒有嚴格定義,一般包括就業、資源節約、環境影響、社會保障等。
西方經濟學強調公共產品的社會福利性,涵蓋的范圍更加廣泛。社會福利包含政治、經濟、社會及文化等活動。例如,經濟福利屬于經濟活動的范疇,意指經濟活動所創造的經濟成果中,可以增進國民經濟并提升生活品質的部分。衡量社會福利的指標主要有個人發展、生活環境、衛生保健、經濟情況、社會均等、教育與文化、社會安全與福利等。
1.2.3 研究視點
一些同學以前所處的崗位較低,視野不夠開闊、視點不高,分析解決問題時,往往局限于本部門、本職崗位,就事論事。專業學位培養的是未來的企業家、專家,因此研究問題應該站在企業領導的角度,通觀全局。
企業領導的想法和一般員工有什么不同呢?打個比方:某企業有三個銷售部門,分別銷售A、B、C三種產品,這三個部門都要制訂明年的銷售計劃。從部門角度看,三個部門從自身出發,分別提出了10%、20%、30%的增長目標,當然也提出了保障目標實現的資源需求。計劃、資源需求都是必要、合理的。
但是到了企業一把手那里,他思考的是讓企業整體利益最大化。A產品是企業的傳統核心項目,規模已經很大,增長潛力小,當然投入也??;B產品前兩年推出,利潤率較高,上升空間很大;C產品是新產品,剛剛推向市場,未來前景被看好,但前期投入較大。這樣看來,這三種產品都有發展的理由。一把手當然不能按增長速度來決策。從一把手本人的角度來看,也許按利潤貢獻最大,或者投入產出比最大的決策最好。但是,一把手上面還有董事會,董事會的意見是:在經濟危機恢復時期,穩健發展、渡過難關是第一位的,其次要準備好危機恢復后快速占領市場的產品。因此,綜合以上因素,一把手的決策是:把A產品的增長速度控制在5%以內;加大B產品的促銷力度,增長率不低于50%;延緩C產品的市場推進速度,年度增長速度控制在10%左右。
這樣的決策,你能理解并堅決執行嗎?
同理,你所做的管理方案設計也好,技術方案設計也好,不能局限在自己的部門。不妨事先想想,假如你是一把手,你應該如何來做這件事?如果有機會去和一把手交流,聽聽他的想法,對你的論文一定很有幫助。
要站在高視點寫論文,除了需要如上面那樣改進思想、方法之外,還需要在論文中體現以下工作:
(1)分析企業的外部環境。一把手為什么比你站得高?因為他除了企業內部的事,更要關注環境變化,比你看得遠。
(2)現狀和問題分析要從企業整體角度來寫,不能局限于所研究的部門。例如,運輸管理主要由運輸部負責,但也牽涉市場部、財務部、信息部、倉儲部等相關部門。其他部門對運輸也有很大影響。
(3)方案設計要從企業整體角度來寫。除了本部門的改進外,企業其他相關部門的組織、制度等改革也是必要的。
1.2.4 論文寫作的時間段
論文寫作的時間段,是指論文所研究的問題發生的時間區間。由于企業(或其他組織)面臨的環境在不斷發展,每天面臨的問題都不相同。專業學位論文強調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如果問題變了,解決方案必然也要變。因此,在寫作之前,要選擇好時間點,從這個時間點出發,展開研究。
例子
某公司成立于2015年,生產一種消毒藥品,前幾年規模一直很小。2020年隨著新冠疫情的出現,企業銷量猛增。于是領導盲目擴大規模,新建了很多新產品生產項目,但市場反應一般。由于工作重點分散,導致質量大幅度下滑、訂單逐步減少,公司陷入困境。2022年,新領導大膽改革,只保留少數銷售良好的產品,集中提高產品質量,加大銷售推廣力度。公司質量達到國內先進水平,銷售量快速增長,企業利潤大幅度上升。
小李是公司質量部門主管,如果他寫論文,如何選擇時間點呢?
方案一:以2020年為時間點。當時公司資金充足,如果用于提高產品質量,可以一舉達到國內先進水平,成為國內單品的龍頭企業。但是領導沒有這樣做,非常可惜。如果把這個過程寫成案例,總結深刻的教訓,對公司以后的發展有好處。但是,如果寫成專業學位論文,就會出現以下問題:作者提出的計劃沒有得到實施,不能檢驗其合理性;公司當時實施的計劃是非常失敗的,而別人是不會同情失敗者的;2020年離現在時間遠了一點,寫起來很多資料會顯得較為陳舊。
方案二:以2022年為時間點。當時公司面臨一系列困難,要做出保留少數產品的決策,意味著要放棄很多投資,是很痛苦的。決策一旦確定后,在資金不足的情況下提高產品質量,難度很大,這正是小李能發揮創造性解決問題的地方。小李在深入分析公司產品質量波動大、資金不足等問題的基礎上,提出了全面提高產品質量的方案,得到領導認可,付諸實施,取得了良好的成果。這個時間點選擇得非常好。
方案三:以2023年為時間點。此時,公司主要的產品質量問題已經解決,銷售量、利潤都在快速增加。在這種情況下,公司又可能面臨新的問題,需要繼續研究,持續改進。
以上案例的論文寫作時間段如圖1-1所示。

圖1-1 論文寫作的時間段
概括起來,論文寫作時機的選擇要符合以下條件:
(1)論文開始研究時,問題沒有得到解決。通過你的努力,問題解決了,這樣的論文才有價值。
(2)論文提出的方案被采用了,并且實施之后取得了正面的成果。論文跨越的時間段不能太長,一年左右為宜。
(3)論文寫作時間點離現在不能太久,一般1~2年內為宜,是在你讀研究生之后發生的。因為,如果再往前,你沒有讀研究生就能解決這樣的問題,上學的價值就要打折扣了。
(4)體現你個人的工作。在企業實際中,很多工作是大家一起做的。但專業學位論文需要體現作者個人的工作,因此應區分領導的決策、他人的工作和你自己的研究,要讓讀者看出來你個人的工作量在哪里、你的貢獻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