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火輝煌的宮殿中,此刻氣氛變得有些微妙。大臣們面面相覷,不知該如何是好。有人低頭沉思,有人暗自嘆氣,而更多的則是在心中揣測著這一幕背后的深意。
季松泠修長的身影在燭光的映照下顯得格外清冷。他的步伐堅定而從容,仿佛這喧鬧的酒宴與他毫無關系。季松泠,這位權傾朝野的重臣,一直以來都是眾人矚目的焦點。他的一舉一動,都可能引發朝堂的風云變幻。
酒宴就這樣結束了。
宋淮初被宮人們安置在了寢宮之中,他躺在床上,眼神迷離,思緒卻在不斷地翻騰。回憶起往昔的崢嶸歲月,他心中感慨萬千。自己從一個默默無聞的皇子,歷經無數的權謀斗爭,終于登上了這至高無上的皇位。可如今,面對朝堂上的種種紛爭,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疲憊和迷茫。
而另一邊,季松泠回到了自己的府邸。書房中,燭光搖曳,他獨自坐在桌前,手中握著一卷書,卻久久未曾翻動一頁。他在思考著今晚酒宴上宋淮初的失態,心中明白,這或許是一個信號,一個關乎朝廷未來走向的信號。
殿內,昏聵的帝王睜開眼,命人取來丹藥伺候他服下。
丹藥入口,那奇異的滋味在舌尖散開,帶著一絲苦澀與虛幻的甘甜。他咽下丹藥,喉嚨間一陣滾動,仿佛這小小的藥丸能填補他內心無盡的空虛和恐懼。
服下丹藥后,年輕帝王的眼神變得更加迷離恍惚,身子微微后仰,靠在龍椅的靠背上。
他的呼吸逐漸變得沉重而紊亂,臉色也在燭光的映照下顯得陰晴不定。周圍的空氣仿佛也凝固了一般,安靜得讓人感到壓抑。
小李子在一旁小心翼翼地觀察著皇帝的神色,心中暗暗擔憂。他知道這丹藥雖能給皇帝帶來一時的精神慰藉,卻終究是飲鴆止渴。然而,作為一個奴才,他又能如何呢?只能默默地伺候著,不敢多言一句。
過了片刻,熙文帝似乎從那短暫的混沌中稍微清醒了一些。他緩緩睜開眼睛,目光空洞地望著前方,嘴唇輕輕顫抖著,仿佛在喃喃自語著什么。但那聲音太過微弱,小李子也無法聽清。
突然,熙文帝猛地坐直了身子,雙手緊緊抓住扶手,額頭上青筋暴起。他的眼神中充滿了痛苦和掙扎,喉嚨里發出一陣低沉的嘶吼。
小李子見狀,嚇得連忙跪下,不停地磕頭:“陛下息怒,陛下息怒!”
然而,熙文帝仿佛沒有聽到他的聲音,依舊沉浸在自己的痛苦之中。他的身體開始不停地顫抖,冷汗從額頭不斷地滑落。
就這樣持續了好一會兒,熙文帝才像是耗盡了所有的力氣,重新癱軟在龍椅上,大口大口地喘著粗氣。
含章殿內,燭火半熄,昏黃的光影在墻壁上搖曳不定,仿佛也在為這位沉迷丹藥的帝王而感到悲哀。
季松泠來回踱步,臉色陰沉得可怕。“此事影響甚廣,百姓受苦,朝廷聲譽受損,你們這群廢物,平日里養尊處優,關鍵時刻卻毫無用處!”
林尚書站了出來,拱手說道:“臣以為此事或許并非表面這般簡單。災田之事關乎民生,背后恐有更大的陰謀,還望大人明察。”
又有一位武將李將軍出列道:“末將愿率精兵協助徐大人徹查此事,若遇奸佞,定當嚴懲不貸!”
下面跪著的徐行知咬了咬牙,抬起頭道:“臣愿親赴災區,重新清查此事,定將真相大白于天下,給百姓一個交代。”
另一人王侍郎也趕緊附和:“臣也愿協助徐大人,戴罪立功。”
這時,劉御史向前一步說道:“當務之急是安撫百姓,開倉放糧,以防民心動蕩。”
“好,本督就給你們一個機會。若再辦砸了,提頭來見!”
“可派專人監管賑災糧款的發放,以防中飽私囊。”季松泠沉思片刻,說道:“此事交由戶部速速去辦。”
眾人齊聲應道:“遵旨!”徐行知和王侍郎對視一眼,眼中情緒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