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天下大勢
- 秦爭
- 樂極生歡
- 2259字
- 2024-02-26 03:28:44
“莫非,這薪夢居由來,大有說法?”
惠尹露出好奇之色。
他飽讀詩書,對諸多歷史,民間傳聞皆有所知,但卻并不知道薪夢居的故事。
見惠尹不知,其余人目光也紛紛看向自己,田榆露出笑容,悠悠道:
“薪夢居由來,于周赧王時期。”
“昔日,經商子變法的秦國日漸強大,至秦昭襄王時期,秦國開始東出,意欲對鄰國擴張兼并!”
“彼時魏國已經衰落,無力抗秦,魏襄王準備割地求和,而謀士蘇代卻諫言魏王,不可割地求和。”
蘇代言:“以地事秦,譬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割地求和,反而會因為土地不斷割給,從而滿足秦國的貪欲,這般行為就像抱著柴草去救火,柴草不燒完,火就不會熄滅。‘抱薪救火’一詞因此而來。但秦強魏弱,魏襄王最終還是選擇割地,并將蘇代驅逐。”
“當時的蒲城佳夢客棧老板,是蒲城出名的美人,因怨念魏王昏庸,感念蘇代昔日之諫言,因此生情,并將佳夢客棧,改為‘薪夢居’,‘薪’取抱薪救火也,‘夢’,感念蘇代也!這便是薪夢居的名字由來!”
田榆暢言道,眾人都沉浸在這個故事中。
周圍其他桌案上的賓客,也紛紛被這個故事所吸引。
不少人更是忍不住道,“魏王昏庸啊,自戰國以來歷代魏王似乎未曾有賢明者!”
“這個故事我聽說過,蘇代就是大名鼎鼎的蘇秦兄長!”
“武安君蘇秦?就是曾游說六國合縱御秦,使虎狼之秦不敢向東擴張,秦兵十五年年不敢出函谷關的蘇秦?未曾想到蘇秦兄長,也是這般大才!”
“唉...若像蘇秦、蘇代那般的大才還在,魏國也不至于處處被秦國所欺凌!”
周圍的賓客無不感嘆,懷念武安君蘇秦。
田榆身旁的蘇原,則臉色有些不耐,似有些不高興,但卻沒有發作。
這里是魏地。
魏人與秦人是世仇,魏人說秦是虎狼之秦國,他雖不喜,但卻不適發作。
見周圍諸多賓客目光皆看向自己這邊,田榆臉上露出笑容。
身為學子,自然要引人注意。
他雖然為齊國王室貴族,但自身所在的支脈早已經漸漸被排出了權力中心,到了他這一代,只能算是落魄貴族。
他與蘇原結識、交好,就是產生了要前往秦國入仕的想法。
秦國對中原諸國的學子格外歡迎。
想入秦為官,身為學子的他一需有人舉薦,二需有足夠聲名。
舉薦的人,已經有了。
秦國蘇家。
至于聲名,這薪夢居倒是個不錯的地方。
隨著越來越多的人關注自己,田榆忍不住繼續道:
“諸位,萍水相逢既是友,齊人田榆,不妨直言。”
“天下轉折大勢將到來,亂世將至,若不選擇明主賢君,身隕命消于列國間,未嘗不能!”
田榆的話,不由得再度引起了眾人注意。
很多人被田榆的話吸引。
天下大勢!
這是很多人最關心的事情了,列國變幻如云,今日交戰,明日相好,后日結盟,種種變幻莫測,誰能看得清楚?
這位齊國士子,莫非已經看清了天下大勢?
很多人都忍不住從自己的桌案旁離開,紛紛起身來到蘇原、田榆這邊,拱手行禮,向田榆請教。
“先生教我!”
“敢問先生,當今天下大勢何也?”
“先生言,天下大勢轉折之期到來,何為轉折?戰國年間是否也有其他轉折?”
“................”
請教的人太多了,將桓澈這邊的桌案都圍了起來。
桓澈見狀,面色平靜,也產生了興趣,看看這個田榆有何見解。
越來越多的人湊了過來,能在薪夢居飲酒品宴的,非富即貴,更是各國的士子貴族。
可謂是若真的能再次一鳴驚人,列國皆知。
譬如昔日的商子。
有民間傳言,商子就是曾在某一酒肆,下了大盤滅國棋,手持弱秦之棋,勝了強魏之棋,盡而成名,得秦孝公寵臣景監看重,這才入秦。
酒肆,往往是士子成名之地。
桌案旁,田榆將卮中魏酒一飲而盡,緩緩道,“天下大勢,幾經轉折,現已經七大強國并列之世!”
“如今天下大勢,已經明顯!秦意欲東出,三晉衰落,必將自保,面對強秦,韓、魏、趙三國勢必聯手,甚至重合為晉國!這是幸存自保之道!”
“然后便是楚國,楚國疆域廣闊、資源眾多,與三晉、強秦、富齊歷代皆所接壤,國力仍不亞于秦齊,楚國只要不想爭霸天下,天下便不可能統于一,也無國能滅楚!”
“富齊雖數年不通兵戈,但齊之富庶,人盡皆知,齊國糧倉豐稟,甲士眾多,乃諸多士子爭相求學之盛地,論國力,無國能耗過齊國,齊國可謂是戰國唯一安穩之鄉!”
“燕處遼東之地,極少過問諸侯之爭,雖終年處于弱態,但背后廣闊遼東之地,為燕國退守之路,亦有關隘天險可保燕國社稷,燕國亦存!”
“所以,田榆之見,未來韓魏趙三國將重合于晉,屆時秦將無法東出,楚固守本土、齊不涉兵戈、燕固守遼東,到時五國雄踞天下,綿延數代至終,天下將至和平!至于一統,無國所能做到!”
田榆的一席話,讓喧囂的薪夢居平靜下來。
所有士子貴族皆耳神發鳴。
三兩言語,震人心肺!
大才之見,大才之見!
田榆大才啊,將當今天下大勢分析的如此清楚明白!
“先生大才!趙人易源,受教!”
“大才,當真是大才,先生之才可比管仲樂毅,若入秦,必能如商鞅張儀般,封卿拜相!”
“沒想到齊國有如此高人,秦王要得一國士!”
“...........”
士子貴族們忍不住恭迎,已經與田榆結交起來,田榆身旁的蘇原也享受著這份風光,心情甚好,不由得高看田榆。
未曾想到,他結交的田榆有如此才華。
看來要好生與田榆結締關系,未來或許對蘇家有些幫助。
桌案另外一側。
桓澈聽完田榆的話,面色很是平靜。
若非是有些不禮的話,他恐怕會忍不住笑出來。
這哪里是大才,滿口胡謅,說的話仿佛癡人說夢般。
三晉分開數百年,怎么可能再重新合并?
秦國歷代都欲東出,難道會因為三晉合并,就停止了?
“澈君認為榆兄所說如何?”見桓澈臉色平靜,但似乎想要笑,又忍住未笑,惠尹有些好奇。
“聽聽就好,看個熱鬧。”桓澈笑著道。
桓澈的聲音并不大,而且周圍也很是喧囂。
但并不是沒有人聽到。
桓澈桌案旁,也是圍著奉迎田榆的士子的。
在無意間聽到桓澈的話后,那士子臉色微變,忍不住怒聲道,“爾莫非瞧不起榆兄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