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四五”時期能源發展思路及戰略重點研究
- 王仲穎 白泉等
- 696字
- 2024-05-21 14:53:04
(六)不同地區能源消費結構優化步伐迵異
近年來,我國能源消費結構總體向著清潔化、低碳化、高效化的方向前行。北京、天津等經濟較發達地區率先加速能源結構優化,并取得了比較顯著的進展。
北京市能源消費結構優化進展迅速(見圖1-8)。短短七年時間,北京市煤炭消費量從2010年的1882萬噸標準煤下降到2017年的403萬噸標準煤,煤炭消費量削減了近80%。煤炭消費占北京市一次能源消費的比重從2010年的29.6%下降到2017年的5.7%。北京市在削減煤炭消費的過程中,天然氣和電力發揮了重要的替代作用,特別是在冬季清潔取暖過程中,電代煤、氣代煤的各種技術和裝備得到廣泛推廣。

圖1-8 2010—2017年北京市分品種能源消費情況
天津市煤炭消費量從2010年的4400萬噸標準煤一度提高到2012年的5073萬噸標準煤,之后逐步下降到2017年的3581萬噸標準煤(見圖1-9)。與峰值時相比,2017年天津市煤炭消費量削減了近20%。天津市能源消費結構的變化,一方面與天津市環境污染治理力度大、減煤工作“壓茬推進”緊密相關,另一方面也與天津市統計數據“擠水分”、產業發展景氣度下降有一定關系。

圖1-9 2010—2017年天津市分品種能源消費情況
與北京市、天津市相比,河北省的能源結構優化步伐明顯滯后。2010—2017年,河北省煤炭消費量一直維持在2.5億噸標準煤左右的高位,未出現明顯的下降態勢(見圖1-10)。河北省煤炭消費在能源消費中的比重長期居高不下,2010年煤炭消費占一次能源消費的比重為89.7%,2017年下降到83.7%,7年只下降了6個百分點。河北省能源結構難以優化主要受制于鋼鐵、水泥等高耗能產業的比重居高不下。在鋼鐵產業經濟效益好的年份,煤炭消費量往往會出現反彈。河北省產業結構如果得不到重大調整,則能源消費結構優化的難度很大。

圖1-10 2010—2017年河北省分品種能源消費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