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也許你該找個人聊聊自助練習手冊
- (美)洛莉·戈特利布
- 1969字
- 2024-01-12 16:05:23
感受之下潛伏的感受
我們每個人的心里都有一個“覺知的領域”。在心底深處的這個地方,我們其實已經擁有了答案,但這些答案常常被外界的雜音淹沒。這些雜音有些來自我們的朋友,有些來自家人和愛人伴侶,又或者來自社會。由于太過在意其他人會如何感知我們的感受,我們漸漸和自己內心“覺知的領域”斷了聯系。我們對感受的恐懼,比感受本身更可怕。也許是為了討好別人,也許是因為無法承受情緒在內心翻滾,我們會將自己的感受推到一邊,或對其進行調整,但這么一來,我們就無法表達自己最真實的需求和愿望。我們的感受掌握著重要的線索,所以我常對我的來訪者說,感受就像指南針,會為我們提供有用的信息,引導我們認清自己想要的東西。我們常常試圖抑制或麻痹痛苦的情緒,但正是這些情緒中蘊藏著答案,能讓我們知道生活中什么是有用的、什么是沒用的。它們會指引我們發現值得留意的事物,沒有這些感受,就像開車的時候沒有地圖。
上一個有關主訴問題的練習或許喚起了你的一些感受——這或許使你渴望了解更多,又或是觸發了一些與過去、現在、未來有關的不安。這是一個絕好的時機,讓我們細細研究一下這些感受,看看其中還有什么值得學習的東西。我們總是千方百計地逃避自己的感受——用食物、酒精甚至是混亂的境遇來分散自己的注意力。上網也是逃避感受的方法之一。我有一位同事曾經說過上網是“最佳短效非處方類止痛劑”。有時候我們會把自己不喜歡的感受當成燙手的山芋一樣扔給其他人。正如你在《也許你該找個人聊聊》里讀到的,約翰為了掩蓋悲痛和喪失感,便將這些難受的情緒轉化成了憤恨和暴怒。你或許難以置信,但其實我們都很會耍這種小手段,把一種感受轉化成另一種情緒——把悲痛轉化為憤怒,將快樂轉化為內疚,又或是將孤獨轉化為自我厭惡。
追蹤自己的感受,并由此聯系到自己的行為;或者相反地,通過審視行為來追溯自己的感受,都是建立自我認知的重要手段。我們總會不經意地通過各種方法來逃避那些無處安放的感受,以此達到保護自己的目的。在治療中,每當棘手的情緒出現時,我常常會看到來訪者試圖抽身出來,遁入麻木。人們常常把麻木誤認為是“什么感受都沒有”,其實麻木不是感受的缺失,而是人在被太多感受吞噬的情況下做出的反應。我們要去發現隱藏在基本情緒(或麻木)之下更深層的情緒,越是深挖,就越能理解自己的感受,也理解這些感受會如何塑造我們的行為。
舉例而言,憤怒是許多人最容易選擇的情緒,因為它是“向外”的,這意味著你只需要責怪他人,還可以在表達這種情緒時感覺理直氣壯。但憤怒只是一種表層的情緒,我喜歡把它比喻成“冰山的一角”。如果你往表層情緒的下面瞧,就會發現潛伏其下的是你不曾意識到或不想去承認的深層情緒:包括恐懼、無助、嫉妒、孤獨、不安全感。如果你能深入了解這些底層的情緒,就能更有效地管理憤怒,也不會成天都充滿怒氣了。你甚至不會再把身邊人都推得遠遠的。
但為了發掘這些更深層的感受,你需要弄清楚表層在經歷什么。想一想瑞塔的例子,當她的生活中開始不斷出現美好的事情時——當她和鄰居家庭共進晚餐,在網上出售自己的藝術品,她的表層情緒并不是喜悅,而是恐懼。那是一種出于預設的痛苦。“另一只靴子總會掉下來”,這就是瑞塔的解讀。在瑞塔的故事設定中,她總是在等待事情變糟,所以當她遇到什么好事的時候,也無法確信自己的快樂。除此之外還有更深的一層:她告訴自己,她應該為自己的“罪行”而受苦——她毀了孩子們的生活,對第二任丈夫缺乏同情心,也從未好好經營自己的生活。只有當她能觸及,并開始克服心底的負罪感,她才能去體會快樂,并給自己當下的敘事帶來新的思路。
這個過程需要時間,所以我們要從小處著手,找出最自然顯現的情緒,通過這些情緒來解構你當下的故事。
冰山一角
在這個練習中,你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來填空,也可以從詞庫中獲得一些靈感。

一般而言,哪三個詞最能詮釋你平時的情緒狀態?
1.________
2.________
3.________
當你處在一個充滿挑戰的環境中(比如處在壓力之下,或是面臨沖突時),哪些情緒最常出現?
現在,讓我們再深入一些。請你嘗試思考一下:這些感受是如何與行動聯系在一起的?請記住,這些感受只是冰山一角,更多的情感還藏在水面之下。面對這些已經浮出水面的情緒,我們的處理方式也各不相同。有時我們可能會在內心層面采取行動,比如將憤怒裝進一個盒子里,藏在內心的某個角落;或是責備自己一開始就不該陷入不安。有時情緒也會以其他形式推動我們采取行動,比如本能地伸手去拿一杯酒,或是疏遠其他人,或是做出大膽、沖動的決定。所有這些行動都能為我們提供重要的信息,它們不僅能幫助我們理解自己故事的發展,還能讓我們看到在背后推動故事發展的更深層的潛在感受。在下一個練習中,我們將嘗試追根溯源。

當我感到________,我常會________。
當我感到________,我常會________。
當我感到________,我常會________。
當我感到________,我常會________。
當我感到________,我常會________。
當我感到________,我常會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