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求教劉伯溫
- 大明,從紅巾軍開始驅除韃虜
- 清風五哥
- 2416字
- 2024-01-18 01:01:32
韓林兒打壓沈萬三,是想看看他的極限抗壓能力,用還是用的。回到劉伯溫,這可是元末的政治家、軍事家,博學多才,精通經史、天文兵法,被稱為“天人之才,文武兼備”。他原本是元朝的進士,但是在元朝的官場上受到了冷落和壓制,于是辭官隱居。
除了這些,他還被后人神話為“千古第一謀士”,他有一些神秘的民間故事,其中最有名的就是關于明朝國運的預言。
所以韓林兒接到劉伯溫后,也想知道自己的王朝能夠持續多久,進行了一次考驗。
韓林兒問他:“先生神機妙算,能不能算算這碗里有什么?”
劉伯溫確實不是浪得虛名,一看就知道了,但是回答說:“半似日兮半似月,曾被金龍咬一缺。”
這句話的意思是什么呢?就是碗里有一個燒餅,形狀像月亮又像太陽,而且被咬了一口。
劉伯溫看出來了,但是為了給韓林兒留面子,就用這樣的隱喻來回答。至于他是怎么看出來的,韓林兒猜測,劉伯溫看到了有燒餅的碎屑。
說完了這些,韓林兒非常高興,既考驗了劉伯溫的能力,又得到了贊美。韓林兒任命劉伯溫為長史,先負責科舉考試,還想給他一些賞賜,但是劉伯溫婉言謝絕賞賜。
聊了一會兒,韓林兒就問他:“先生能不能算一下,大明的國運呢?”
劉伯溫深知,伴君如伴虎,如果答案不讓韓林兒滿意,可能做事就不會太順。
他就立刻推算了一下,很快就有了答案,但是故意裝作很深奧的樣子,摸了摸胡子說:“運至六百半,夢奇有字得心驚。”
這句話讓人很迷惑,韓林兒以為劉伯溫的預言,明朝將會存在六百五十年。
回顧歷史,商朝800年、漢朝400年,大明朝能夠存在六百年,這對于大明來說,無疑是個非常滿意的答案。
明朝是很強大的,但是劉伯溫就是忽悠,他的六百半也可以指半個六百年。
韓林兒就把張三豐的建議,辦水軍說了,劉伯溫很贊成,還推薦了葉章,說葉家在水軍方面有一套。又推薦了宋濂,朱貴等人。
同時說道朱和尚,劉伯溫勸韓林兒謹慎使用。
韓林兒也知道,如果沒有自己,這個世界糟糕透了。但是他只能保證,盡量改變明軍,同時也要看這些紅巾軍的野心有多大。
因為,隨著地位變,想法也會跟著變。開啟民智,改動天下禮制,非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一個人就能完成的。
彭大和朱和尚頷首。
但天然對官吏不放心的朱元璋這時還是忍不住:“靠投降的元朝官吏,真的能放心?”
“不放心,但比讓紅巾軍征稅要放心。官吏不齊心,可以互相制衡,輔之以監督巡查的制度,進而盡量避免害民太深。”
韓林兒說著就指了一下彭大:“這也是為何我任命你們兩人為巡查的原因,彭將軍不贊成以禮治天下,如此就大有可為了。”
韓林兒說后,彭大不由得問道:“可這樣,我就不能北伐?”
韓林兒微微一笑,本來就沒打算讓他們再掌軍。
彭大頷首,開始思考起來。朱元璋又突然問:“主公為何愿意禮歸禮,法歸法?”
韓林兒笑了笑,隨后回道:“儒以禮亂法,是因為在乎百姓。不能以禮亂法,是因為在乎華夏!”
彭大就瞅向朱和尚:“如主公所言,天下儒士主張不完全相同,也并非皆不在乎華夷之別也!”
“華夏?”
朱元璋更加好奇起來。
“是的。”
韓林兒回道:“豈敢不循祖宗之志,進而掃除胡患,復我中華?”
“胡人能據我中華,皆在于禮與法不分,儒以禮亂法,而使胡據中華,而幾變為夷!”
“愿天下禮歸禮,法歸法!”
“夷狄壞中華,在于儒先自亂?”
朱元璋聽后問道。
韓林兒道:“然也!可愿做巡查,助我一臂之力?”
彭大道:“自當效犬馬之勞!”
“華夷之別不要太強調,你們要做的是穩定地方!”
韓林兒說道。
彭大附和道:“當如此!不論華夷,就認主公認主!民生,天下大事!”
朱元璋沉默未言。
韓林兒說道:“華夷不分,只要信漢家文化,我都可以接受,馬上的科舉也是如此!”
朱元璋聽后,鄭重地頷首:“當如此!”
韓林兒微微一笑,隨后就將袖中早已備好一幅地圖拿了出來,道:“二位既然志同道合,請看地圖。”
彭大和朱元璋皆對視了一眼,眸露驚訝之色。
他們都沒想到,地圖如此的細致。
朱元璋更是忍不住問道:“主公,這是誰畫的,好厲害!”
“既如此,兩位明天開始巡查以為如何?”
安排了彭大和朱和尚去各地巡查,毛貴來稟告登基準備。
“主公,應天的炎黃帝陵已經安排好了。”
韓林兒也道:“等科考后,咱去看看,看看咱們共同的祖宗!登基大典拜祖而誓!”
毛貴也跟著點頭同意,
“重現太平之理想,皆在于此。”
韓林兒又道:“也不必先告訴他人,畢竟事不密則敗。”
毛貴最是內心澎湃,如有熱血在翻涌。
畢竟他從未經歷過這樣莊重的儀式,而且是為了偉大的目標。
韓林兒喊來彭和尚,隨后細細詢問起了武功的事情。他本以為武功這種東西,只是小說里杜撰出來的東西,但昨天與劉伯溫一番閑聊之后,他覺得事情沒有這么簡單。
彭和尚沒想到韓林兒居然對武功感興趣,當即開始侃侃而談,這個他拿手啊,要是沒點武功,怎么起義呢。
這個武功是有,但想要以一敵百那還是不可能的,更沒有一劍揮出劍氣縱橫,也沒有氣的概念,但一個高手,要從百人之中突圍出是沒問題的,前提條件是短兵器圍毆。
真要是組成隊形來,就算是高手也只能束手就擒。
韓林兒明白了,看來有武功沒武林,軍陣搏殺上,武功的作為就微乎其微了。還好,不是那種左腳踩右腳,右腳踩左腳,然后螺旋升天的世界。
不然當皇帝就沒啥意思了,人家一聲劍來!,還玩個屁啊!
既然有武功,韓林兒又開始躁動了起來,他也有個大俠夢,也曾幻想自己仗劍天涯,路見不平拔刀相助,姑娘們紛紛喊666,頓時就忙的合不攏腿。
韓林兒當即表示,要彭和尚教自己,也不要求高,能夠飛檐走壁就行,最好速成。
彭和尚當時就樂了,說道:
“皇上,這個武功,別說速成了,就算是有天賦的,沒個十年八年的也練不出來啊。”
十年八年能學會輕功?韓林兒咬了咬牙,練了!
彭和尚也是立馬開教,先是蹲馬步,練習下肢力量,畢竟輕功考驗的就是下肢力量。
韓林兒便從入門開始練起,馬步扎的非常的標準,劉伯溫看了都直夸天賦異稟。
韓林兒也沒有任何的懈怠,努力的扎著馬步,三天后,從入門到放棄。
不練了,不當高手了,太累了!
韓林兒的武俠夢就夭折了,確實太累了,扎馬步已經痛苦面具了,一聽起步練習,都是每天都要扎馬步一柱香以上,那真是人都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