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偏離行動”的觸發因素

如果生活沒有遇到太多困難,事情進展得相當順利,我們的感覺也很好……那么,我們通常很容易選擇“趨向行動”。但是,這是生活的常態嗎?實際情況是,大多數人經常都會感覺到生活的艱難。我們通常很難心想事成,一直都在手忙腳亂地處理各種突如其來的麻煩和極富挑戰的情況。我們總會體驗到焦慮、悲傷、憤怒、孤獨或內疚之類的痛苦感覺,也總是會產生無數沒有幫助的想法:“我不夠好”“我應付不了”“這不公平”“我是個失敗者”“這一切都太難了”“生活糟糕透頂”,還有很多關于這些主題的變化的版本。最重要的是,我們還必須經常面對強烈的欲望和渴望、痛苦的回憶,以及無數令人不適的身體感受。在這本書中,我使用“困難的想法和感覺”這個短語來囊括所有這些令人不適的內在體驗。

每當生活中出現這些困難的情境、想法和感覺,我們做出回應的方式可能是“趨向行動”,也可能是“偏離行動”,如圖2-2所示。

不幸的是,每當出現困難的想法和感覺,我們很容易就被“鉤住”——“如魚上鉤”。于是,我們經常陷入兩種相互交織的情形:“服從模式”和“搏斗模式”。

圖2-2

“服從模式”

處于“服從模式”(OBEY mode)時,我們受到想法和感覺的主宰,任由它們支配我們全部的注意力和行動。在完全服從想法和感覺時,我們要么過度關注它們以致無法留意其他有用的事,要么完全聽命于它們。我們很容易被“這毫無希望”的想法鉤住,一旦服從就會放棄嘗試。我們的腦海中也經常閃現一段痛苦的回憶,一旦服從就會更多地注意它,仿佛被拖回過去,從而失去和此時此地發生之事的聯結。我們還會被憤怒的情緒鉤住,一旦服從就會大喊大叫、出言不遜,充滿攻擊性。我們還可能被沖動或渴求鉤住,一旦服從就可能沉溺于某種習慣或是罹患上癮癥。[1]

“搏斗模式”

處于“搏斗模式”(STRUGGLE mode)時,我們會主動阻止想法和感覺對我們的主宰。我們與之搏斗,竭盡所能地回避、逃離、壓抑和消除想法與感覺。在“搏斗模式”下,我們有可能吸毒、酗酒、吃垃圾食品、陷入拖延、離群索居,或是嘗試一切能從痛苦想法和感覺中解脫片刻的方法,即便這么做對我們的健康、快樂和幸福不利。[2]

鉤住+偏離=心理痛苦

一旦被想法和感覺鉤住,我們就會被它們席卷而去、肆意玩弄,被拖入“偏離行動”。事實上,我們目前了解的幾乎所有心理障礙(抑郁癥、焦慮障礙、成癮、慢性疼痛、創傷、強迫癥,只要你能想到的)都可以歸結為這一基本過程:我們被困難的想法和感覺鉤住,被拖入“偏離行動”。

換個稍許不同的說法,當我們用“服從模式”或“搏斗模式”(或者通常兩者兼有)來回應想法和感覺時,就會采取自我破壞式的行動。這種方式也會導致各種“壞習慣”、生活不規律、人際關系困難、工作績效降低、不健康的完美主義、“討好型”人格和拖延癥,以及其他各種我們在壓力之下的自我破壞、自我消耗的行為模式。圖2-3說明了這一點。

圖2-3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达州市| 五华县| 衡阳市| 桃园县| 安多县| 崇左市| 宁国市| 宝鸡市| 东方市| 灵川县| 临海市| 沧州市| 普安县| 江西省| 静宁县| 读书| 郓城县| 华池县| 响水县| 乐山市| 渭源县| 朔州市| 仙游县| 平南县| 山阳县| 高平市| 遂平县| 中西区| 鲁山县| 凤凰县| 明星| 武清区| 瑞安市| 罗山县| 万宁市| 罗山县| 顺昌县| 绍兴市| 三明市| 高淳县| 固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