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人效管理
  • 穆勝
  • 2075字
  • 2024-04-12 19:05:30

人效的經營意義

當前,企業對于人效的重視顯然還不夠,因為它們沒有完全理解人效的經營意義。

先從動態視角看。按照企業的一般規律,業務流與人才流具有典型的“錯峰性”(見圖1-3)。這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機構與人力的新建跑在業務的前面,這個道理很簡單,有了機構和人力才能做事,最開始一定會有一段“磨合期”;另一方面,機構與人力的消解又跑在業務的后面,這個道理同樣好理解,當業務下滑時,業務部門并不會在第一時間調整隊伍,而是會堅持跑一段時間,這形成了一定的“怠速期”。

圖1-3 業務流與人才流的兩種“錯峰”

資料來源:穆勝企業管理咨詢事務所。

其實,企業在進退之際的兩種錯峰里都會形成人效下跌,這就是經營的風向標,而人力資源部的干預能力體現了專業水平。如果能夠回彈,那么就證明干預有力;如果不能回彈,企業就會走向衰敗。一些企業就是沒彈回去,結果就一蹶不振了。如果有興趣,不妨把蘇寧、海航等企業的數據拿來分析,不要用寬口徑人效[2],而要用主營核心業務的業績和人力投入計算人效,你會發現它們的現狀其實早就有信號了。

人效的兩種錯峰需要“干預”,但并不是說要一刀切式地嚴控人效。這里的“干預”有兩個要點。

一是制定特殊的“驅動性人效指標”(driving HR efficiency,DHE),即對于投入和產出都要用更加前瞻性的指標來衡量,而不是參考滯后性的指標。

舉例來說,人工成本報酬率(=利潤÷人工成本)就是一個相對滯后的指標,而人均營收(=營收÷人數)就是一個相對前瞻的指標。進一步看,如果能夠找到營收中的核心部分作為產出,再找到人數中的核心團隊作為投入,就可以得到一個更加敏感的指標。

現實情況是,如果以滯后指標來衡量,這門生意肯定沒做好、不劃算,人力投入就應該被砍掉。但生意是動態的,如果我們能夠看到這門生意的前景,就可以根據這個前景來配置更有希望的人力投入,這就保存了“有生力量”。

二是對于人效指標的目標值要適度放松,要在一定時間里給予一個更低的人效空間。

舉例來說,某連鎖經營的企業,在“敵占區”里市占率并不占優勢,經營業績自然舉步維艱。傳統HR的思路是收縮人員投入,以保持人效,但這樣的結果是瓦解了隊伍戰斗力,導致市占率進一步下降。合理的方式是,基于對手的人效水平,在一定時間內放出一個更低的值,形成“兵力”上的超配優勢,爭取打個“翻身仗”。

說白了,業績已經處于低水平,如果人力繼續配置不足,就會繼續“慫下去”,還不如“搏一搏,單車變摩托”。要強調的是,這里還要考慮建隊思路和激勵匹配等問題,不是光豪放地增人數就可以了。

進一步看,對于人效的管理,應該收放自如。這里“放”了,在什么業務上“收”回來?集團應該有個整體的人效要求,應該有更大格局的思考。

再從靜態視角看。這個時代的生意本質上是通過人效杠桿來獲得成功的。在《人力資源效能》一書中,我已經闡述過人效對于市值和財務效能等諸多方面的“經營影響”。這里,我們不妨將這些影響用因果關系串聯起來,這樣就可以發現人力資源專業以人效為支點,在經營層面產生的影響。

老板在解構生意時,都喜歡關注兩類數據:一類是營收和利潤規模,另一類是估值或市值。但是,如果不能將數據穿透到組織層面,其宏圖大志就可能變成空中樓閣。完整的邏輯鏈條應該是先有市值規劃,再有經營規劃,再有財效規劃,最后有人效規劃[3](見圖1-4)。這個鏈條應該是完整的,順著推導或反著推導都能夠成立。

很多企業都沒有推導過這種邏輯,老板對于營收、利潤、估值、市值的數據張口就來,其財務和人力的投入根本無法支撐這些數據。換句話說,要達成業務流的理想狀態,其資金流和人才流是根本無法匹配的。

圖1-4 從市值規劃到人效規劃

資料來源:穆勝企業管理咨詢事務所。

老板應該明白,大多數戰略都是在追求相對優勢的放大,并不可能點石成金,另外,戰略的執行也不可能脫離組織。所以,業務流的推進必然需要資金流和人才流的匹配。資金可以通過股債兩種方式來解決,但人力資源呢?

人力資源問題一般的解決方式有兩種。

一種是增加人力資源數量。但請記住,人力資源不像資金一樣可以“即撥即用”,它在很大程度上是內生的,即使外部引入,也需要令其融入組織才能發揮戰斗力。企業不可能完全通過增人這種方式解決人才流緊缺問題。

另一種就是提升人力資源效能。這是企業在制定宏偉的戰略目標后,自動進入的“解題模式”。人效對于經營的意義非凡,這種邏輯關系也得到了不少老板的認可,他們認為,盡管人力資源有限,但自己的人效可以提升。但問題是,他們究竟為人效的提升做了什么?如果沒有科學的人效管理,憑什么自己企業的人效能傲視行業呢?

生意的邏輯始終是嚴謹的數學題,老板可以遐想“大殺四方”,但數學邏輯也許并不支持。1+1永遠等于2,不可能因為你有情懷,答案就等于3。


[1]見《人力資源效能》一書中附錄2A“管理雙殺效應真的存在嗎:基于兩個行業168家上市公司的證據”。

[2]關于寬口徑人效和窄口徑人效(核心人效),詳見本書第七章。另在《人力資源效能》一書中也有闡述。

[3]人效規劃之后開始進入人力資源專業的工作范疇,后續依次是隊伍規劃、職能規劃。人效規劃、隊伍規劃、職能規劃分別在本書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進行詳細闡述。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绥芬河市| 连州市| 阳泉市| 特克斯县| 洪江市| 任丘市| 台中县| 青田县| 德格县| 西华县| 华坪县| 西城区| 洪泽县| 射洪县| 张掖市| 锡林郭勒盟| 江达县| 安多县| 内丘县| 柳林县| 靖远县| 海兴县| 合阳县| 新晃| 台江县| 昆明市| 监利县| 青铜峡市| 临安市| 芜湖市| 彰武县| 延长县| 金寨县| 临颍县| 清河县| 长武县| 娄烦县| 大化| 马鞍山市| 合肥市| 六枝特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