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啟能幫你擺脫痛苦
“不勞則無獲”這句話大家應該已經聽到反胃了,但這是不爭的事實。想實現什么或獲得什么成就,必然伴隨著痛苦。榮格說:“所有精神病都是躲避痛苦付出的代價。”躲避痛苦的代價就是要承受比原本躲避的痛苦更大的痛苦。如果不去面對適量的痛苦,就會錯失成長的機會。
我在電視節目上看過喜劇演員李俸源的故事。他在餐飲業投資了好幾次,都以失敗告終,每個月必須償還巨額債務,因此他感到很受挫,甚至一度產生極端想法,打算到盤浦大橋跳河自殺。有一天的深夜2點,他站在盤浦大橋上思慮良久,淚流滿面,幸好最后他決定轉身回家。在那之后,他獲得了在“日本居酒屋之神”宇野隆史社長的店里學習的好機會。他從最基本的“向客人打招呼”開始學習,重新思考“所謂的經營是什么”,也回頭檢視過去自認為正確的經營方式。生平第一次接觸和學習經營的本質并接受訓練之后,李俸源開始考取各種廚師證件,同時開始慢慢地涉獵各種食品。當他腳踏實地慢慢踏上創業的道路,我相信成功已經離他不遠了。
逆境和考驗總是無預警地出現,我們根本無法提前計劃,因此才會感覺更加痛苦和悲傷。面對突如其來的苦難,沒有人能鎮定自如,也沒有人不感到傷心和痛苦。所有人都無法若無其事地活著,每個人都會感到憂郁和挫敗,只是感受程度有所差異而已。
我并不是要你忍受痛苦硬撐下去。若只是單純地忍耐痛苦,那我們能收獲的東西是有限的,甚至會延長痛苦的時間。唯有切斷痛苦的根源、分散痛苦之后,才可能開始全新的挑戰。
當你感到痛苦的時候,不要把注意力放在痛苦上,暫停之后重啟吧。如果太過專注于痛苦的原因,反而會讓痛苦倍增。只有停止思考痛苦,才能獲得心的自由。接下來,只要找到重新開始的方向,就可以分散痛苦。前面提到的李俸源雖然一度達到痛苦的極限,最后還是切斷了那個根源。因為意識到難以通過自己的力量真正解決問題,所以他選擇從別人身上學習,重新找到方向。像他那樣在危機產生之際重啟,就可以克服危機帶來的痛苦。
許多人在遇到困難時,會買醉或緊抓住一個人來訴苦,想借此擺脫現狀。這種掙扎或許可以短暫紓解苦悶,但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重啟并不是這種只能暫時奏效的辦法,而是通過持續性的成長,幫助自己找到可以重新開始的力量源泉。
很久之前,一位年過半百的先生毫無征兆地被解雇之后,來找我咨詢了一年。不,更準確地說,不是咨詢,而是我成為聽他講故事、附和他的朋友。事情過去越久,他越感到痛苦,完全不知道該如何是好。那時候,我告訴他,他已經困在某個地方太久了,并建議他最好來一場旅行。
他接受了我的建議,安排了10天左右的家庭旅行。值得高興的是,他在旅行之后,找回了些許安全感。就是這樣一場簡單的旅行,讓這位先生短暫地離開了令自己感到苦悶的環境,切斷了對“被解雇”的執念。我問他之后有什么計劃,他這樣回答我:
“我想擁有一個可以做一輩子的職業。”
他通過旅行放下了苦悶的心情,找到了前進的方向。他決定考取與職業相關的國家認證的資格證書,兩年的學習之后,他成為一名不動產經紀人,開始了全新的人生。
李俸源和這位一家之主可以克服困難、走出痛苦,就是因為他們適時采用了同一個方法,那就是暫時切斷被現況束縛住的狀態,重新調節生活節奏。這就是分散痛苦的良方,它能幫我們應對全新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