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四 復原的藝術
劉仲彬(臨床心理師/作家)
“每個人都會死,但不是每個人都真正活過。”
這是電影《勇敢的心》(Braveheart)的經典臺詞,但最能感同身受的,或許是劫后余生的幸存者們。因為他們知道每個人都會死,也知道活下來不代表真正地活著。
創傷后幸存,通常是事件的終點,但它帶來的尾勁,才是現實的起點。對幸存者而言,活下來有時只是在延續呼吸,沖擊仍舊架空了自己的身心,能繼續呼吸固然走運,但他們更渴望活回受創前的狀態。因此本書給出的答案,不是存活的技能,而是復原的藝術。
復原的第一步是觀察傷口,包括正視自己的脆弱,學習容納哀傷。第二步,嘗試調整對創傷事件的“解讀方式”,不讓傷口繼續惡化。第三步,練習修復因創傷而撕裂的人際破口。最后一步,重新思考傷口對自己的意義。
可以肯定的是,這一路不會太輕松,也許步履蹣跚,但若能踏實走完一輪,就不會只是路過人間,而是活過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