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漢高祖劉邦
- 黃中業(yè)
- 2317字
- 2023-12-04 18:42:06
八 芒碭山匿身觀天下
劉邦在西距沛縣縣城二百里左右的豐西澤中亭將所押送的百余名刑徒釋放,自己也隨即逃亡,為首者當然是死罪。消息很快便傳到沛縣。私自釋放所押送的全部刑徒,這并非一件小事。若不是在秦帝國行將滅亡的前夕,這件事非追究法辦不可。然而,當時的天下動蕩不安,各級地方官員也都是自身難保。如果上報朝廷,按秦法且莫說是沛縣縣令,就是泗水郡郡守也要負有不同程度的連帶責任,將受到刑事或行政處罰,因而從縣令到郡守都是故意裝作不知,沒有把此事上報至朝廷。況且,沛縣縣令和縣府中的屬吏如蕭何、曹參等人,同劉邦又有著不同程度的密切關(guān)系,因而對此事遮掩不提,首犯劉邦亦未被立案追查。
劉邦釋放刑徒后去向不明,急壞了家中的父母和妻子,特別是他的妻子呂雉。年邁的父母為兒子的下落不明而憂傷,但又無可奈何。父親有時還很生氣,怨他的這個三兒子從小就不聽老人的話,“不事家人生產(chǎn)作業(yè)”,在外邊胡鬧,才有今天的下場,叫老人為他操心,他這也是自作自受。作為同命運的妻子,呂雉與公公的想法和態(tài)度不大相同。自從得知丈夫逃亡后,她晝思夜想,坐立不安,在家里再也呆不住了。于是,呂雉把年幼的女兒、兒子安頓在外婆家中,自己毅然地離開家門,踏上了尋夫的行程。
且說當初劉邦在草澤中舉首四望,哪里會是自己的棲身之處呢?遲疑之時,劉邦想起秦始皇幾年前東巡時說過的一句話。這位千古少有的秦始皇帝,雖說是聰明一世,晚年卻又做出了不少糊涂一時的蠢事。他聽信“望氣者”所說的“東南有天子氣”,把這句話掛在自己的嘴邊上,四出宣揚,并且以東游楚地來制伏這股天子氣。就客觀效果而言,這豈不是替被推翻的六國舊貴族宣揚帝國的江山不穩(wěn)么?怎能不算是秦始皇所做的一件蠢事呢?可以證明這一點的是,劉邦在走出沼澤地后,于迷茫之中受秦皇帝“東南有天子氣”這句話的啟發(fā),舉目遙望南面那云霧繚繞的芒山、碭山,心想:面前莫非就是為自己提供的有天子氣的棲身之處吧?于是便毫不猶豫地帶領(lǐng)十余人向芒山、碭山走去。
芒、碭(dàng)兩山在今安徽省徹山縣東南,芒山縣是沛縣西南方的鄰縣,芒山在北,碭山在南,其間相距僅八里。芒碭兩山系蘇北丘陵的東緣,海拔并不太高,但位于低洼的沛豐沼澤地的南沿,其相對高度亦足以稱為這一地區(qū)小有名氣的山陵,況且山間有古樹密林,雜草叢生,蜿蜒起伏,于“山澤巖石之間”,不乏可匿身之處,可供輾轉(zhuǎn)棲身。
劉邦進入芒、碭山后,大有絕處逢生之感。匿身于山巖間的風(fēng)霜雨雪之苦,對于出身農(nóng)家的劉邦和跟隨他的十幾余名青壯年來說,并算不得什么。雖然要經(jīng)常變換住處,東躲西藏,但大家在一起共患難,倒也是過得無拘無束,整日里好不快活。劉邦約束跟隨自己的十余名弟兄,不可侵暴附近百姓,干那些打家劫舍、殺人越貨的勾當。這樣一來,這些人的吃飯問題也是令劉邦傷腦筋的事,真不知他們都是怎樣充饑度日的,史書根本沒有留下有關(guān)的記載。
再說呂雉離開家門之后,一個從未只身出外的農(nóng)家少婦,離家獨自四處尋夫,難以想象要經(jīng)受多少辛苦和艱險的磨難。好在她天性“為人剛毅”,在丈夫畏罪逃亡、下落不明的情況下,為著尋夫,她已經(jīng)不顧天底下會有什么可以阻攔住她前行的艱難險阻;如果尋不到丈夫,自己活在世上還有什么意思?在這種意念支配下,呂雉還會有什么畏懼嗎?
呂雉逢人問路,首先來到豐西澤中亭。再四下打聽,又來到了芒碭山。芒山與碭山蜿蜒方圓數(shù)十里,山高林密,雜草叢生,亂石遍地,終日不見人影,到哪里去找丈夫?就這樣,也不知呂雉究竟在山中輾轉(zhuǎn)幾日,但最終還是找到了丈夫。
夫妻二人相見于山巖之間,呂雉兩目直視從山間上走下來的壯年男子,只見劉邦滿面胡須,額骨高突,兩只比往常更加炯炯有神的大眼睛,把臉龐襯得更加瘦削。再往下看他那襤褸的衣衫,一路走來時搖搖晃晃的樣子,心里痛如刀絞,難道這就是分別不久的丈夫么?劉邦瞧著妻子那副兩目直視的呆傻神態(tài),又見她那被山風(fēng)吹亂了的鬢發(fā),樹枝劃破了的衣袖,特別眼角出現(xiàn)的皺紋,痛感妻子怎么竟會變成這副模樣。二人四目相視,一時相對無語。最終還是劉邦首先開口:“娥(呂雉字娥
),你怎么會找到這里?”
劉邦這句話,使得妻子再也忍受不住,便撲到丈夫的懷中失聲痛哭起來。
劉邦向妻子詢問家中父母和兒女的情況,妻子一一詳細回答。又問一路上的艱辛,呂雉卻用三言兩語把話支吾過去,不肯向丈夫講述她為尋夫所遭受的那些艱辛,生怕丈夫為此而感到難過。呂雉問丈夫怎么來到這里,又問在這里生活得怎樣,劉邦懷著與妻子相同的心情,也是沒有多講,妻子聽后心緒穩(wěn)定下來。
劉邦的匿身之所并非是呂雉的久留之地,她只在這里留宿一夜,便告辭離開。時隔不久,呂雉又來到山巖,為丈夫送來寒衣,為大家?guī)硪恍┦称贰4撕蟮囊欢螘r間內(nèi),呂雉曾多次來芒碭山探望丈夫。劉邦等人匿身于山巖之間,為安全起見,經(jīng)常變換棲身的地方,行蹤飄泊不定。然而,呂雉每次前來,總是能順利地找到丈夫的藏身之處。
呂雉經(jīng)常往來于沛縣與芒山、碭山之間,這事怎能瞞得住家鄉(xiāng)的人。時間一久,人們知道了劉邦沒有遠走,就在西南方的芒山、碭山。
呂雉對來到家中詢問劉邦下落的蕭何、曹參說了實話,蕭、曹請呂雉向劉邦捎話,讓他珍重自己。
對有關(guān)劉邦的奇聞,最感興趣的是沛縣中的青年子弟,他們?nèi)齼蓛傻鼐墼谝黄穑h論著前往歸附,有的人竟想借此在天下動蕩時混個前程。
劉邦匿身于芒山、碭山后不久,秦始皇便病死于沙丘。繼位的秦二世倒行逆施,不到一年的功夫便把天下弄得民怨沸騰。當陳勝、吳廣在大澤鄉(xiāng)首舉反秦義旗時,劉邦在芒碭山間所聚集的徒眾早已不是當初的十余人了。
注釋
[1]《戰(zhàn)國策·楚策一》。
[2]《戰(zhàn)國策·秦策四》。
[3]以下簡稱《本紀》,本書引文凡注以《本紀》者,皆指《史記·高祖本紀》 而言。
[4]《史記·秦始皇本紀·正義》引《廟記》。
[5]《秦始皇本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