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序言
中國歷史悠久綿長,各類史學書籍浩如煙海。而南唐,在厚如古城墻一般的線裝書里,卻只有極少而單薄的幾段;而李煜,在秦皇漢武古中國如林的帝王群里,也只是最為單弱的一個。事實上,他根本算不得一個整軍治國、韜略滿腹的帝王,他使后世吟詠不已的,只是一沓浸染血和淚的詞箋。
所以確切地說,他更是一個“詞中之帝”;也所以,在他四十二年的人生歷程里,實在沒有很多波瀾起伏、扣人心弦、充滿懸念的宮廷情節可演義,更沒有豐富繁雜、用之不盡的史料,可以細侃這個南唐小朝廷生生死死、如泣如訴的故事。他留給我們的,只是一個氣化的影子,唯有那一疊算不得太多的文稿,可以印證他那比秦皇漢武毫不遜色且更勝一籌的豐富內心世界,以及他們無法具有的天才詩心。因此,無法依憑厚重的史料寫李煜,也無法借由豐富的野史廣征博引完成這部十數萬言的史傳。李煜其人,南唐其事,注定了本書不是一部靠史料分量去獲得優勢的傳記。
避短,自認為是更適合李煜這個氣化般的人物的寫法——即多用心靈獨白的方式,描寫他的退隱、他的禮佛、他的情愛,以及他國破人亡的路程;用不同于傳統的筆調和思路,將肅穆的歷史作盡可能輕松些的描述。因之,這樣試圖以五代十國歷史背景為輔線,以李煜的活動和心靈流動之河為主線的寫法,是介乎于史傳與文學作品之間的嘗試。由輔線,可以看見十國的消亡、北宋的崛起脈絡,認識李煜活動的歷史大舞臺、大背景,明白在這樣的大時代中,李煜那獨特的、與時代格格不入的活動和心性,從而更好地理解李煜這個人。
后有的史料、后用的內容,不忍遺漏,一一都勉力用上了,連同他留給我們的、可緣此探究他那天空般深奧透明的心跡和彌補史料不足的詩詞文章,也不忍放棄,一一盡力呈獻給讀者。為消除文字隔閡,還盡可能將較難讀的詩詞文章,用散文的、優美的語言直譯或意譯,融化在傳敘之中。
想透過這些嘗試,將史傳的輕松還給讀者,也不知是否如愿。曾有讀過手稿的朋友稱,它更像一本評傳,卻也有人認為它像一本小說體傳記。此書終于得以面世,是褒是貶,它都成為歷史了。忐忑不安之際,唯望讀者諸君見諒,并不吝賜教。
徐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