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宴(2)
- 執掌大明:從解元開始
- 彩照斜陽
- 2163字
- 2023-12-15 21:59:47
這翠微樓上下共有四層,但不知是王世興有心還是無意,這宴會就被安排在第一層大堂之中,圍在翠微樓門口竟可以將宴會的情況看的一清二楚。
當下眾舉子擁著樓明進了翠微樓,此時一樓大堂明顯是被特意重新陳設了。
與樓明想象中的大家一桌圍著吃席的場景不同,這場宴會竟明顯是仿古禮的。
大堂上首單獨一個大案,王世興就跪坐在大案后面,一個人慢慢吃著點心。兩個婢女就隨侍在王世興左右。
其余所有人都是一人一席,一人一案。大堂左右兩側分別排列著十五個案幾,其中左首單獨一個幾案就在王世興的大案邊上,遙遙與眾人隔開。
這明顯是給樓明準備的了。
大堂中間自然便空了出來,此時幾名淸倌兒們正在那里調試樂器。
大堂四角各擺放著一尊四足加蓋的銅爐,銅爐側壁上根據道家太極八卦的圖像鏤著空,每個爐子旁各有一名翠微樓的小廝守著。
爐子里的火燒的很旺,照的整個大堂暖烘烘的。
透過爐壁上的鏤空還能看到爐子里透著青的火,但竟然沒有一絲煙冒出來——
這里面燒的不是普通的木炭,而是產自順天府西山窰的銀骨炭,這種炭中的上品都是要被送往宮中以供御用的。
樓明和眾舉子步入大堂,頓時竟有一種溫暖如春的感覺。
眾人打量著大堂內的鋪陳,卻見王世興竟獨自坐在上首。
沒人主動向王世興見禮,反而有沉不住氣的舉子開口道:“王世興,今晚這宴雖是你做東,但請我們來的時候說的可是為云逸兄接風洗塵的,你爹雖是撫臺,但你王世興不過是個秀才,何德何能獨坐上首?”
“就是,王相公不讀《詩經》我們是知道的,但不知王相公是治哪部經典的?有什么才學能獨坐上首?”有舉子跟著幫腔道。
在眾人看來,大家都是讀書人,讀書人之間的宴自當以才學高低來定座次尊卑。
更何況這王世興大喇喇地坐在上首,若大家真按王世興這樣的安排落座,這哪里像是為樓明接風洗塵,倒是像眾人一起在奉承這王世興。
王世興慢慢地咽下嘴里的糕點,然后又緩緩呷了一口酒。
雖然他心里面有些惱怒,但表面仍然是一副云淡風輕的樣子,他沒理會出言嘲諷他的舉子,而是對著一直沒開口的樓明說道:“樓解元,這次宴會可是特意為設的,你覺得的呢?”
誰稀罕你設這個宴!鬼知道你安的什么心!樓明腹誹了兩句,躊躇了一會兒,開口說道:“既是私人宴會,為何一定要拘于古禮?我看不如將所有席案圍成一個圓形,大家抓鬮落座,何必糾結于尊卑位次?”
聞言,王世興愣了一愣,他把皮球踢給樓明自然是沒安好心的。倘若樓明同意目前的座次安排,那結果自不必說。
若是樓明和其他舉子一樣反對他這個位次安排,那明天的西安城就會傳遍“樓明赴宴,自負才名,不滿列于次席,遂唆使眾舉子大鬧宴席。”諸如此類的流言,高低讓樓明落個‘恃才傲物、目中無人’的惡名。
要知道這些赴宴的舉子里雖說大部分都是不齒與王世興為伍的,但同樣也有趨炎附勢之輩,他們早已和王世興暗通款曲,只等著抓樓明話里的漏洞,然后扣帽子,將這惡名給樓明坐實。
而門外圍觀的人里也有不少王世興安排的,到時候他們再趁機煽動情緒,‘里應外合’,屆時樓明跳進黃河也洗不清了。
真的落下這個惡名,以后樓明的進取之路怕是都會難行三分。
最先回應的是薛亨,他本來就夾在眾舉子和王世興之間左右為難,此時見樓明提了個兩全其美的辦法,連忙附和道:
“云逸兄說的有理!‘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歐陽文忠公的太守之宴不拘身份,與民同樂,這種意境我可是一直心向往之。”
王世興見狀,哼了一聲道:“好!好!不愧是新科解元和新科亞元!瞧瞧這格局!如此倒是省事了!”
樓明聞言,輕笑了一聲:“王公子謬贊了。”
而薛亨則是惶恐的看了王世興一眼,心中不斷揣摩著自己剛才的話是不是有什么措辭不合適的地方得罪了王世興。
王世興在兩個婢女的服侍緩緩站起身來,他接過婢女遞過來的折扇,‘啪’地將折扇一把甩開,喝了一聲:“聽到了沒有?就按樓解元的意思辦!改!馬上改!再順便把多余的案幾給撤了!”
翠微樓里一直隨時待命的十多個伙計連忙誠惶誠恐地跑了出來,少頃便就將案幾重新擺好了。
王世興大喇喇地在正對著大門的幾案后面坐下,‘噗’地收起折扇,道:“至于抓鬮定座就多此一舉了,反正不分尊卑位次了,諸位就隨便坐吧。”
筵在下,席在上,是為筵席。
站在前面的或動作快的,便坐在遠離王世興的筵席上——比如樓明、郭莊、趙應龍。
而站在后面的或動作慢的,便坐在靠近王世興的筵席上——比如薛亨,他就坐在王世興旁邊。
眾人既然落座已定,于是絲竹之聲響起,翠微樓的伙計們也開始上菜斟酒。
“云逸兄要不要先說兩句?解元郎放榜時不在省城,這種情況倒是不多見,我等都對此中緣由好奇的緊吶。”
說話的是郭莊,放榜之日提學衙門尋解元尋不到,于是詢問了樓明的同鄉方知樓明竟提前返鄉了。但這些同鄉卻并未說明他提前返鄉的緣由(他們不好意思說明樓明是因為錢不夠才返鄉的,因為怕留個吝嗇不肯襄助同鄉的惡名)。
樓明知道郭莊是有意找機會讓自己解釋解釋當時自己不在西安的原因,畢竟‘鹿鳴宴’也因此延期,很多人都對此頗有微詞。
他點點頭,站起身來,抱拳拱手道:“樓某在此先告罪一聲,因樓某緣故,這‘鹿鳴宴’被迫延期,實非樓明所愿。至于提前返鄉的緣由,”樓明說到這里頓了頓:
“俗話說,一分錢難倒英雄漢,昔日孔圣人窮于陳蔡之間,也得是借了錢糧方能周游列國。不瞞諸位,我自幼喪母、十四歲喪父,可謂是孑然一身、家徒四壁,這提前返鄉沒什么復雜的原因,就是因為盤纏不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