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訓師養成手冊:從課程設計到培訓交付
- 劉亞驕
- 2629字
- 2023-11-29 19:22:56
做培訓只要會講課就行嗎
了解職場培訓的特點后,我們自然會思考一個問題:在職場培訓中,培訓師要扮演哪些角色?對此,有專業人士做了一個非常形象的總結:培訓師需要扮演“編”“導”“演”三個主要角色(見圖1-2)。

圖1-2 培訓師扮演的三個主要角色
● 第一個角色——編,即編劇
毋庸置疑,培訓師需要負責課程設計。大部分培訓師的課件都需要自己設計,即使已有現成的課件,在授課前也需要做一些有針對性的優化和調整。因此,培訓師扮演的第一個角色——編劇是指培訓師要承擔課程設計的任務。
● 第二個角色——演,即演員
培訓師需要有效地把課程設計的內容表達呈現給學員,通過口頭表達、面部表情、肢體語言等來實現。這是培訓師作為演員要掌握的技能。
● 第三個角色——導,即導演
在培訓過程中,針對小組練習、角色扮演、模擬游戲等互動環節,培訓師要像導演一樣承擔組織控場的責任。
總而言之,在一場培訓中,培訓師需要同時扮演編劇(設計者)、演員(表達者)和導演(組織者)三個角色。也就是說,優秀的培訓師需要兼具課程設計、表達呈現和組織控場三方面能力。
這是一個很高的要求,很多人可能擅長某一個方面,比如是一個非常外向且善于表達的人,比較適合扮演“演員”這個角色,具備表達呈現方面的能力。但是,這樣的人可能不太注重邏輯,或者不太注重細節,那么扮演編劇的角色就比較困難了。培訓師想扮演好這三個角色,需要改善自己沒那么擅長的方面,這是一個非常有挑戰性的要求。
我很認可專業人士的這個總結,但我認為在一場培訓中,培訓師要扮演的角色還有很多(見圖1-3):選角副導演(需要提前了解學員),道具老師(要準備合適的教具,比如白板紙、馬克筆、模擬游戲道具等),妝發老師(培訓師的著裝要符合要求,確保自己的整體形象是得體的,比如穿牛仔褲、露趾涼鞋就不得體),場記(要考慮學員聽課的環境,比如要確保教室有足夠的水、茶食等。即使這些東西不需要培訓師親自準備,也需要提醒負責人做好準備,否則可能會影響學員的聽課效果)。

圖1-3 培訓師扮演的角色補充
且不說我補充的這些角色,僅就勝任三個主要角色而言,培訓師就需要具備很多種能力。
我對扮演這三個主要角色要具備的能力做了一個總結,即培訓師需要具備的十大能力(見圖1-4)。

圖1-4 培訓師需要具備的十大能力
● 扮演“編劇”這個角色需要具備的能力
?學習能力
作為編劇進行課程設計的時候,培訓師需要具備的第一種能力是學習能力。學習能力包括以下兩方面內容:
第一,課程設計需要把培訓師擅長的專業知識技能轉化成一門系統的課程,需要專業的方法論和技巧來支撐。因此,培訓師只有學習這些方法論和技巧,才能把自己擅長的內容轉化成一門課程。
第二,對課程內容本身的持續學習與更新能力。當行業內某一知識點有了新的變化,培訓師要做到課程內容也同步更新;當行業內發生了一些新的事件時,培訓師也要將新的案例加入課程內容中。
?創造力
作為編劇進行課程設計的時候,培訓師需要具備的第二種能力是創造力,或者說創新能力。培訓師要思考如何設計課程才能更好地實現教學效果,包括如何選擇最合適的案例,在培訓過程中如何安排互動環節,需要提供什么樣的故事背景等,而這些都是需要發揮創造力的地方。
● 扮演“演員”這個角色需要具備的能力
?形象管理能力
在表達呈現的過程中,培訓師需要具備形象管理能力。培訓師在著裝上應符合一定要求,做表情和動作時,儀態和舉止也要得體。
?共情能力
作為演員,培訓師在表達呈現培訓內容時,需要根據學員的情況隨時調整表達方式和內容。這個時候就需要培訓師有較強的共情能力,才能及時敏感地捕捉到課堂上的細微變化。
● 扮演“導演”這個角色需要具備的能力
在組織控場的時候,培訓師需要兼具領導力和親和力。作為導演,培訓師需要組織和安排培訓中的互動環節,比如小組練習、角色扮演、模擬游戲等。
由于職場培訓的學員年齡跨度較大,一些學員可能與培訓師同齡,或者比培訓師年長,所以培訓師并不具備年齡上的權威感。培訓師只有具備領導力,才能在學員面前樹立一定權威。同時,培訓師還要具備親和力,才能使學員在被支配時不會產生抵觸情緒。
以上六種能力,是培訓師扮演編劇、演員和導演三個主要角色時須具備的。除此之外,勝任這三個角色還需要培訓師具備以下能力:
● 作為編劇和演員都需要具備邏輯思維能力
在作為編劇進行課程設計的過程中,培訓師須具備強有力的邏輯思維,才能讓整個課程的思路框架清晰、邏輯嚴密。在作為演員進行表達呈現時,培訓師的口頭表達也要具有嚴密的邏輯性,才能讓學員易于理解和接受。
● 作為演員和導演都需要具備表達能力
培訓師在作為演員進行表達呈現時,要想講清楚一個概念,掌握課件中的知識是基礎,而能否把概念講清楚則與表達能力密切相關。作為導演組織控場時,比如要給學員介紹某個模擬游戲的規則時,培訓師要用最短的時間把規則講清楚,這也需要具備表達能力。
● 作為編劇和導演都需要具備洞察力
首先,在作為編劇進行課程設計的過程中,培訓師要能洞察當前行業對該專業領域的要求是什么,以及學員需要學習的最重要的知識點是什么。參加職場培訓的學員時間有限,都是抱著解決具體問題或優先級最高的問題的目的來的。因此,想把一個系統而龐大的知識體系濃縮成一門一兩天就能講完的課程,培訓師需要在設計課程時有極強的洞察力,才能高效決定選擇呈現什么內容和優先呈現哪些內容。
其次,作為導演,培訓師控場時還要實時洞察學員當下的狀態,明確學員最需要練習哪種能力以及學員對這種練習是否感興趣,然后根據學員的狀態來安排互動練習,并做出一些有針對性的調整。洞察力是培訓師作為編劇和導演時均需具備的能力。
● 勝任這三個角色都需要極強的目標感
職場培訓與學歷教育相比有一個很明顯的特點,那就是學員的目標感很強。學員來參加培訓就是想學會某種技能,解決職場中的具體問題。為了幫助學員實現這個目標,培訓師也需要具備非常強的目標感,不管是在課程設計、表達呈現還是組織控場的過程中,都要如此。
例如,在課程設計的過程中,培訓師需要準備最富實用性的案例,設計與學員實際工作聯系最緊密的模擬游戲;在表達呈現或組織控場的過程中,如果發生了一點小意外,培訓師需要立刻想出一個方案來處理這個問題,從而不影響培訓目標的實現。
看到這里,各位讀者會不會倍感壓力甚至想放棄呢?做培訓也太難了吧!的確,培訓并不是一項簡單的工作,甚至可以說是一項極具挑戰性的工作。但是,各位也不用擔心,剛剛提到的那些角色究竟要做什么,有什么技巧,要注意什么,要避免什么,在本書接下來的內容中會一一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