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金1小時習慣改造法(套裝共2冊)
- (日)池田千惠等
- 2236字
- 2023-11-21 16:53:39
第二節:高效能人士都在用計劃管理
“確定優先順序”雖然是老生常談,但沒有比這句話更加模糊的表達了。因為情況不同,優先順序時時刻刻都會發生變化。
有時候,我們會將緊迫的事放在優先位置,有時候也會優先處理當前并不急迫,但不論現在或以后都會很麻煩的事。
持續忙碌的每一天中,將緊要事件的處理視為頭等大事,這么做似乎有些不妥。不過,能否有效利用時間,其實與處理優先度高的問題之前的準備息息相關。
我們經常聽人說“直覺”,直覺確實非常重要。當你思考應該做什么的時候,其實沒有比直覺更合適的軍師了。
這是因為,此前的慣性判斷在發揮作用。比如,我們在前面提到的說“好,我來做”的人,當別人找他做事時,他就會打亂自己的計劃而空費心力;還有的人,如果沒人催促,做事就沒有方向。
在此,大家不妨想一想:
你早起后想完成的事,是不是此前要做的事情的延伸?想著超越當前的自己,因此堅持早起然后做時間規劃?你的直覺,是不是在無形之中帶領你向好的方向發展?
要想不落俗套,就必須依賴不同的風格。
為此,按照重要性和緊迫感制訂每天的工作計劃,就是所謂的“早上固定習慣”。
堅持早起的6個好處
為什么要強調起床后的1小時,我還需要稍作說明:
(1)逐漸改變平常的生活習慣比較容易。
(2)行動前的障礙比較少。
(3)大腦沒有擁塞,所以做事效率高。
(4)結束時間是固定的,所以不會拖拖拉拉。
(5)獲取小小的成就,生活會比較自如。
(6)此時不受打擾,容易集中精力。
接下來,我按順序進行解釋。
1.逐漸改變平常的生活習慣比較容易
即使很難早起,利用好起床后的1小時,也能逐漸改變平時的習慣。當然,為了能夠早起,本書會在后面告知詳細事項。
2.行動前的障礙比較少
你是不是晚上讀書時,忽然覺得原來如此,我也可以試試,可最后不了了之就去睡覺?或者在通勤的碎片時間上網看故事看得入神,然后忘了下車?
如果早上就做好計劃,那么一旦開始工作就能充分應對,也就不會出現忘了這個又忘了那個的問題。只要在限定的時間內集中注意力不走神,要想嘗試的事情就可以立即落實到行動。所謂“趁熱打鐵”,就是這個意思。不浪費獲取的知識而敢于實踐,你的很多技能都有可能得到提升。
3.大腦沒有擁塞,所以做事效率高
早上做計劃管理,是因為大腦此時沒有擁塞,因此做事效率比較高。我曾與早稻田大學精神科醫師、在睡眠研究方面著作等身的西多昌規副教授有過交流,請教過他一些問題。從他那里了解到,人可以通過睡眠來整理記憶、感情或經歷。也就是說,睡一覺后就相當于抹去了此前的體驗,大腦在起床后處于最為寬松狀態的時候。隨著時間推移,大腦就會逐漸裝入大量東西。人的注意力有一定的上限,越到夜晚越遲鈍,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擁塞狀態。在這樣的狀態下苦思冥想,想不通的事情就會越積越多,擔心就會增加,情感方面就會容易出現極端。
早上不僅是情感的過濾器,也能讓人過濾煩瑣,冷靜回顧。在制訂一天的行動計劃之前,如果早起,就會有一個平和的心態。
4.結束時間是固定的,所以不會拖拖拉拉
起床后的1小時迅速集中精力確定好工作中的優先順序,就不會在拖拖拉拉中迷失自我。相反,如果在夜里容易陷入一種錯覺,覺得時間還有很多,那么亂七八糟的事就可能接踵而至。“早上1小時”能決定時效,能在有限的時間內推進有意義的事情,也會讓你有個好心情。
5.獲取小小的成就,生活會比較自如
心里明白這是重要的事,卻不知道如何下手,雖然說不上十萬火急,但應放到比較重要的優先順序。
一般來說,大家都想告別那種不分晝夜出差的工作方式,然后借著結婚的機會轉向更加穩定而很少出差的工作。你準備和公司領導交涉工作調整的事情,想著如何才能說服領導,這就相當于你在醞釀。可是,很多人會淹沒在匆忙之中,繼續按照公司的安排埋頭工作。加上在與公司交涉方面心存顧慮,覺得麻煩,于是維持以前的狀態,從而喪失了真正的改變機遇。這樣堅持的結果就是即使身體垮了,公司也不會體諒你。既然這樣,那么面對苦難,不如早起后的1小時就按照優先順序來辦。
如上所述,如果利用早上的時間進行“播種”,每一步都付諸行動,就像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成就感就會慢慢積累起來。
關于工作調整的具體醞釀方式,不妨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思考:
(1) 先琢磨工作調整的可能性有哪些。
(2) 和領導或者領導的領導提前溝通。
(3) 總結自己此前長期以來的工作狀態。
(4) 要讓領導知道你想工作調整并非頭腦發熱,要讓他看到你下一步的計劃。
(5) 如果有對你工作調整有利的資格證書,那先考取。
(6) 不要只想到工作調整,而要想好可行性方案。
這樣一來,心中所想就不會被忙碌所沖走,也不會被外在條件所捆綁,然后具體落實,逐步推進。
6.此時不受打擾,容易集中精力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意大利企業顧問弗朗西斯科 · 西里洛的“集中時間管理”理論。他的基本主張是先集中精力25分鐘,然后休息5分鐘,效率就會提升上去。
這里的關鍵就在于“限定時間”且“不被打擾”。以早起為例,把握這兩個關鍵點就可以簡單實現。
“集中時間管理”就是以“25分鐘+5分鐘”為一個節點,連續4個節點之后就要休息20—30分鐘。不過忙碌的早晨花去兩個小時不太現實,那么將起床后的1小時分為“30分鐘×2”的方式,就可以輕松完成。
也就是說,用“30分鐘×2”的方式分兩個節點集中做事。前30分鐘做好一天的工作計劃,一天中應該做的工作要取得什么樣的效果,可以在這期間安排妥當。一旦著手,也就能很快進入工作狀態。后30分鐘用來關注一些重要但并不緊急的事情。如此一來,工作效率自然提高,自己也可以在想做的事中獲得充實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