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上能源通道風險分析與突發事件應急響應
- 張韌等
- 1356字
- 2023-11-20 19:27:30
1.1.2 特征
1.地理位置的穩定性
海上戰略通道的穩定性源于地理和地緣的穩定性。海上戰略通道是天然客觀存在的,是非人為設定的,不是靠人的意志隨意造就的。因此,就天然稟賦而言,海上戰略通道具有一定的不可更改和不可選擇性,在社會歷史變動中具有相對的自然穩定性,對地區或國家之間的經濟活動和安全活動的影響與作用具有恒定和較為確定的特性。
海權論的提出者馬漢認為,海洋就像是一個通向四面八方的廣闊公用地,在公用地內,一些經常被使用的航線表明,人們往往會選擇某些特定的航線而不是選擇其他航線。馬漢界定的廣義上的海權主要是指那些對維持國家經濟繁榮至關重要的海權要素。對于海權要素,馬漢認為,利益交匯地,無論面積大小,無論是海港還是海峽,戰略價值都取決于位置、力量和資源等要素。其中,位置要素應當成為優先關注的要素。正是由于海上戰略通道是自然賦予的,不是人為設定的,所以國家所從事的與海洋有關的內外活動,始終都要受到先天或固有的海上戰略通道的位置和條件的制約。
2.地緣因素的不可替代性
世界上有三大交通體系,即陸上、海上和空中。在貿易運輸中,三大交通體系的排序是,海上運輸為第一位,陸上運輸為第二位,空中運輸為第三位。海上運輸在三大交通體系中居于遙遙領先的地位。它的地位是其他任何類型的交通方式所不可替代的。這主要是由三個方面的因素決定的:
● 地理因素。地球表面約71%是海洋,陸地被海洋隔成若干塊。
● 社會因素。社會生產力超出自然經濟階段后,越來越多的原材料和最終產品需要洲際運輸。
● 海上運輸具有極大的優越性。海洋相互連為一體,成為全球的海上運輸通道。據專家測算,陸上運輸成本是海上運輸成本的5倍,空中運輸成本是海上運輸成本的50倍。海上能夠承擔大宗、笨重、遠距離貨物的運輸。
3.戰略地位的重要性
海上運輸的首要地位已經保持了幾百年。18世紀以來,海上戰略通道代表了海洋國家至關重要的利益,不僅是維持經濟繁榮和施加全球影響力的手段,還是國家的生存手段。
海上戰略通道涉及國家經濟命脈,涉及相關海域和領域的主導權,甚至是國家主權的核心利益,直接關乎國家安全和經濟發展大局。從經濟上看,海上戰略通道是海上交通的走廊和樞紐,是國際海上運輸的捷徑,是海上運輸的生命線,是貨物貿易的大動脈。
4.國際法的約束性
目前,國際海上戰略通道的使用處在特定國際法體系的覆蓋之中,受該體系的保護和約束。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深入發展,世界一體化的發展趨勢明顯,國家之間的聯系越來越緊密、依賴性越來越強、影響越來越大,國家利益相互交融的情況日趨明顯,一國利益與他國利益、國家利益與全球利益越來越密不可分。世界各國都必須在國際法的約束下,合理、有序、公平、和平地使用海上戰略通道。
當今世界,雖然傳統意義上對海上戰略通道的控制與反控制之爭依然存在,但是在更多情況下,國際社會需要通過合作來共同維護海上戰略通道的安全。在經濟全球化時代,非傳統安全威脅日益加劇,恐怖主義、海盜等已經成為世界各國的共同敵人和威脅海上戰略通道安全的最重要因素。面對這些威脅,世界各國需要通力合作。任何企圖通過單一國家或區域聯盟控制海上戰略通道來謀取單方面安全,甚至通過控制海上戰略通道來謀取私利的圖謀和方式都是與時代潮流相悖的。唯有在遵守國際法的基本原則之上,各國通力合作,才能在和平與發展的時代背景之下,實現各自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