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深度關系
  • 武志紅
  • 3381字
  • 2023-11-10 18:21:38

全能感的常規表現

講這個話題之前,我先分析一下全能感的基本邏輯。它是嬰兒最原初的一種心理,有這種心理的人會認為:“我”一動念頭,“你”就該立即回應。

之所以給我和你加上雙引號,是想強調一下這句話中的抽象哲學含義。“我一動念頭”中的“我”,這一點通常沒有太多疑義,就是自己、自體,而且是發出指令的那一部分,但“你就該立即回應”中的“你”,就比較復雜,“你”可以是其他人、其他事物,乃至整個世界,也可以是“我自己”。

也就是說,“我”不僅在給萬事萬物乃至整個世界下指令,也在給自己下各種指令。

當期待“我”和“你”之間是全能感般的回應時,就會帶來很多問題。我列舉一些常見的例子。

第一個是卓越強迫癥。

卓越強迫癥的基本邏輯是,“不卓越,不配活”。

在咨詢和日常生活中,我見到不少對自己極度不認同的人。雖然在外人看來,他們已經非常優秀了。

例如,一位男士M,他有深深的自卑感。探討這份自卑時,他說,從小到大,他一直有一個宏愿——“在沒人幫助的前提下,在某個領域成為世界上最好的”。

這個宏愿帶來了好處,迫使他一直在付出巨大的努力追求卓越,但問題也非常嚴重:雖然努力了這么多年,他也年近40歲了,但他幾乎沒可能在某個領域成為世界第一。

這是一個來自內心深處的宏愿,深深地支配著他,所以當他發現不能實現這個宏愿時,他深深地自責。一如前面的論述,他這是在拿全能感來要求自己,結果對自己格外苛責。

我們深度探討下去才發現,他那句“在某個領域成為世界上最好的”其實還是經過修訂的。他內心深處最真實的渴望是,“在每個領域都成為最好的”,但他有基本的現實感,知道這不可能,所以修訂為“在某個領域”。

“卓越強迫癥”這個詞,來自一個條件極好的女孩。她名校畢業,富豪家庭出身,人也非常美,但她有我見過的最嚴重的自我否定,她甚至認為自己不配活在這個世界上。

對于這份自我否定,她解釋說,她打心眼兒里認定,只有有才華的人才配活在這個世界上。

我對此有些納悶,對她說:“你名校畢業,碩士文憑,而且能力也不錯,并不差才華啊。”

她回答說:“我這不叫才華,畢竟都是學來的。我認為的才華,是必須高度原創,而且得才華絕世。絕世的意思是,得是世界上最好的。”和前文提到的M一樣。

卓越強迫癥是非常常見的,它直接催生了一個名詞——“別人家的孩子”。當父母對孩子抱著“你要成為世界上最好的”這種渴望時,那孩子無論多優秀,父母都不會認可,因此他們造出了一個“永遠都比自己的孩子好”的“別人家的孩子”。但其實這是想象,而不是事實。

第二個是強大恐懼癥。

強大恐懼癥是指當你走向強大時,會有各種恐懼和抗拒。

非常奇妙的是,在很多人身上,強大恐懼癥是和卓越強迫癥緊緊綁在一起的。這就構成了一個兩難處境:你既不能不卓越,又不能太強大。

我見到太多人被鎖在這個兩難處境中:一方面花了太多時間和精力在追求卓越上;另一方面又犯各種莫名其妙的錯誤,結果強大不起來。

當然,也有人是比較單純的強大恐懼癥。例如,有多位來訪者說,他們讀書時不敢太努力,怕別人覺得他們是在努力鉆營。有人因此干脆不努力了,整天和一群狐朋狗友混在一起,大家一起墮落。還有人表面上不努力,但會私下里發憤圖強。

患有強大恐懼癥的一個重要原因,是覺得大家都想卓越乃至成為第一名,而當實現了目標時,又擔心被人嫉恨。

在M的故事中,他其實也有強大恐懼癥,因為他給自己的設定是“在沒人幫助的前提下”“在某個領域成為世界上最好的”。這個“沒人幫助”是非常限制他發展的。

第三個是行動困難癥。

行動困難癥基本等同于拖延癥,但又有其特性。顧名思義,它的基本表現是想法有很多,但行動困難。

患有行動困難癥的一個原因是,有人有意無意地覺得行動是卑賤的,思想是高大上的。因為思想者是來指揮行動者的,行動者是配合思想者的意志的,正是所謂“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

常常聽到有人吐槽,說自己身邊有這樣的人,哪怕喝杯水,他都要指揮別人幫自己完成。如果你照做了,他就會有一種居高臨下的滿足感。

這在嬰兒期是這樣一個基本畫面:嬰兒負責發號施令,母親等撫養者配合他們的念頭,執行他們的命令。

患有行為困難癥更根本的一個原因是,想法可以快如閃電,脫離了時間、空間,能滿足全能自戀的需求,而行動是有時間、空間的,并且有過程、有步驟,這會挑戰乃至顛覆全能自戀。

我發現自己常有這個毛病,例如要外出,到了樓下,下雨了。這時,只需要三五分鐘,我就可以回家拿一把雨傘,但我本能上會拒絕這么做,寧愿被雨淋。

這有雙重含義:一是我既然已經下來了,這是我意志的一種表達,我不想否定自己;二是返回去拿雨傘,這是行動,我更愿意只是想一想就算了。

致使有行動困難癥的原因還有很多,例如有人不行動,是因為隱隱覺得自己內在藏著一種狂暴的力量,一行動就會給周圍帶來各種破壞性影響。這是在擔心自己的全能暴怒。輕手輕腳的老好人會有這個毛病。好吧,我必須得承認,這是我這個經典濫好人的一個經典問題。

第四個是投入困難癥。

投入困難癥比行動困難癥好一點。有此癥狀的人可以行動,但特別沒耐心,因此沒法投入其中。

行動和投入是對全能自戀的直接治療方法,因為行動必然意味著你要進入現實世界,現實世界總是會在相當程度上挫敗你全能自戀的想象。

反過來也可以理解,有人難以投入,是為了保護自己的全能感。

例如,一位女士要參加一個職業資格考試,她渴望自己能以完美的成績通過這個考試。其實職業資格考試以高分還是及格分通過考試,結果是一樣的,所以這不是現實需要,而是想象的需要。

連續幾年,她都沒有通過。這個考試雖然有難度,但也沒有難到以她的心智應對不了。那是怎么回事呢?

直接原因特別簡單,她根本就沒拿出充分的時間去準備。與她繼續探討會發現,她心里有這樣一個想法:“如果沒做充分的準備,我就可以安慰自己,之所以成績不理想,是因為我沒有真正出手啊。如果我真出手了,必定是非凡的。”

于是,為了維護她還可能是非凡的(全能的)這種想象,她在做任何重要的事情時,都不會全力以赴。她可以做出簡單的行動,但絕不會全力以赴。后來,她回憶起自己有全力以赴但失敗的經歷,那太可怕了,感覺自己整個人都崩潰了。極度羞恥,恨不得自己去死,并且這份摧毀性情緒持續了很長時間,甚至現在想起來,她都覺得痛苦。

第五個是誅心論。

所謂“誅心論”,是不管你現實層面如何,而是去追問你的想法,并把想法當作真實的行為去對待。

例如,我在微博上經歷了一輪又一輪論戰,非常熟悉這樣一種感覺:很多人爭論問題時,不去爭論具體觀點,而是直接說“你動機不良”,然后你的觀點就沒必要去討論了。

動機不良論中最常見的是,“你是奸商,你寫書都是為了騙錢”。

這種論調,隱藏著一個底層邏輯:人是全能的,所以人的想法和行為一樣可怕。

同時還有一個含義是,無助的人都是好人,而把事情做成的人都是用了陰謀詭計。這是徹底無助和被害妄想這對組合的表達。

心智成熟的一個基本標志是,能區分想象、行為和后果,知道想法不等于行為,行為不等于后果。但受全能感驅使時,人會覺得想法(念頭)本身就是非常可怕的,畢竟全能感的基本邏輯是,人一動念頭,世界就會配合自己完成。

誅心論是非常糟糕的,當一個人對自己持有這種邏輯時,就不可能有想象力了。當父母對孩子有這種邏輯時,孩子也難以發展想象力。當一個社會整體如此時,想象力和創造力也會被破壞。

必須強調的一點是,雖然我們一直在談,要從全能自戀的想象世界進入關系的現實世界,但同時要看到,純想象中可以全能,這也是創造力的一個動力。

前面這幾種問題,除了誅心論,我都冠以“某某癥”這個說法,對此大家不用當真,其實我的觀點是,這些都是人性不同層級的正常表現。

并且,真運用這種造詞邏輯的話,無數東西,只要看上去有點問題,都可以給它們冠上“某某癥”的稱號,這就失去意義了,所以大家把這一點當作文字游戲好了。

這幾種心理,以后我會分別進行更細致的探討,不過有些是第一部分的內容,有些是第二、第三部分的內容。此外,在這里講這五種問題,并不是說全能自戀的常規表現只有這五種,只是這五種讓我覺得比較經典而已。它的常規表現還會有各種各樣的表達,例如完美主義,它常常是全能感的一個簡單延伸。

詳細解釋全能感的四個變化是想讓大家意識到,全能自戀并不是極端的人才有的,普通人也會有。

不過,講述這些常規表現時,也許你會覺得有點悶,覺得不夠引人入勝。接下來,我們就先來討論一下全能自戀那些奇幻的、夸張的全能夢。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丹凤县| 那坡县| 盐源县| 东山县| 英山县| 天峨县| 宁波市| 青冈县| 海门市| 台东市| 景宁| 科尔| 绵阳市| 渑池县| 莱阳市| 卢龙县| 延边| 民县| 静海县| 南雄市| 辽阳县| 遂宁市| 武强县| 广汉市| 花莲县| 壶关县| 建水县| 静海县| 桃江县| 河东区| 洛扎县| 河津市| 晋宁县| 贡觉县| 壶关县| 赤城县| 桦川县| 宁阳县| 丹寨县| 永康市| 甘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