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度關系
- 武志紅
- 2831字
- 2023-11-10 18:21:37
第一章 全能幻夢
全能感的四個變化
在前文中,我介紹了全能感的四個變化,也請大家想象:如何用能量球的意象來表達這四種變化。
我想介紹一下自己的一個思考方式,就是為重要的思考找到直觀而貼切的形象化表達,即心理學上常講的意象。
在引言中,我使用了能量球的形象化表達,接下來的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開頭,大家也會繼續看到我在形象化表達上所做的努力。
這一表達中的意象最好不是用頭腦努力思考出來的,而是從心中浮現出來的。
很多人在有意無意地使用這個方法,例如愛因斯坦會使用視覺化的直觀思考方式。
有時,這些意象是自己在潛意識中浮現出來的,有時是被一些真實的故事所觸動而浮現的,也常常是先被一個又一個類似的故事所觸動。突然有一天,一個意象會從心中浮現出來。
這個能量球的形象化表達看似簡單,但對我個人而言,當這個意象以無比生動的方式呈現出來時,我像是瞬間懂得了無數故事,而一些本來晦澀的道理也自動串了起來。
不繼續講道理了,我講一些案例吧。
全能自戀和全能暴怒在現實中非常常見。
2015年9月,一名身穿龍袍的男子上了一輛公交車。到站要下車時,他對駕駛員說:“愛卿,朕到站了,要下車了。”
這是全能自戀最直觀的表達方式——皇帝夢。不過,皇帝夢表達得這么直接,那意味著這個人基本上無法融入現實世界,因而普通人也不會經常接觸到這樣的人。
弱一些級別的表達就很常見了。
2018年2月9日,廣西桂林市的一座大橋上發生了驚心動魄的事情。一輛貨車和另一輛車發生剮蹭,交涉時,貨車司機用鋼管毆打對方。從視頻中可以看到,貨車司機年輕帥氣,毆打對方的時候很有氣勢,理直氣壯。
警方趕到時,這位司機竟然駕駛貨車掉頭在橋上瘋狂沖撞。連續撞了多輛車,還險些將一輛警車撞下橋。
有意思的一幕是,警方最終攔下貨車并抓獲該司機時,他看起來變得癱軟如泥。
這一幕可以這樣分析:
他打人時,這自然是全能暴怒。全能暴怒產生是因為全能自戀受到破壞——你怎么膽敢擋我的路?!
警方來時,他不配合警方。這既可能有全能自戀,也可能有被害妄想。全能自戀是他內心深處可能認為,警方沒有資格處理他的事,警方無權制定規則,他才是那個可以制定規則的人;被害妄想,就是他可能覺得警方不會秉公處理,他一定會被懲罰,而且懲罰的力度非常可怕。
在用鋼管毆打別人時,他是強大的,甚至全能的,對方是弱小無助的。
在面對警方時,他卻變成了弱小的一方。他拒絕接受這種虛弱,因此陷入瘋狂,開車連撞多輛車,將一次小沖突變成了一場大禍。但這樣做時,他可能還是在逃避“我會被支配”的虛弱感,而追求“必須我來支配”的強大感。
當被警方攔住并抓獲時,他變得癱軟如泥,這就說明他此時陷入了徹底無助。
類似的邏輯,在很多暴力狂或強人身上可以看到。他們處于支配位置時,顯得無比強大,極其有力量,但當處于被支配位置時,他們會瞬間脫力一樣,變得癱軟無力。
這樣的事雖然很常見,但因其極端暴力性,我們很容易覺得這些還是特例。那我再講一個故事,你可能就會看到全能感的這四個變化是比較常見的,而且我們身邊比比皆是。
一個男大學生來做咨詢,他的一個問題是他學習遇到了很大的障礙。我們一開始討論時,覺得這個學習障礙看起來挺復雜,是由很多原因造成的,但原因慢慢指向了一點——想象和現實的巨大差異。
考試時,他總是自我感覺良好,覺得這次能考滿分,發揮簡直太好了,可是等成績下來卻在及格邊緣。這給他帶來了巨大的挫敗感和羞恥感。他本來覺得自己的成績可以是頂尖的,因此信心滿滿,覺得自己很優秀。當看到及格邊緣的分數時,他又感覺自己一下子從想象的頂峰跌落下來,還因為此前的自大,他會感到極度羞恥——我明明水平這么一般,竟然會幻想自己是最好的,真是不自量力!
我問他:“你感覺自己會考接近滿分,那你是怎么估分的?”他說:“我就是憑感覺。”
這讓我有些驚訝,于是再問他:“你會在考試結束后,一道題一道題地對答案估分嗎?”
他說不會,他曾經試過,那太打擊人了,所以他干脆放棄這么做了。
這真是非常有意思的一點,他明明可以通過對答案進行合理的估分,他卻拒絕這么做,于是讓自己陷入非理性的想象。
這是為什么?因為他的心靈還嚴重地停留在全能感中,心靈深處還感覺自己是全能的。當現實讓他挫敗時,他不是去接受現實,而是干脆拒絕理性的做法,好繼續想象自己是最厲害的。直到分數下來,嚴重地挫敗他。
他喜愛漫畫,也給我看了他的一個系列作品。畫得非常棒,漫畫故事的基本邏輯,是漫畫的世界里,每個人臉上都有一個印章,上面有“及格”兩個字。漫畫中的主人公臉上卻沒有這個印章,因為他是殘疾的,他少了一只胳膊和一條腿。這位主人公愛上了一個女孩,可故事就到此結束了。
如果按全能感的四個變化來分析他,可以說,覺得每次都能考接近滿分,這是全能自戀的表現。當被及格邊緣的分數挫敗而產生深深的無力和羞恥時,是徹底無助的表現。
他是相當謙虛有禮的大學生,身上看不到全能暴怒的地方,其實是他的全能暴怒指向了自己。每次挫敗后,他會深深地攻擊自己。體現在漫畫中,就是主人公是殘疾的,少了胳膊和腿。雖然在考試中,他基本是能及格的,漫畫中的主人公卻連及格都不配。
他也沒有明顯的被害妄想,不會覺得他的挫敗是一種明顯的外界敵意力量在作祟。不過,他有點相信命運,覺得自己命不好。在他的感知中,像是有一個苛刻的命運之神,他怎么努力都改變不了自己的命運。這可以理解為是被害妄想的輕度表現。
關于“被害妄想”這個詞,我要澄清一下。在精神病學的術語體系里,“被害妄想”是一個非常嚴重的詞。它是精神分裂癥的一個典型癥狀,而我在這里使用的被害妄想是更寬泛的表達。
極端的被害妄想,自然就是被迫害妄想,但還有其他級別的表現。例如,在普通人身上,有時就是一種并不容易覺知到的被害感。
經典的被迫害妄想,會認為有一個強大的人或機構構成了一個迫害性的體系,并認為自己人生所有的不順都是這個體系干的。最直接的,是覺得自己在被監視和追殺。
例如,有一次,一個年輕人到我家做客,他主動幫我看風水,講得頭頭是道。講著講著,他突然說:“你看天上那朵云,那是FBI(美國聯邦調查局)派來監視我的。”這就是經典的被迫害妄想了。
繼續講講前面那個大學生的故事,他的漫畫有著極其深刻的寓意。雖然他被全能感控制著,但在漫畫中,他給出了一個基本答案:不需要全能,及格就可以了;當你被全能感控制著,才會有嚴重的殘缺感。
這個寓意,我會在第二部分詳細闡述,但在這里可以簡單講一講:雖然全能感是最原初的人性,對嬰兒來講是正常的,但大的孩子和成年人之所以還滯留在全能感中,就是因為沒有得到“及格”的關系,也就是情感。
在各種夸張、奇幻的故事中,幾乎都可以看到全能感的影子,而全能自戀、全能暴怒、徹底無助和被害妄想,這四種變化則是具體的表達。
當我們看這些故事時,容易覺得,“哇,太夸張了吧,這些東西和我可沒什么關系”。
但是,只要你有另外一個感知——孤獨,我就會推斷,你在相當程度上也滯留在全能感中,孤獨總是和全能感聯系在一起的。接下來,我會講講全能感在普通人中的一些常規表現,也許你會覺得自己像被“戳成了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