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領導者應該如何與年長下屬相處
作為領導者,你與年長下屬的關系是很難處理的。有時他們比你更熟悉業務,你沒有什么經驗可以教給他們。此時作為上司,你總能感覺自己就是一個協調人而已。不直接做出什么指示,可能對雙方來說都好。
領導年長下屬工作已經不是特殊現象
在日本,年長下屬人數的增加已經成為一種普遍現象,幾乎在每個企業都能見到。
就部門主管一級的管理者來看,下屬中有年長者的部門主管已經超過半數(50.9%),這就是現在的實際情況。在職業道路已經非常多樣化的今天,年長下屬的存在絕對算不上什么特殊現象。[8]
但是,不知道該如何與年長下屬相處的領導者也確實不少。尤其是年長下屬的工作能力很強時,問題就會變得更加令人煩惱。
我本人也有過這樣的經歷。我遇到的這些年長下屬,個個都有超群的營銷能力以及極高的職業素養。對這些人,我不可能用過去的指導方法,即靠教授工作技巧來顯示自己的存在價值。但是,如果僅僅做一個協調人、傳話人,那就意味著自己的工作失敗了。
這些人大多都非常了解組織的運行邏輯。他們的心里非常明白,直接和上司的上司商談工作,效率會更高。
這樣一來,我作為上司的存在價值不僅不能得到彰顯,甚至連存在的意義都會遭到否定。
如何成為能讓年長下屬輕松工作的上司
如果從下屬的角度思考問題,上司馬上就能發現一條非常簡單的行事準則。那就是去想一想年長下屬希望跟什么樣的年輕上司共事。
En-Japan[9]公司在“中年人換工作”網站上針對用戶進行了一項關于年輕上司的問卷調查,調查的結果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在關于“可以輕松共事的上司所具有的品質”的選項當中,被選比例較高的是“態度謙虛”“能夠聽取別人的意見”。相反,關于“難以輕松共事的上司所具有的特質”的選項中,被選比例較高的是“不善于用人”“知識、見識太少”“不能聽取別人的意見”“沒有威望”。
從這些結果可以看出,一個上司要想不淪為協調人的角色,“態度謙虛”這一點何其重要。
因此,我們要記住三項原則。
【成為能讓年長下屬感覺易于共事的上司的三項原則】
1.給出判斷標準
絕不能成為一個機會主義者。健康問題、存在危險的問題、家庭緊急事務這些另當別論,至于工作上的事情,上司應該首先考慮的是團隊的目標及方針。上司需要給出工作中具體事項先后順序的判斷標準。
年長下屬的工作經驗豐富,如果判斷標準不明確,他們就只能根據自己的經驗做出判斷,其結果可能是雙方都會感到不舒服。
2.成為提供支持的人(圓滑的工作方式)
年長下屬往往都會通過全身心投入工作的方式來擺脫上下級關系的窘境。因此,上司應該多聽取他們的意見,跟他們一起思考更好的工作方法,努力創造輕松的工作環境。
3.要有虛心求教的態度
千萬不能輕視他們的經驗。他們可能也曾培養過下屬或年輕同事,而且具體的工作經驗應該也非常豐富。關于社會常識,他們知道的可能也更多。
憑借自己的經驗甚至是地位來壓制別人,這絕不是一個領導者該做的。
讓年長下屬充分發揮其長處,帶領團隊創造更好的業績,這才是現在以及未來的領導者需要具備的素質。
本書將介紹一些有效的方法,幫助大家成為這樣的領導者。
要點
領導者與年長下屬共事,不能忘記“三項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