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愛酒源自愉悅的本能
“幸福是什么?”
每當被問及這個問題,我總會說:“幸福就是享受你在合理限度內所能承受的刺激。”
這“能承受的刺激”,就包括喝酒。
從糖果到汽水,一個懵懂的孩童成長為活力少年;從汽水到酒,一個活力少年蛻變為睿智成人。
閱歷豐富的人總抱怨自己記性太好,因為記住了太多不愉快的事。這時,酒成了最佳的“麻醉劑”,可以帶給人愉悅,讓人暫時忘掉辛酸苦楚。愛上喝酒,在一定程度上出于人追求愉悅之本能。
愛上喝酒本無錯,但凡事不能過量。否則,酒就從天使變成了魔鬼。
酗酒鬧事,有礙社會安定,必須懲戒。然而,酗酒鬧事之人的本性不一定是惡,他們只是落入了酒精的陷阱,當了酒精的俘虜,傷害了家人朋友,免不了受到道德譴責和法律懲戒。因此,世界上不少國家都曾出臺過禁酒令,目的就是消除酗酒。除了因宗教信仰不飲酒的國家,能成功執行禁酒令的國家寥寥無幾,因為酒民對酒的追求無法被禁止。
從科學角度看,酗酒完全不同于飲酒,是一種酒精依賴癥,需要治療。
不知你是否注意到,很多酗酒之人都容易喝到劣質酒,這些劣質酒主要由食用酒精勾兌而成,簡單粗暴地滿足了酗酒之人對酒精的依賴。
眾所周知,劣質酒對人體有極大的損害。早在2002年,世界衛生組織就發布了一項癌癥監控報告,指出“要重視飲食,關注酒精在致癌中的作用”,提醒人們酒精可能會致癌。過度飲酒,尤其是酗酒,可能導致酒精中毒,嚴重損害健康。
酗酒之人若有機會品嘗一下高級酒,就可深刻體會直達內心的愉悅。這種愉悅絕非如食用酒精勾兌酒所帶來的精神麻痹那般消極。如果全世界的酒民都有機會喝高級酒,那么酗酒鬧事的情況或將少一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