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盜礦
- 我在明末割韭菜:從割據四川開始
- 正心669
- 2353字
- 2023-11-26 08:18:14
劉家和說:“這次梅朵小姐跟隨馬幫一起回打箭爐,為了保證她的安全,我本來打算多請些鏢行的人,但是我現在看到你的手下個個都是精兵強將,所以想從你這里借兩隊士兵,護送她回去。”
“這個沒有問題!”楊慶亮想了一下又說:“不過,我跟禁門關的那個白振軍不對付,如果我的士兵無令出關,恐怕他會找麻煩。不如這樣,我先叫我的士兵提前兩天從小矛墩出去,到松竹坪那里同你們的馬幫匯合。”
劉家和說:“不用這樣麻煩。我與雅州千戶苗大人相熟,讓他給白振軍打個招呼,不就可以正大光明的同我們一起走了嘛。”
“那自然更好了!”
三個人路過學堂的時候,里面傳來孩子們瑯瑯的讀書聲,劉家和驚奇地問:“咦,你這里還辦了私塾?”
楊慶亮呵呵笑道:“都是墩堡里的小孩子,不讀書沒前途,哪怕他們沒有考功名的天賦,能識幾個字,也比做睜眼瞎強,我讓程先生暫時兼職做個夫子。”
程元直每天教完那批大頭兵之后,還會再教小孩子一個時辰,學的都是些蒙學經典,例如三字經、百家姓、朱子家訓等等。
本來有些人并不想教自家的孩子去學識字,他們覺得自家半大的孩子去打個零工,總能貼補點家用,學識字有什么用處,他們也供不起孩子去科舉,純屬浪費精力。
不過,當他們聽說參加學習的孩子每天都管一頓午飯的時候,全小矛墩的孩子都來上學了,不少人都偷偷囑咐孩子,中午多吃些,回家吃晚飯只有稀飯可吃。
劉家和看向他的眼神明顯又多了幾分贊賞:“這是義舉、善舉!”
三人吃過午飯之后,劉家和便告辭了,土司小姐借口要向楊慶亮學習算術,賴在這里不肯走,誰也拿她沒有辦法,只要由著她了。
第三天的時候,劉家和便派了人來,告訴他苗千戶已經同意從小矛墩借兵護送土司小姐回打箭爐,不過苗千戶不同意楊慶亮親自去,說他是小矛墩的主官,守土有責,不可輕易出關。
土司小姐本來滿心希望楊慶亮能送她回家,沒想到卻是這個結果,有些郁郁不樂。
楊慶亮倒是根本未做他想,只不過把土司小姐當成一個任性的小妹妹,好言寬慰了幾句,又承諾臨走的時候必然親自送她到禁門關,土司小姐這才收拾了一下心情,沒有再不高興。
其實,這是劉家和故意如此安排。精明的劉家和早就看出土司小姐青睞楊慶亮,但是他們二人身份懸殊過大,而且土司小姐又是異族人,她的婚姻大事不可能由她自己做主。
按照康區土司子女的婚嫁習慣,多半是土司、頭人的子女互相嫁娶,一般都是政治婚姻,怎么可能下嫁給一個漢地的基層小軍官呢?
如果真鬧出什么逾規不合理的事情,就算他不吃掛落,也會因為此事對義興茶莊的生意有影響。
到了約定好的時間,楊慶亮帶著四個小隊的士兵護送土司小姐去禁門關,半道上與義興茶莊的馬幫匯合,劉家和也一起跟了過來,送土司小姐到禁門關。
四個小隊的士兵身穿鐵甲,手拿兵器,排著整齊的隊伍,時不時還喊出操練時慣常喊的口號,一副雄赳赳、氣昂昂的模樣,看得路人無不側目,都在暗自猜測,這是哪個將軍的親兵家丁?怎么會給馬幫當護衛?
路上遇見幾支小馬幫,看到義興茶莊有如此雄壯的兵士護衛,都找劉家和說情,希望能結伴同行。
劉家和為人本就和善,又見都是雅州相熟的同行,也不好拒絕,征求了一下土司小姐和楊慶亮的意見,便都應允了。
離著禁門關還有十幾里路的地方,楊慶亮注意到路旁不遠處有一隊士兵正在抽打幾個吊在道旁樹枝的人。
這幾個人赤裸著上身,被麻繩吊在樹枝上,每個人的身后都有一個兵士手拿皮鞭正在抽打,每抽一下,他們就發出撕心裂肺的慘叫。
旁邊一個大樹上訂了一塊木牌,上面貼著一張告示。
楊慶亮有些好奇,便掃了幾眼一下告示的內容,告示上說,這幾個人屢次盜礦,不思悔改,所以鞭撻示眾,以儆效尤。他在告示的最下面發現落款竟是禁門關的白振軍簽發。
“盜礦是怎么回事?”楊慶亮回頭問道。
同行的一個小馬幫的馬鍋頭討好的向他解釋:“這附近原本有一座官營煤礦,萬歷二十五年因為常年虧損嚴重,所以就給關閉了。其實,這座煤礦的品質和儲量都不錯,只是經營不善而已,所以后來就經常有一些人結伙去盜礦挖煤來賣。”
楊慶亮奇道:“煤礦又不像金銀銅礦管制的那么嚴格,盜挖廢棄的煤礦,這能有多大的罪過?怎么還把人吊起來打呢?”
另一個小馬幫的馬鍋頭又說:“盜挖廢棄的煤礦的確沒有多大的罪過,本來地方官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不愿多管閑事,但是盜挖煤礦的人不止是一個團伙,他們為了開采煤礦,經常械斗鬧出人命。”
“而且有一些斗敗了的礦徒,因為無法謀生,常常會在這條商道偷盜搶掠。馬幫商號多半都有背景,豈能容他們如此亂來,所以官府就下令嚴查盜礦。”
楊慶亮點頭道:“原來如此。”
他又指著一個被吊打的人,問:“這位老者已經須發花白,怎么還來吃盜礦這碗飯呢?”
頭前那個小馬幫的馬鍋頭說:“那老者我認識,他不是盜礦的礦徒,他是附近村子的甲長。因為近礦之民往往與礦徒相緣為奸,為其提供食宿或采買物品,官軍巡查之際,則為其規避藏匿,礦徒也會分出一部分利益作為酬謝,彼此狼狽為奸,共收礦利。”
“嘉靖年間,官府訂下保甲連坐之法,如有交通接濟諸弊,責同甲首,十家連坐。那老者定是因為連坐獲罪!”
楊慶亮聽完點頭不語。開采礦業也是極為賺錢,他也曾思慮過,只是沒有財力、人力以及技術,所以暫時沒有這個打算,不過等到他有足夠的財力的時候,煤礦、鐵礦一定會去想辦法開采。
他們又往前走了十幾里路,來到了禁門關,白振軍早得了雅州千戶的軍令,知道軍士護送土司小姐一事,所以早就在關內等候。
待見了劉家和這個大金主,更是喜笑顏開,比見了上官還要諂媚。他看到楊慶亮過來,更是頻頻抱拳行禮,好似二人從未發生齟齬。
楊慶亮知道這個白振軍不是什么好鳥,他對自己熱情無非是顧忌雅州知州鄒養壽而已,所以他也只是虛與委蛇地與白振軍打了招呼,便不再搭理他了。
土司小姐戀戀不舍地辭別楊慶亮、劉家和,在兵士的保護下,跟隨馬幫向打箭爐行去。她騎著駿馬一邊走,一邊不時回頭翹望,一直到看不到禁門關了,這才悵然若失地遠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