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第1章 大明長歌

第一章穿越初醒

頭痛欲裂,我緩緩睜開雙眼,陌生的一切讓我瞬間清醒。這是一間古樸的屋子,雕花的木窗透進幾縷陽光,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藥香。

“少爺,您可算醒了!”一個丫鬟模樣的少女驚喜地喊道,聲音里帶著幾分哽咽。

我張了張嘴,卻發現喉嚨干得發緊,只能發出嘶啞的聲音:“這是……哪里?”

少女連忙端來一碗溫水,小心翼翼地扶我坐起,喂我喝下:“少爺,您落水昏迷了好幾天,可把我們都嚇壞了。這里是李府啊,您怎么連自己家都不認得了?”

李府?我猛地一驚,再結合周圍的陳設和丫鬟的服飾,一個大膽的猜測在腦海中浮現——我穿越了,而且竟然成了李善長的兒子!

李善長,這個在歷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朱元璋的重要謀士,大明開國第一功臣,最后卻落得滿門抄斬的悲慘下場。想到這里,我不禁打了個寒顫。如果不能改變歷史,那等待我的將是同樣的厄運。

就在這時,門外傳來一陣腳步聲,一個中年男子快步走了進來。他身著錦袍,面容威嚴,眼神中卻滿是關切,正是我的“父親”李善長。

“吾兒,感覺如何?”李善長走到床邊,伸手探了探我的額頭。

“父親,孩兒已經好多了。”我強壓下心中的震驚,盡量讓自己的語氣顯得自然。

李善長點了點頭,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此次落水著實兇險,不過吉人自有天相。你也該長大了,明日隨我去見見世面。”

我心中一動,這或許是改變命運的第一步。當下連忙應道:“是,父親,孩兒一定好好跟著您學習。”

第二章初見朱元璋

第二日清晨,我隨李善長來到一處軍營。這里旌旗飄揚,士兵們整齊列隊,操練聲震天響。我心中暗暗驚嘆,這就是朱元璋的軍隊,日后將橫掃天下的虎狼之師。

在一間大帳中,我們見到了朱元璋。他身材魁梧,眼神銳利如鷹,不怒自威。雖然穿著樸素的戰甲,但周身散發著一股與生俱來的王者之氣。

“善長,這位是?”朱元璋目光落在我身上,問道。

李善長連忙躬身行禮:“回大帥,這是犬子。聽聞大帥治軍有方,特地帶他來見識見識。”

我也趕忙跪下,行了一個標準的大禮:“晚輩見過大帥,久仰大帥威名,今日得見,三生有幸。”

朱元璋饒有興致地打量著我:“起來吧。小小年紀,說話倒是有條理。可讀過書?”

“回大帥,晚輩自幼熟讀經史,也略通兵法。”我如實答道,同時暗自慶幸自己在現代時對明史頗有研究,這些知識說不定能派上用場。

朱元璋聞言,眼中閃過一絲贊賞:“好!如今正是用人之際,你既有才學,明日便來軍中幫忙整理文書吧。”

我心中大喜,連忙謝恩:“多謝大帥賞識,晚輩定當竭盡全力!”

就這樣,我正式進入了朱元璋的軍營。起初,我只是負責一些文書工作,但憑借著對歷史的了解和現代的思維方式,我總能提出一些獨到的見解。漸漸地,我引起了朱元璋的注意。

第三章嶄露頭角

一日,朱元璋召集眾將商議軍情。原來,元軍近日頻繁調動,意圖不明,眾人都在猜測元軍的下一步行動。

“諸位,元軍異動,必有圖謀。你們有何看法?”朱元璋目光掃過眾人,問道。

眾將紛紛發表意見,有人說元軍可能會進攻應天,有人說可能是聲東擊西。我沉思片刻,想起歷史上元軍此時的行動,心中有了答案。

“大帥,依晚輩之見,元軍此次調動,意在集結兵力,攻打安豐。”我站起身來,說道。

“哦?為何如此說?”朱元璋挑眉問道。

我不慌不忙地解釋道:“安豐乃紅巾軍重鎮,若被元軍攻下,對我軍極為不利。且元軍近日在安豐周邊頻繁征調糧草,顯然是為大規模作戰做準備。再者,元軍將領察罕帖木兒素有謀略,他深知安豐的重要性,必定會將其作為首要目標。”

我的一番分析,讓眾人紛紛點頭。朱元璋沉思良久,說道:“你所言有理。傳令下去,密切關注安豐動向,同時做好支援準備。”

幾天后,探馬來報,元軍果然大舉進攻安豐。朱元璋立即派兵支援,由于提前有了準備,我軍成功擊退了元軍,保住了安豐。

經此一役,朱元璋對我更加賞識,將我提拔為參軍,專門負責出謀劃策。我知道,自己已經在這個時代站穩了腳跟,但要改變李善長一家的命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第四章智破陳友諒

隨著朱元璋勢力的不斷壯大,與陳友諒的決戰也日益臨近。陳友諒兵強馬壯,戰船高大堅固,是朱元璋統一江南的最大障礙。

一日,朱元璋再次召集眾人商議破敵之策。帳中氣氛凝重,眾人都在為如何應對陳友諒的強大水軍而發愁。

“陳友諒戰船高大,我軍戰船與之相比,猶如蚍蜉撼樹。各位可有良策?”朱元璋眉頭緊皺,問道。

眾人面面相覷,一時無人應答。我想起歷史上鄱陽湖之戰的關鍵,心中有了主意。

“大帥,陳友諒戰船雖大,但行動遲緩,且多為連鎖。我們可采用火攻之策,順風縱火,必能大破敵軍。”我說道。

“火攻?談何容易。如何接近敵軍戰船?又如何保證火勢蔓延?”有人提出質疑。

我早有準備,繼續說道:“我們可挑選一些小船,裝滿茅草、火藥等易燃之物。待靠近敵軍戰船后,點燃小船,借風勢沖向敵陣。同時,安排精銳部隊在后方接應,防止敵軍突圍。”

朱元璋沉思片刻,眼中閃過一絲光芒:“此計可行!就依你所言,速速準備!”

接下來的日子里,我協助朱元璋精心籌備火攻之事。一切準備就緒后,兩軍在鄱陽湖展開了決戰。

戰斗打響后,我軍按照計劃,派出火船沖向陳友諒的戰船。一時間,火光沖天,陳友諒的戰船陷入一片火海。敵軍大亂,我軍趁機發動總攻,陳友諒在混戰中被流箭射死,其軍隊土崩瓦解。

此役大獲全勝,朱元璋對我更是倚重有加,贊我為“神機妙算”。我知道,自己在朱元璋心中的地位又上升了一大截,也離改變命運的目標更近了一步。

第五章開國之功

鄱陽湖之戰后,朱元璋的勢力無人能敵。不久,他稱帝建立大明,年號洪武。作為開國功臣,李善長被封為韓國公,位居六公之首,我也因多次立功,被封為侯爵。

然而,我深知,這只是開始,真正的危機還在后面。隨著天下平定,朱元璋開始猜忌功臣,李善長的悲劇也即將上演。

我時常提醒父親,要低調行事,不可居功自傲。李善長起初并不在意,但在我的不斷勸說下,也逐漸收斂了鋒芒。

一日,朱元璋單獨召見我。我心中忐忑,不知是福是禍。

“你多次為朕出謀劃策,立下大功。如今天下已定,你可有何心愿?”朱元璋問道。

我連忙跪下:“陛下洪恩浩蕩,臣不敢有非分之想。只愿為陛下分憂,為大明江山盡一份力。”

朱元璋滿意地點點頭:“好!朕看你頗有遠見,日后就留在朕身邊,協助處理政務吧。”

我心中大喜,這正是我夢寐以求的。留在朱元璋身邊,不僅能更好地保護家人,還能在關鍵時刻影響朱元璋的決策,避免悲劇的發生。

從那以后,我成為了朱元璋的近臣,參與了許多重要事務的決策。在我的努力下,李善長一家始終保持著低調,與其他功臣也相處融洽。

第六章力保李家

然而,樹欲靜而風不止。隨著時間的推移,朝廷中暗流涌動,一些人開始嫉妒李善長的地位,不斷在朱元璋面前進讒言。

終于,有人告發李善長參與胡惟庸謀反案。這是歷史上李善長一家滅門的導火索,我萬萬不能讓悲劇重演。

得知消息后,我立刻求見朱元璋。

“陛下,臣父親一生忠心耿耿,絕無謀反之意。這定是奸人陷害,請陛下明察!”我跪在地上,聲淚俱下。

朱元璋臉色陰沉:“證據確鑿,你還有何話說?”

我早有準備,呈上一份詳細的調查報告:“陛下,所謂的證據漏洞百出。臣已查明,這是有人蓄意栽贓,目的就是為了陷害我父親,動搖朝廷根基。”

接著,我又列舉了胡惟庸與那些告發者之間的利益關系,以及他們的陰謀動機。朱元璋看完報告,陷入了沉思。

“念在你父親多年來的功勞,朕暫且饒他一命。但此事不可再提,你好自為之。”朱元璋最終說道。

我心中大喜,連忙謝恩。就這樣,在我的努力下,李善長逃過一劫。但我知道,危險并未完全消除,必須時刻保持警惕。

第七章功成身退

隨著朱元璋年事漸高,猜忌之心更重。我深知,是時候離開了。

一日,我向朱元璋上表,請求辭官歸隱。

“陛下,臣已為朝廷效力多年,如今身體抱恙,懇請陛下恩準臣告老還鄉。”我說道。

朱元璋有些意外:“你正值壯年,為何要歸隱?”

我答道:“臣只想遠離朝堂紛爭,過些平淡日子。還望陛下成全。”

朱元璋沉默良久,最終同意了我的請求。臨走前,他賞賜了我大量財物和土地。

我帶著家人回到老家,過上了悠閑的生活。多年后,朱元璋病逝,建文帝即位。雖然朝廷依然風云變幻,但李善長一家卻因我的提前布局,得以保全,平安地度過了一生。

在這個陌生的時代,我憑借著對歷史的了解和智慧,不僅改變了自己和家人的命運,也在歷史的長河中留下了屬于自己的傳奇。

版權:創世中文網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仪陇县| 庄浪县| 临猗县| 化隆| 赣榆县| 龙州县| 苍山县| 瑞丽市| 保山市| 竹北市| 宜兰市| 蓝山县| 怀化市| 波密县| 永福县| 尉氏县| 苍南县| 弥勒县| 奉新县| 元江| 九龙县| 黑河市| 富顺县| 交口县| 米易县| 江华| 包头市| 宿州市| 宜君县| 师宗县| 闻喜县| 余干县| 银川市| 高平市| 东光县| 松江区| 松滋市| 诸城市| 光山县| 黄山市| 临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