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章 蘇州城傲然矗立 伍子胥巧奪天工

從哪里說起呢?就從吳王闔閭奪取政權之后,與伍子胥進行的一次御前會議說起吧。

吳王闔閭問:“我國位于東南偏遠之地,道路險阻,氣候潮濕又有水患,國君無防御設施,人民無安身之計,倉庫尚未建立,田地還未開墾,這可怎么辦呢?”子胥思考良久,說:“治國之道,安君治民才是上策。”吳王闔閭問:“安君治民,依靠何法?”子胥道:“想要安君治民,成就王圖霸業,讓遠近之人都心悅誠服,只有四個辦法:立城郭,設守備,實倉廩,治兵庫。”立城郭,就是建設城池,扎下根基,城郭集軍事、政治、經濟功能于一身。設守備、治兵庫,偏重于軍事。攻守之器具,軍糧之供應,都是當務之急,而這一切又都取決于民生和經濟發展,所以實倉廩是重中之重。在這次談話之前,伍子胥被授予“行人”的職位,這個職位類似外交部禮賓司司長,負責接待各國使者。職位是一方面,實際工作內容是另一方面,在這次談話之后,伍子胥被委以建城之事。

伍子胥最初受命建城,要建設的城市叫姑蘇,也就是現在的蘇州市。他派人測量土地、探測水文,遵循自然規律建造了一座大城。城墻周長四十七里,陸路和水路各有八個城門。根據《吳郡志》記載,姑蘇城的八門分別是東面的婁門、匠門,西面的閶門、胥門,南面的盤門、蛇門,北面的齊門、平門。還有人考證,水陸城門的一期工程包括閶門、胥門、盤門、蛇門,二期工程包括平門、齊門、婁門、匠門,三期工程又增加了金門和新胥門,《吳郡志》記載,還有葑門、赤門。

關于這幾個門,還有一些小故事。

吳王闔閭想要向西攻破楚國,楚國位于西北,因此閶門也叫破楚門。

古代陰陽學家認為,十二地支、十二生肖與十二個方位是對應的。按照陰陽五行之說,越國在南偏東,為巳位,吳國想要征服越國,就要建立與巳位對應的蛇門。在這個指導思想下,吳國的位置在東偏南,是辰位,對應龍,小城南門城樓上的鴟吻做成兩條小龍盤繞,象征龍角,又在南大門上雕刻木蛇,蛇身向北,蛇頭向著城內,以示越國歸附吳國。但歷史的吊詭之處在于,出于美好愿望的設計不敵人事上的成敗,最后反倒是越國吞并了吳國,把它從地圖上抹去,使其空余遺恨。

按照《吳郡志》的說法,匠門又名干將門,是因為“吳王使干將鑄劍于此”,干將、莫邪作為歷史上最知名的夫妻檔鑄劍大師,獲得此項殊榮也不為過。干將門的命名也可能是因為,吳王推行的強國強兵政策包括加強武器生產。隨著干將、莫邪的加入,產生了巨大的品牌效應,帶來人氣、流量,匠人們逐漸在匠門附近聚居,這一帶成了“吳國高新科技示范區”。

民間相傳,胥門是因“伍子胥宅在其傍”而得名。《吳郡志》上說曾經發現過石碑,可印證此事,但后來石碑丟失了。也有說法是胥門上曾經懸掛過伍子胥的頭顱而得名。其實,胥門是以遙對姑胥山(即姑蘇山)而得名,《蘇州府志》云:“胥門,西門也,在閶門南,一曰姑胥門。”

姑蘇城的齊門,還與一段政治婚姻悲劇有關。齊國與吳國交戰失利,齊景公不得已把一個女兒嫁給了吳國太子終累。但終累壽命不長,齊女更加思念齊國,吳王闔閭為此建造了九層飛閣,讓她登臨望齊。當時,齊國在吳國之北,因此,齊門位于姑蘇城的北方,也叫望齊門。

這八個城門,唐朝時應該還在,劉禹錫有詩云,“二八城門開道路,五千兵馬引旌旗”,說的就是這里。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康马县| 安图县| 西贡区| 安阳县| 龙口市| 景宁| 南郑县| 利川市| 扎鲁特旗| 兴安县| 宝应县| 贺州市| 孟村| 灵宝市| 汾西县| 嘉祥县| 那坡县| 洛川县| 富阳市| 江门市| 工布江达县| 南宁市| 五家渠市| 凌海市| 曲阜市| 沐川县| 海丰县| 贡嘎县| 望都县| 花莲市| 阳江市| 凤凰县| 雅江县| 建水县| 汪清县| 道真| 额敏县| 贵定县| 新津县| 娄底市| 肃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