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成為雍正
  • 李正
  • 4816字
  • 2023-10-16 11:40:27

隆科多:從擁立之功到圈禁至死

對于如何用人,雍正似乎始終都有一種“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的沖動。不僅對年羹堯是如此,雍正對隆科多,亦是如此。當雍正信任隆科多時,會曾贊揚他是“當代第一超群拔類之希有大臣”;而當雍正懷疑隆科多時,又會以雷霆之勢將隆科多迅速圈禁。于是,隆科多的命運起伏,是繼“年羹堯案”之后,雍正在執政時期升黜大臣的又一經典案例。

從歷史的角度而言,隆科多是雍正繼位的最大功臣,甚至沒有之一。在康熙駕崩的那一夜,時任九門提督的隆科多是現場除皇子之外唯一的異姓大臣,并全權負責雍正的個人安保工作,保證皇權順利交接。雍正繼位后,隆科多迅速成為當朝的政治明星,位高權重,但僅僅5年后,隆科多就十分狼狽地死在了北京暢春園外的一間小房子里。

隆科多究竟是如何崛起的?在康熙駕崩的那一夜,隆科多到底干了什么?作為擁護雍正繼位的從龍之臣,隆科多最終又為何會隕落呢?

一、滿門勛貴的家世

隆科多,盡管生年不詳,但毫無疑問,他出身于一個十分顯赫的家族。因為隆科多能在康熙朝崛起,簡單來說就是一句話——靠爹、靠姐、靠姑媽。

首先得明確一個小背景,隆科多其實不姓“隆”,他姓“佟佳”,全名是佟佳·隆科多。在清朝早期,有兩位赫赫有名的佟佳氏皇后。第一位是順治的孝康章皇后[1],她生下了一個寶貝兒子——愛新覺羅·玄燁。這位孝康章皇后,就是隆科多的姑媽。第二位佟佳氏則是康熙的第三任正宮娘娘,孝懿仁皇后[2],這位是隆科多的親姐姐。所以,從姑媽的角度講,隆科多是康熙的表弟;從姐姐的角度講,隆科多又是康熙的小舅子。

介紹完女士們之后,我們再來看看隆科多的父親——佟國維,也就是影視劇《雍正王朝》中的那位議政大臣,只不過在劇中,佟國維被改編成了隆科多的六叔,這一下子,兒子就變成侄子了。像這樣改編倒影響不大,歷史上,隆科多和佟國維在政治站隊上,的確產生了比較大的分歧。佟國維是典型的“八爺黨”,隆科多本人并沒有參與其中。

話說回來,因為姐姐和姑媽這兩位佟佳氏皇后以及父親佟國維的影響力,隆科多所在的佟佳氏家族當時是絕對的權貴家族。按《滿族姓氏綜錄》(遼寧民族出版社,2012)的說法,佟佳氏是“滿洲八旗中,皆有其人。”其家族的大量成員在朝為官,且職銜普遍不低,以至于佟佳氏家族在康熙朝獲得了一個響當當的稱號——“佟半朝”。

而出身于權貴家族的隆科多,他的官場生涯走了典型的旗人武官升職路線。自康熙二十七年(1688)起,隆科多就在康熙的身邊任一等侍衛、鑾儀使。此后,隆科多又升任鑲白旗漢軍副都統、正藍旗蒙古副都統。

但人生偏偏有的時候,選擇比努力更重要。尤其是一個權貴家族,其興衰終究離不開政治斗爭中的站隊。

而隆科多的第一次站隊,顯然是失敗的。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隆科多最早是老大胤禔的人。轉折點則發生在康熙四十七年(1708),當時,太子胤礽第一次被廢,老大胤禔因為魘鎮太子、圖謀不軌,被削爵囚禁,隆科多也因此受到批評。他從此在政治站隊上愈發謹慎,并由此躲過了一次重大災禍。

這次重大災禍,就發生在太子第一次被廢的那年冬天。當時,康熙要群臣推舉新太子,老八胤禩的眾望所歸嚴重挫傷了康熙對控制朝堂的自信。轉過年來,本已退休的佟國維被康熙視為串聯“八爺黨”的罪魁禍首之一,佟佳氏家族遭受了一次全面且沉重的打擊。

但佟國維的兒子隆科多在此期間始終沒有表態,且隆科多和擁護老八的所有皇子也都保持了一定距離。于是,這場政治風波過后,保持中立且謹慎的隆科多,很快就迎來了自己高升的機會。

康熙五十年(1711),時任九門提督的托合齊[3]的“結黨飯局”曝光,這再次引發了康熙強烈的不安。簡單介紹一下,托合齊是胤礽復立之后“太子黨”的核心人物,常年以組織飯局為由拉幫結派。而在這場頂級的政治飯局中,除了托合齊這位掌握京師軍事力量的九門提督之外,還有時任刑部尚書和兵部尚書的兩位高級干部。最邪門的是,康熙的貼身太監梁九功[4]也在其中。

這相當于“太子黨”利用托合齊和梁九功的職務之便,可以監視在京的大小官員的一舉一動,甚至也能監視康熙??滴踉隗@恐與震怒之余,當即以雷霆手段掀起了一波鎮壓與殺戮。

處死了托合齊之后,康熙的當務之急就是要挑選一位新任九門提督,此時的任職條件也開始產生了變化。這個人選除了要是武官出身之外,還必須要滿足兩點:一是絕對可靠、值得信任;二是不能和任何皇子有瓜葛。再看隆科多,一方面,他身為康熙的表弟兼小舅子,自少年時起便做著康熙的貼身護衛,自然值得信任;另一方面,自老大胤禔被囚禁以后,隆科多始終潔身自好,遠離政治站隊,完全符合條件。

最終,在康熙五十年,猶如天上掉餡餅一般,隆科多成功擔任步軍統領一職。步軍統領,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九門提督,相當于衛戍部隊司令員,掌握了京師幾乎全部的軍事力量。

遭受打擊后又突然崛起的隆科多,開始進入他人生中最為謹慎、沉穩的階段。一方面,他同所有皇子都保持著明面上的絕對距離,另一方面,他絕對效忠于康熙,始終將京師各方的動態情報第一時間上報,逐漸獲得了康熙的信任??滴跷迨拍辏?720),隆科多在兼任九門提督的同時,升任理藩院尚書,成了康熙晚年間炙手可熱的政治新星。這所有的一切,仿佛都是為了給康熙駕崩于暢春園的那一夜做鋪墊。

二、從龍保駕地騰飛

康熙六十一年(1722)十一月十三日,康熙皇帝駕崩,雍正上臺。

根據《清圣祖實錄》的記載,康熙駕崩時,在暢春園現場的主要人物,除了皇族的眾位皇子之外,大臣只有隆科多一人。而人們在談到這段歷史的疑惑之處就在于,隆科多他只是理藩院尚書兼九門提督。論文職,他上面有大學士和六部尚書;論武職,他上面還有領侍衛內大臣。從任何一個角度講,隆科多似乎都沒有資格出現在當時那種特殊場合之中。

然而這背后的原因,我們今天已無法揣測。但當天夜里隆科多做了什么,我們還是比較清晰的。首先,隆科多組織武力對暢春園進行戒嚴;之后,隆科多與老十三允祥一同領兵,護送雍正返回了紫禁城;最后,隆科多還派兵徹底封鎖了京城整整6天,對所有王公大臣都實行了布控,以確保雍正順利登基。

并且,在未來半年多的時間里,隆科多都是雍正人身安全的第一負責人。這一方面是因為隆科多對雍正的忠誠,另一方面也是因為雍正對隆科多的信任。自此,隆科多開始被人視為雍正的絕對死忠分子。

那么,隆科多,這位長期與皇子們保持距離的“孤臣”,到底是什么時候選擇站隊雍正的?這是沒有任何檔案記載可以查詢的,因而成了懸案。人們的普遍有兩種推測:一、隆科多只是在堅定地履行康熙的意志;二、冷熱灶理論。如果燒勢力龐大的“八爺黨”的熱灶,那隆科多不過是眾多從龍之臣中的小字輩,并不會有太大的收益,但如果燒老四胤禛這位“孤臣皇子”的冷灶,那他就可以成為重要的砝碼,并獲得巨額回報。

事實也證明,隆科多這一次豪賭獲得了空前巨大的成功。雍正繼位沒多久,隆科多就升任了總理事務大臣,兼吏部尚書,承襲一等公爵。

隆科多所獲得的回報還不止如此。雍正對中央許多大臣都表態說過,隆科多的親姐姐孝懿仁皇后是他的養母,所以隆科多就是他的親舅舅。于是,雍正下了一道在清朝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命令,他命內閣以后書寫公文時,凡遇到隆科多的名諱,一定要寫作“舅舅隆科多”——

諭內閣:隆科多應稱呼“舅舅”,嗣后啟奏處,書寫“舅舅隆科多”。(《清世宗實錄》卷一,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這一下,隆科多哪里只是雍正的舅舅,倒成全國人民的舅舅了。

此外,在待遇上,雍正對隆科多也是好得邪門,什么雙眼孔雀翎、四團龍補服、黃帶、鞍馬紫轡等,通通賞賜,跟親王一個待遇。要知道,在大臣之中,能讓雍正這么寵的,除了隆科多,那恐怕只有年羹堯了。只可惜,年羹堯膨脹了。隆科多呢?嗯,也膨脹了。比起在表哥康熙打壓下的謹小慎微,在外甥雍正吹捧下的隆科多,實在是有些忘乎所以了。

此人真圣祖皇考忠臣、朕之功臣、國家良臣,真正當代第一超群拔類之希有大臣也![5]

于是乎,隆科多在雍正朝僅僅崛起了5年,便迅速墜落。

三、轟然崩塌地落幕

比起張廷玉的謹小慎微,出身權貴、一輩子沒遭過罪的隆科多,實在活得太過跋扈了。他主管吏部時,吏部幾乎成了他的私人領地,官員任命被他大肆干涉。時人將隆科多所選的官員均稱為“佟選”,這在雍正朝初期與年羹堯的“年選”如出一轍。

結黨問題則是隆科多失寵的主因。隆科多因佟佳氏一族而起,也因佟佳氏一族而落。當年,在族人幾乎全體站隊老八時,他因中立而崛起;但等到他成了佟佳氏的頂梁柱時,他又開始庇護那些曾經表態效忠老八的族人。這相當于隆科多不單單是結黨,還包庇了雍正昔日的諸多政敵。因此,從雍正三年(1725)正月開始,隆科多便逐漸失寵。其實,在雍正二年(1724)年底,隆科多為了試探,也可能是為了自保,曾主動向雍正請辭九門提督的職位。結果他的訴求被立即準奏,雍正還安排了隆科多的對頭鞏泰[6]來接替他。

大概從這時起,隆科多就已經意識到了,他的外甥雍正盡管說話比表哥康熙好聽,但翻臉之后的手段,可是要狠辣得多。于是,隆科多就逐漸開始牢騷滿腹、胡說八道,他的牢騷中最有名的有兩句。其中一句是:

白帝城受命之日,即是死期已至之時。(《清史列傳·大臣畫一傳檔正編十·隆科多》)

這句話的含義相當值得玩味:隆科多自比季漢的托孤大臣諸葛亮,那康熙是劉備,雍正不就成了樂不思蜀的劉禪了嗎?至于后半句的“死期已至”,不就是指責雍正忘恩負義嗎?表達得如此直白,都不需要專業的“文字獄人士”來羅織罪名,因為我們根本解讀不出其他意思。而另外一句則是隆科多夸耀他在康熙駕崩的那一夜——

一呼可聚二萬兵。(《清史列傳·大臣畫一傳檔正編十·隆科多》)

這種話,一旦說出來,那對雍正繼位的合法性的打擊可就太大了。你隆科多夸耀自己在那一夜的武力,到底是在炫耀擁立之功,還是在暗示雍正是靠武力奪權的,繼位的合法性不足呢?

一旦對皇權的合法性產生了威脅,那隆科多的死亡就只是時間問題了。雍正也想避免落得一個“飛鳥盡,良弓藏”的殺功臣的惡名,于是,雍正玩了一手借刀殺人的把戲。

隆科多的人緣很差,一是因為他沒有科舉身份,科甲出身的官員都看不上他;二是作為“全國人民的舅舅”,隆科多自恃皇親國戚的身份,又有擁立之功,多年來飛揚跋扈,四處樹敵。于是,雍正處理起來也很是輕松,他先是公開收回隆科多的種種“親王級”待遇,繼而在大會小會上,沒事就點名批評兩句,明確表態隆科多失寵了,朝野上下立刻心領神會,參隆科多的折子像雪片一樣紛紛飛落至雍正的案前。

最終,雍正合理合法地把隆科多送進了監獄,定了41條大罪,判了個無期徒刑。值得玩味的是,雍正給隆科多選的幽禁地點居然緊挨著康熙駕崩之地——暢春園。服刑中的隆科多看著暢春園,想起自己5年前在這里的意氣風發,又對比此刻牢獄中的狼狽之相,沒過多久,他就精神失常了,變得瘋瘋癲癲。一年之后,一命嗚呼。

隆科多的一生,是典型的外戚權貴的滅亡之路。出身好便自恃皇親國戚,賭對了一件事便忘乎所以,最后失了身份,自取滅亡。《清史稿·列傳八十二·胡期恒》中對隆科多的定論,說得也是相當直白:

當其貴盛侈汰,隆科多恃元舅之親,受顧命之重;……方且憑借權勢,無復顧忌,即于覆滅而不自怵。臣罔作威福,古圣所誡,可不謹歟!

從被賜自盡的年羹堯,到晚年一地雞毛的張廷玉,再到吞下無期徒刑惡果的隆科多,他們似乎都在警戒著我們“伴君如伴虎”這一道理。可帝王溫情的一面,難道就沒有人能夠看到嗎?

注釋:

[1]孝康章皇后,佟佳氏。初為順治妃嬪,康熙即位后尊其為皇太后,死后加謚為孝康章皇后。

[2]孝懿仁皇后,佟國維之女,孝康章皇后的侄女,康熙二十八年(1689)病重時冊封為皇后。

[3]托合齊,早年間為內務府包衣,于康熙四十一年(1702)出任步軍統領,康熙五十一年(1712)因“結黨會飲”案被懲治。

[4]梁九功,也稱梁九公,康熙朝時曾任太監總管,因“托合齊案”被囚禁,雍正即位后自縊。

[5]故宮博物院編《〈文獻叢編〉全編》第二冊,《掌故叢編》第十輯《年羹堯折》,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8,第426頁。

[6]鞏泰,也稱袞泰,滿洲人。原為著護軍統領,在隆科多后接任九門提督,后參與了平定準噶爾的戰爭。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邹平县| 民丰县| 凉山| 饶阳县| 图木舒克市| 和顺县| 石嘴山市| 高密市| 黄冈市| 木兰县| 托克逊县| 山阴县| 临桂县| 闽侯县| 剑阁县| 蒙城县| 邵阳市| 礼泉县| 饶河县| 安溪县| 武夷山市| 黔江区| 泽普县| 中西区| 福泉市| 平乡县| 五指山市| 雷波县| 临高县| 通江县| 新田县| 莱阳市| 绥滨县| 高台县| 理塘县| 清流县| 拉孜县| 普格县| 晋州市| 天水市| 望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