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場的眾人,直接給雷倒一片,一個個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正六品的戶部主事啊,比正七品的知縣還高了足足一級,他居然還一臉的嫌棄?
而且,更重要的是,就算是正七品的知縣,那也是要經過十年的寒窗苦讀,最起碼要考中進士之后,才能放任一個七品知縣。
而他呢?本來就是一個不學無術、游手好閑的紈绔敗家子,別說考進士了,連秀才都不是。
現如今,皇上僅僅是因為他所提的國債一事,破格提拔任用,且直接就給了他一個六部主事的官職,這是多么大的恩典啊?
結果這小子到好,天上掉下來這么大一坨狗屎運,他居然還嫌棄這個正六品的六部主事,品級太低了……
此刻,大家都瞪大了眼睛,用復雜的眼神看著陸燦,心里只有一個念頭,這小子真欠揍!
不僅是這些靠考取功名,正常入仕晉升的官員,一臉的羨慕嫉妒恨,就連嚴世蕃都羨慕陸燦的這狗屎運了。
因為他當初可是在國子監讀書的,后借著父親嚴嵩的權勢入仕為官,那起步也只不過是被皇上恩授了一個從七品的授左軍都督府都事。
而且,一熬就熬了七年,這才混到從六正的尚寶司少卿。
好家伙,這陸燦一沒考功名,二沒到國子監讀過書,居然直接就授正六品的六部主事官職,他還嫌棄,這真是應了那句老話,人比人,氣死人。
再說嘉靖,也是一呆。
原以為恩授對方一個六品的戶部主事,對方該會無比的激動,感恩戴德,結果這小子居然會嫌官小……
長這么大,嘉靖也是頭一回遇到這種事,一時之間愣是被陸燦的話給嗆得不知該說什么才好。
這叫什么?這不就是撿了便宜還賣乖嗎?
嘉靖的臉抽了抽,差點沒給他氣樂了。
不過,嘉靖也沒有生氣,只是裝出一臉不悅的樣子,訓道:“朕讓你到戶部去任一個主事,那已經是夠看得起你了,你以為正六品的戶部主事是可以隨便給的嗎!還嫌品級低,朕看你就是人心不足蛇吞象,好高騖遠!”
當然,這也不能怪陸燦會嫌六品的戶部主事官職小,因為在他看來,自己唯一的本事,就是后世的先進知識。
而這些后世的先進知識,如果是用來改革,到是很適用。但要是讓自己到戶部去打雜,當個沒有話語權的小吏,那就真不如閑在家里,當個無拘無束的紈绔來得逍遙自在。
嘉靖也不管陸燦接不接受,直接道:“朕告訴你,你愿意,這戶部主事你得干,你不愿意,這戶部主事你也得干,而且還得給朕干好嘍!”
這下,陸燦都驚呆了,這官居然還能強行要人當的?
“黃錦,等下你去擬道旨,授陸燦正六品戶部主事一職,專事負責發行國債事宜,另外準其入值西苑無逸殿行走。”嘉靖口詔道。
“是。”
黃錦領命,然后趕緊提醒陸燦快快謝恩。
“謝皇上。”
陸燦見嘉靖是鐵了心要他去負責發行國債,于是只得無奈的嘆了口氣,勉為其難的點頭算是應了下來。
看到這一幕的眾人,那是驚得目瞪口呆……
大家這輩子都沒遇到過這種怪事,別人都是不惜寒窗苦讀十數年,削尖了腦袋想當官。
而他呢?完全是反過來了。
這正六品的官說授就授,不愿當還不行,還非逼著他當。
這真是活久見!
此時,眾人都開始懷疑人生了。
其實,嘉靖還真不是隨隨便便亂授官職,而是發行國債是陸燦提出來的建議,如今賑災迫在眉睫,朝廷必須盡快的發行國債,那么自然讓懂的人來負責。畢竟一項財政政策,看似簡單,但實施起來,其中還是有許許多多需要注意的細節,而這項政策的人選,缺了誰也不能缺了陸燦。
見陸燦應下了這個差事,嘉靖也很高興,當即便放他回了家。
就這樣,陸燦來時以為要被訓斥受罰,結果回的時候居然授了一個正六品的京官,這也是令他自己都沒有想到的事。
出了宮,回府的路上,陸燦還是很得意的。
六品戶部主事,他沒記錯的話,海瑞在給嘉靖皇帝寫《治安疏》的時候,就是當的戶部主事。
明朝廢除中書省和延續千年的丞相制,設立吏部、禮部、刑部、戶部、兵部和工部六個部。
明朝六部的主官是尚書和侍郎。尚書是六部的正職領導,而侍郎是尚書的副手,分左侍郎和右侍郎,呈現一正兩副的配置。其中尚書是正二品,而左、右侍郎都是正三品。
六部的二級機構叫清吏司,各有十三個清吏司,分別對應明朝的十三個省。
六部清吏司的主官是郎中和員外郎。郎中是清吏司的正職領導,員外郎是郎中的副手,郎中是正五品的,而員外郎是從五品。再下面就是主事、大使、副使等一系列品秩不高的官職。
所以,戶部主事看得出是級別比較低的京官。
不過,實際上明朝六部機構設置和當代各部有相似之處。
明朝六部的清吏司類似于當代各部委下屬的司,而清吏司主事和當代各部委的處長這個職務比較接近,只是在官員級別設置上略有不同。
明代六部主事是正六品的,比正七品的知縣高一點,而當代部委的處長和地方的縣長是同級的,都是縣處級的。
所以如此一想,自己穿越過來,能混到這么一個級別的官職,陸燦到也覺得不算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