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少年維特之煩惱
  • (德)歌德
  • 1364字
  • 2023-08-30 15:21:58

獨特的心理描寫和書信體小說

在故事情節的展開中刻畫人物的性格并非《維特》的特點,維特的性格是定型的,自始至終無變化。作者通過三個環境:初遇綠蒂、出任公使秘書和重返綠蒂身邊來展現維特心理的變化。心理描寫才是《維特》的也是此后150年間一般德國長篇小說的特點,直到卡夫卡(1883—1924)創作了他的非心理小說。

綠蒂等人物形象都不豐滿,都是素描性質的。他們的每次出場,多半僅僅作為引起維特心理變化的一種契機。這些人物又都是通過維特的眼睛再現的,當讀者看到他們時,他們都已經染上了維特的主觀成分和感情色彩。譬如阿爾貝特,維特起初尚能客觀公正地對待他,因此讀者也能清晰地看到他們兩人的性格截然不同:阿爾貝特是理智型的,冷靜務實,積極入世;維特是情感型的,耽于幻想,多愁善感,消極厭世。讀者繼而看到的是一個羨慕和妒嫉者眼里的阿爾貝特,后來又看到一個想入非非、猜忌憎恨者眼里的阿爾貝特。維特心目中阿爾貝特面目的變化,正是維特本人心理變化的寫照。這是作者的成功之筆。再說綠蒂,她是小家碧玉、賢慧女子,她的可愛之處在于同維特之間彼此心有靈犀一點通。維特自對她一見鐘情起就把她理想化,維特越是走投無路,他加到綠蒂身上的價值就越超出她自身的價值。這還不僅是“情人眼里出西施”的問題。帶著幾分神秘色彩地崇拜被理想化為解救者的女性,可說是日耳曼男子的天性,也是德國文學的一大特色。

歌德說,兩人通信有問有答,書信體則有問無答,是讓虛構人物在孤寂中發泄內心的悲哀、表達其厭倦人生情緒的最好方法,亦即內心獨白的手法。維特致友人威廉的第一封信就流露出他對人生的厭倦。他熱愛自然、喜歡兒童,也都是厭世情緒的反映。他愛上綠蒂卻遲來一步,便更覺自己的不幸與多余,便在阿爾貝特面前泄露了他的自殺之念。但他尚能自拔,便不辭而別。本來不想有所作為的維特出任公使秘書后又顯出他積極有為的一面,想一改衙門作風,卻受到公使——一個典型的德國官僚的刁難與壓制。他愛慕貴族小姐封·B,他說:“在我還能享受到人間有限的歡樂和短暫的幸福的地方,等級區別不該擋住我的去路。”但不久他便在伯爵府的一次貴族聚會上受了侮辱,他的市民的榮譽感受到了傷害。他憤而辭職。由于在社會上“任何出路都已被截斷”,他便把依戀綠蒂視作最后的出路。守在一個已婚女子身邊,把愛情深藏在心中,這無望的愛情已非單純的愛情,它已變成了一種對安全感的尋求,綠蒂則成了他最后的避難所。然而,這無望的愛情又畢竟是愛情,它使維特陷入無限的痛苦之中,也造成了綠蒂和阿爾貝特夫婦間的隔閡。友誼——忠誠——愛情——背叛,這是19世紀德國作曲家理查德·瓦格納(1813—1883)的音樂戲劇的主題。在18世紀的歌德的筆下,維特站在界限前沒有再朝前跨出一步。他沒有為了對綠蒂的愛情而背叛對阿爾貝特的友誼,他沒有為了自己的幸福而破壞他人的婚姻,但愛的激情又無法遏止,他便面臨三種可能:像司法官的文書那樣發瘋,他希望如此卻沒有瘋;或像那個青年雇工似的,和阿爾貝特同歸于盡,但這無異于毀了綠蒂,他不能做;他只有自殺:讓幸福者得幸福,讓不幸者“回到天父身邊”。當綠蒂終于請求他保持距離時,他意識到最后的避難所拒絕了他,他最后的生路絕了,無望的愛情連同可憐的安全感一起破滅了,他這才把自殺之念變成自殺行動。因此,他的自殺不是單純的殉情,而是包含著對社會的抗議,盡管這是消極的抗議。

主站蜘蛛池模板: 林州市| 含山县| 余干县| 绿春县| 华池县| 南皮县| 太湖县| 武城县| 呼伦贝尔市| 庆云县| 天柱县| 白沙| 乐都县| 东乌| 逊克县| 大余县| 利津县| 博客| 灯塔市| 翁牛特旗| 东宁县| 馆陶县| 城固县| 台东市| 沐川县| 休宁县| 大关县| 富源县| 宁武县| 五指山市| 霸州市| 华安县| 城步| 甘孜县| 交城县| 湖北省| 延川县| 灌云县| 牙克石市| 栖霞市| 中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