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第二足矣
- 瓶中大明:開局讓嘉靖下跪太廟
- 西瓜吃肚皮
- 2090字
- 2023-09-21 08:00:00
蕓苑。
林余目光掃過在場的各衙門主事之人,慢慢說道:
“織工暴亂,因布政使司左參政胡亂施行朝廷稅收政策導致,死有余辜,判抄沒之罪。
你們可有異議?不妨說來。”
宋副使、錢同知兩人先是對視一眼,接著看向布政使司衙門的張大緒張參議,哦不,現在是張參政了。
事情是你們布政使司鬧出來的,你可愿背鍋?
你如果愿意背鍋,我們按察使司衙門和知府衙門只有拍掌叫好的份,又能說什么!
張大緒咬緊了牙,頓時明白這位總督府林參將升他官職的用意了。
他伸長了雙臂,又是一個大拜,恭敬喊道:
“前左參政貪贓枉法,以致今日之亂,本代參政一定會牢記教訓,恪盡職守,不叫皇上失望,不叫我浙地百姓失望,不叫總督府失望。”
林余輕抬手,示意張大緒起來,提醒道:
“民亂平定之后,朝廷定會派錦衣衛復查此事,到那時,證據是否確鑿,你別叫錦衣衛失望就行。
小閣老給前左參政的密信,我不曾看見過,便只能當做沒有。錦衣衛來查時,我亦是此話。”
一直沉默不語的沈信此刻開口了:
“林參將說的極是。既然林參將打了樣,咱們都照實說就行,不要添一句,也不要減一句。”
宋副使、錢同知俱都點頭稱是,張大緒頓時苦了臉,那抄沒前左參政的家時,他究竟是找還是不找,那封密信?
不如…不找!
然后…把“見過密信”的言語,改成“聽右參政說起過密信”。
反正,右參政已經因為當了逃兵,被林參將判了革職抄沒,多一口鍋,也沒什么吧!
即使錦衣衛最后找到了密信,又如何處理密信,那也不關他事。
他當時,還只是一個小小的,什么都不知道的無辜參儀啊!
又一件事情議定,在場眾人心情都不自禁輕飄了三分。
織工暴亂的因由已經找到,罪魁禍首也已經身死伏法,對他們這些官員來說,最大的“坎”邁過去了。
至于如何平亂,那是總督府和都指揮使司的事情,還輪不到他們擔責。
林余見屋內氣氛似乎又融洽了幾分,緊接著問道:
“按照咱們剛商議出來的章程,宋副使,在場眾人里面你最精通大明律令,那你來說說,該如何給織工們定罪?”
宋進勇一個激靈起身,卻訥訥不敢言語。
這可是造反…是大明律令里邊最嚴重的罪…當然是帶頭的凌遲,參與的殺頭,同族的流放……
可剛剛明明說的是,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
這種情況,自然應該是嚴懲當官的,安撫參與暴亂的織工。
可他宋進勇,區區按察使司副使,如何敢替朝廷向織工低頭?
皇家顏面呢?
這是報復!
這一定是報復!
這林余,分明是還記恨上次他替蔣千戶之子蔣云秋求情的事,如今朝他發難來了。
也是,聽說是蔣云秋跟這林余爭風吃醋,才把自己鬧進了牢房。
男女之事,可大可小,可大可小啊!
他深深作了一揖,慚愧道: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但前幾日我因底下蔣千戶求告,竟動了私心,去總督府為一浪蕩子求情,真有愧于按察副使之身份。
幸得那時,林參將秉公辦事,我才沒有釀成大錯。
而織工之事,重于前幾日之事百倍千倍,我小事尚且有瑕,此刻如何敢妄論大事。
還望林參將能恕下官無能之罪。”
宋進勇一口氣說完,心中不禁為自己的急智得意。
你林余處心積慮要害老子,老子直接坦白:
老子就是無能!
老子就是不行!
你最多撤老子的職,你還能抄老子的家么!
哼,你行你上啊。
林余聽完,不禁目瞪口呆,又有些哭笑不得,他是真的想參考一下大明律令來著。
畢竟,錦衣衛會復查此事的,他不能任由自己的想法信馬由韁不是。
但他也立刻明白了宋進勇的意思,這分明就是…不想擔責唄。
多說多錯,不說不錯,做的人全錯。
想得倒美!
老子偏不能讓你們如愿,等到平了這民亂之后,向朝廷匯報之時,在場諸人,都得在“功勞簿”上。
所有人都有功,便是所有人都無功,那身在京城的胡宗憲,才有可能獨領功勞。
都是部堂,領導有方啊。
林余不跟宋進勇掰扯,徑直說道:
“既然如此,我說說…大家的意見。
織工本為我大明百姓,因貪官污吏弄權,不得不反,那就該無罪。
明日大會上,諸位都要現身,我會代諸位,向織工們宣讀官府的處置。”
“大會?”
“什么大會?”
“林參將,明日可平不了亂,你這是胡鬧!”沈信一下子站起身,急聲說道。
“明日若是真有什么大會,咱們一現身,要么得被活捉,要么得被打死,前車之鑒猶在側,林參將你雖是好心,卻未必能得好報啊。”張大緒自認為跟林余是一頭的了,苦口婆心勸解道。
一時之間,屋內氣氛溫度驟降,幾位衙門的主事官們,都急了。
明明有更穩妥的法子,明明杭州右衛和杭州前衛已經接到了調令,何苦拿自己的性命冒險?
那些織工,說的好聽些,是我大明百姓。說的不好聽,就是紅了眼的兇徒,什么殘忍的事都能干得出來。
你林余,明明很聰明啊,哪怕部堂不在,照樣穩住了局面,可怎么在最關鍵的地方,開始犯糊涂了。
眾人還要再勸幾句,卻見林余朝座位末首的沈一石問道:
“沈兄,我讓你請的那些商人,請來了么?”
沈一石忙起身答道:
“稟林參將,除了被織工打死的天下第一紗廠葛燈芯,其余的都來了,一共五位,分別是:
天下第一絲棧蠶娘子。
天下第一綢莊蘇胖子。
天子第一繡坊鳳三妹。
天下第一布行錢老廣。
天下第一織坊陸半城。”
林余聽著這么多的“天下第一”,不禁好笑說道:
“沈兄身為浙地首富,怎么連一個第一都未混上,可見這第一之名,多為名不副實啊。”
沈一石含笑拱手:
“林參將謬贊,小人惶恐。這諸多第一,是世世代代積累所致,小人不過一時得意,何敢比較。
小人所愿,第二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