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第一輯 此山此水》:在水之源

  • 江南之南
  • 陳相飛
  • 1625字
  • 2023-08-09 18:18:39

端坐云端,鳥瞰贛州,不由感喟:

上蒼待這方土地何其不薄!章貢兩江交融,于此匯成贛江;水似玉虹繾綣,縈繞美麗花洲。水之源、河之洲,分明是贛州的寫照……

如果用一個字來介紹歷史文化名城,我以為,北京可以說是一個“厚”字,西安可以說是一個“古”字,江城贛州則無疑是一個“源”字。無論從所處地理位置、漢民系發展史,抑或是文化的角度說,贛州,都展示出源頭的風采。

贛州為三江所繞。一條裝滿了精彩華章,稱作章江;一條裝滿了豐實“貢品”,叫作貢江。它們在城北龜角尾合二為一,匯合成的大江即是江西母親河——贛江。位于章貢兩江合流處的贛州,因其挾地利之便,毫無疑問成為了“千里贛江第一城”。兩千多年來,宛如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贛江的源頭。

贛江由章江和貢江合流而成,而“贛”字也是由“章”“貢”二字組合所成。可以說,贛州是一個用文字解構的城市。其城墻根下的兩條支流各為一字,一左一右組合成了新的漢字。在傳統燈謎游戲中,這一方式叫作離合。贛州,正是于江河的離合中成長和延伸。

在水運作為主要交通方式的時代,大多數城市都是依水而建、因水而興,地處贛江源頭的贛州同樣如此。說起這點,不能不提到客家民系。客家民系是漢族民系的一個分支,也是漢族在世界上分布范圍最廣闊、影響最深遠的民系之一。客家人原本是中原漢族,東晉戰亂時首度南遷,此后又數次大規模南遷,由此逐漸形成具有獨特風貌的客家民系。今天聚居于贛南、閩西、粵東的客家人,他們南遷的第一站就在贛州城北的龜角尾碼頭。

遙想當年,客家先民們為生計所迫,告別故土,淚灑中原,一路上風餐露宿,顛沛流離。當他們跨過長江,蕩閥乘舟,進入鄱陽湖,溯贛江而上,行至江首水源的龜角尾時,眼前秀麗的山川和廣袤的沃土吸引著他們,于是他們棄船上岸,駐扎下來,開辟新的家園,然后再輾轉遷徙到閩西和粵東,乃至海外。

在水之源,贛州因此成為了客家民系誕生的地方,被稱為“客家搖籃”。2004年11月,當世界客屬第十九屆懇親大會在贛州召開時,海內外客家后裔們即在先民登陸的起點,修建起一座莊嚴的客家先民南遷紀念壇,并安放了一尊青銅大鼎。從某種意義上說,贛州是客家民系最近的源頭,是客家人夢開始的地方。

水之源成就人之源,人之源成就人文之源。建制于西漢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的贛州,因了這水,因了這人,在人類文明進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由于相當長的歷史時期,經由贛州的“水上絲綢之路”為我國古代南北方唯一的交通要道,贛州的繁華自在情理之中。北宋期間,人們甚至把贛州與當時的都城開封相提并論,時有“北有開封、南有贛州”之說。經濟繁榮往往與人文薈萃交織在一起,贛州是一個有著燦爛文化的城市,許多文化因子甚至可以在這里找到源頭。

還是說城北的龜角尾吧,在這三江交匯的地方,高聳著一座樓臺,這就是八境臺。北宋大文豪蘇東坡曾兩度題詩,歌詠樓臺上所見到的贛州八景。“山為翠浪涌,水作玉虹流”,蘇東坡不僅留下了瑰麗的詩句,更開創了我國城市“八景文化”的先河。與其并稱“蘇辛”的豪放派詞人辛棄疾,也在贛州支撐起了一座孤郁的樓臺,這便是郁孤臺。辛棄疾比蘇東坡晚到贛州81年,朝代卻已更迭,心緒也大為不同。壯志難酬,他登高而呼,發出了“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的嘆息。這一嘆,嘆出了我國古代又一位愛國詞人。同樣戀上了贛州山水的王陽明,軍政之余,他在贛州城郊的通天巖悠然講學,并在巖石上書寫了“青山隨地佳,豈必故園好”的佳句。王陽明寄情于山水,宣講的則是心學,正因如此,贛州被視作心學的重要發祥地。

蘇東坡、辛棄疾、王陽明,三個不同時代的人,一個傳揚著文化,一個塑造著精神,一個醞釀著思想,贛州因此而豐潤。在燦若星河的中華文明中,贛州閃爍著奪目的光芒,這是一座城市的輝煌和榮耀。我想,“贛”字在“章”“貢”二字架構組合之外,增加了一個“文”字,也許也正是這個來由。

“水有泉源,成其波流渺渺;城富積淀,鑄造文明煌煌。”贛州,這座在水之源的城市,她必定會在蒼茫贛江的孕育下,馭著新時代的東風,如贛江水般滾滾前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昌图县| 喀喇沁旗| 长寿区| 郓城县| 江安县| 平乡县| 福鼎市| 基隆市| 铁力市| 淮北市| 德昌县| 专栏| 饶河县| 双鸭山市| 百色市| 封开县| 湾仔区| 墨竹工卡县| 永和县| 图木舒克市| 孟连| 大渡口区| 曲松县| 布尔津县| 沂南县| 龙山县| 海伦市| 岱山县| 申扎县| 叙永县| 五大连池市| 平阴县| 崇文区| 东丽区| 平乡县| 星子县| 教育| 西乌珠穆沁旗| 广西| 鄂尔多斯市| 榆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