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3章 臺議案比

  • 興漢季
  • 蘇上九
  • 3456字
  • 2023-09-09 03:55:47

母子倆吃了午飯,其實也沒太多要說的,于是皇帝直接告退了。

照舊要去尚書臺,大長秋攔住皇帝,在耳邊輕聲道:“陛下?!?

皇帝看向大長秋。

“主母問陛下,會稽太守唐瑁女唐美人已入宮中數月,陛下是否對唐美人有所不滿意?”

皇帝頓感頭大。

這位唐姬并不單純只是一個美人而已,她還有歷史buff加成,其他的不好說,貞烈方面對皇帝而言其實并沒有可以指摘的。

即使是皇帝,對這位唐美人也心有好感,所以在這位一進宮就被皇帝加美人,還特別賞賜了美人位階的儀駕之類的。

為了以示自己的尊重,皇帝還特別賞賜了唐瑁外戚的一些東西,這對一位美人而言,已經是超格的恩榮了。

甚至在其他人看來,皇帝如此加恩這位美人,未來的皇后說不定就是這位了。

皇帝從善如流,“好,今夜移駕掖廷?!?

但心中卻突然想起唐瑁,此人不過中人之資,引為外戚其實是個很好的選擇,他并不會有權勢過大,尾大不掉如何進一樣的隱患,又在雒陽沒什么根基,正好可以加恩。

皇帝對左右吩咐,“吾想見見唐瑁,在嘉德殿?!?

唐瑁,唐美人之父。

郭勝欣然領命,如今的他,已經習慣了當一個貼身近侍,雖然還是中常侍,但權柄已經被壓縮到了極致,連宮里都管不全,更別說別的地方了,這也是皇帝有意造成的情況。

黨人們如今要進行水友大亂斗,宦官會讓士人們引起警覺,從而團結起來,但外戚不會,更何況是一個沒有根基的外戚。

皇帝與奉車郎趕往尚書臺。

......

“孟尚書剛才說的在理,若是因為清田激起民怨,豈不是傷了陛下仁德之心?”

“清田何以激發民怨?”

何颙睥睨了說話那人一眼,譏笑道:“這位君子可是姓孟?吾聞關中之地,以扶風君子為望,君何故悖逆朝廷法令?”

“陛下有意調整算賦,清查戶數乃是首要之事,此乃利國利民的大事,怎的孟君偏生生了反對之意?”

何颙說道:“案比編戶自秦漢以來,自有法度,莫說是你,就是列侯也需按時繳納賦稅,若不清查出一個戶數來,如何征稅?”

“而今百姓剛遭黃巾,又遭閹禍,好不容易安定,朝廷又如此煩民之舉,難道就不怕引起民怨么,吾不認為此乃德政!”

何颙斜睨了這位孟姓尚書一眼,似笑非笑:“恕老夫愚昧,據計簿所計,孝靈皇帝先不提,孝桓皇帝永壽二年距今不過三十余年,關中人口竟無緣無故沒了萬戶余,孟君久在扶風,老夫倒要向孟君請教,三十年時間,何以少了萬戶之巨!”

“何颙,你這是什么意思!”這位尚書聞言勃然怒大怒,直呼何颙其名。

在漢代,直呼長者名字,已經不是不尊敬,而是極大的羞辱了。

為尊者諱,為親者諱,為賢者諱,兩人算是徹底撕破臉皮了。

就算是被人指著罵,何颙也不發怒,看向盧植。

“陛下仁德,盧公身為尚書,應當明白,雷霆雨露,俱是君恩的道理是吧。”

盧植聞言也不作答,抿了口茶水,這事他不想摻和進去,故而不想接這話。

但卻進一步激怒了孟姓的尚書,即便不似先前那樣無禮,也仍舊怒氣沖沖。

“尚書令應當慎言,若是有憑據,盡管拿出來就是,若是沒有,吾便要劾奏尚書令污蔑朝臣!”

“劾奏老夫?”

何颙臉上帶著古怪的笑容,拍了拍手,尚書臺旁的值房中走出兩人,太中大夫楊彪,黃門侍郎荀攸。

“御史大夫楊公諱彪在此,有何要彈劾老夫的,盡管交付與楊公就是,就是不知孟君今日能否走出這臺閣之間了!”

孟姓尚書聞言面色一變!

這老頭子可不是什么善茬,當年逃避黨錮追捕的時候,一手漢刀揮的虎虎生風,沿路搶劫的盜賊,都快砍起卷了。

公羊是亡了,但不是漢人血性死了,被人懟臉開大,何颙這脾氣怎么忍得住?

沒當場抽刀絕不是何颙脾氣好能忍住,而是尚書臺內不能帶刀,出了這門,他的生死就不好說了!

“是不是如此,查了就知道?!?

楊彪不偏不倚,這老頭他也不想得罪死了,說不定走路上就被人砍了黑刀。

“要查,也得是陛下允準?!泵仙袝f完,看向楊彪,語氣軟了許多。

何颙此前得了皇帝允諾,這次打定主意要鞏固權勢,打擊敢在這個時候冒頭的。

盧植看著何颙,對何颙的行為頗為贊賞,皇帝看重民事,凡是事關民事,對皇帝而言就是絕無商量可言,眼下有能將十幾萬人重新納入朝廷戶籍的機會,皇帝只會更加認真,聽到這位尚書有意找皇帝,盧植自無不可,這事與盧植無關,盧植看向荀攸。

“公達入座?!?

荀攸身為黃門侍郎,坐在盧植身邊理所應當,更何況,之前荀攸說的話也很合盧植的胃口,盧植因此有意培養荀攸。

荀攸對盧植行禮,然后坐在盧植下位的席位。

盧植讓人為荀攸上了茶水,三人就看著幾人爭吵。

“看起來今日的中臺格外熱鬧,我來的不是時候?”

輕飄飄的聲音響起在臺閣中,與爭吵的聲音顯得格格不入。

見到皇帝大駕,眾人也不爭吵了,盧植幾個也不看戲了,紛紛上前迎駕。

“都起來?!?

皇帝說道:“現在朝中的事情雖然不少,何公素為名望,當好生修養身體,不可如此動怒才是,國事要緊,還望諸位君子多多擔待才是。”

“陛下言重了。”

何颙有所回應,待皇帝坐在上位之后,何颙才將計簿遞來的冊子交給皇帝。

“長安尹蓋勛于案比之事,于八月五日上書中臺,臣等俱已查覽,今請陛下御覽?!?

說著,將奏疏遞交近侍,近侍轉而遞交皇帝。

皇帝饒有興趣的接過奏疏,對于蓋勛的效率還是感覺很驚訝......

很快,皇帝就不太能笑得出來了,閱覽了奏疏的皇帝出乎意料的沒有動怒,抬頭,睥睨眾人。

“好,真是好啊?!?

皇帝如今伙食畢竟比以前好一些,正是長身體的時候,身體也長的高大了許多,臺閣中如今敢和皇帝對視的人已經徹底不存在。

“朕欲效仿祖宗故事,沒想到竟然牽出了個吃人的猛獸?!?

皇帝捏著奏疏,看著眾人沉默了許久,譏笑一聲。

“尚書令?!?

寂靜之后的一聲將何颙嚇了一個激靈,隨即出列行禮。

“照卿看來,該當如何?”

何颙看了看荀攸,心里也發了狠,對皇帝道:“裁汰無能官吏,責令地方推舉能吏,清丈田地,以田畝奴婢算丁賦口賦,輕減百姓稅賦,鼓勵百姓開墾田地?!?

皇帝注意到何颙的目光看向了別人,但此刻他沒有在意這個。盧植聽到何颙的話皺了皺眉,道:“不可!”

皇帝看向盧植。

“陛下,天下豪族甚多,而其中又以關中最甚,若以奴婢田畝論賦稅,天下皆反!”

聞言,皇帝也不禁揉了揉眉頭,這種事情容不得鬼蜮伎倆,所行的每一步都要堂皇正大,否則朝廷難以服眾,皇帝有意軍政分離,也就不可能讓人帶兵將豪族統統平了就是。

自從查閱了光武皇帝的事跡,皇帝對于豪族一直都是警惕警惕再警惕。

光武皇帝一力打下天下,兩顆隕石為東漢奠定天命基調他們都不怕,還怕什么?

東漢初年,光武皇帝發現此時處于一個解決這個問題的窗口期:一方面天下大亂,人口銳減,一些豪強家族在物理上被消滅了,而光武帝作為開國之君,此時無論是政治威望,還是軍事威望都處于這個王朝的頂點。

因此,光武皇帝意識到這是一個好機會。

于是在建武十五年,光武帝頒布了“度田令”。

所謂“天下墾田多不以實自占,又戶口、年紀互有增減”。

即便光武皇帝行事謹慎,只是先要求把戶籍田產的現狀給摸清楚而已。

地方豪強們田產大,為了少交稅,肯定會隱瞞田產,你政府現在雖然只說要查地,沒說別的,但你查清楚了以后呢?

王莽干了啥,他們可是一清二楚,對此,他們也是早有防備。

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更何況光武皇帝斷的可是一個階級的財路。

而且對光武帝更不利的是,此時的地方豪強雖然和比西漢末有所削弱,但還遠沒到能夠重新洗牌的程度,朝廷初立,能讀書會認字的,從上到下幾乎都是他們的人,所以即使只是查田地,他們也會變著法的打擊朝廷勢力。

地方上的刺史、太守們,把百姓們召集起來,拿出度田的詔書,說朝廷現在要度田,你們名下有多少田,就是自家的房子、房子旁邊的巷子,都得查清楚!

其次就是“移花接木”,就是把豪強名下的田移到窮人名下,反正苦底層的屁民也不識字,就算在文書上做點手腳糊弄他們,他們也只是以為是老爺們發福利了。

后世總說東漢皇帝與世家共天下,其實不是祖宗不干事,實在是有人道行太高,天命都敗給了人謀。

“維穩真是個磨人心智的活計。”

正如后世天朝遇事總是擺著一副大事化小的模樣,如今也是一樣,對于朝廷而言,維穩才是最首要的,如果和豪族掀桌子,劉氏的天命瞬間就會被這群讀書人掀翻。

這時候皇帝才明白,之前的理解到底有多幼稚。

好在,皇帝是有后世兩千年的經驗教訓的,把這群神棍掃進歷史的垃圾桶簡直不要太輕松。

董仲舒用讖緯之說想給漢武帝上一道枷鎖,沒想到最后漢武帝在外面,漢朝臣民在里面,如今的皇帝坐在這個迷信的怪獸嘴里,正在一顆一顆的敲壞這怪獸的牙。

“廢除以奴婢算家資之策,余者如尚書令所言,悉數頒布天下,務使天下臣民明白,漢家德政?!?

何颙雖然有些失望,但還是領命,皇帝又道:“會稽太守唐瑁,擢為執金吾,加陽陵侯,食邑一千五百戶?!?

荀攸聞言,身體不由自主坐直了幾分。

眾人雖然有不愿,但皇帝已經做出了退步,沒有人去在這個時候違背皇帝的意愿,這不合漢家臣民班子的規矩。

......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沅江市| 沿河| 沁阳市| 怀柔区| 钦州市| 连州市| 射洪县| 永顺县| 盐城市| 肥乡县| 简阳市| 牙克石市| 临湘市| 乌兰察布市| 长白| 勃利县| 府谷县| 舞钢市| 汪清县| 花莲市| 邹平县| 天柱县| 石林| 逊克县| 丰城市| 龙里县| 深泽县| 灵川县| 子洲县| 鄂尔多斯市| 孝感市| 秭归县| 乌什县| 沙田区| 综艺| 涿鹿县| 清水县| 金塔县| 梓潼县| 辰溪县| 汨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