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產品核心價值最優解
在深入分析這個問題前,首先來思考1個問題:
商場里有一臺電風扇,如何在最短的時間內讓消費者對這款電風扇產生購買欲?
相信當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會有無數種可行的解決方案劃過思考者的腦海。
好,現在來公布答案。
答案分為兩個步驟:
第一步:把商場賣電風扇的區域冷氣溫度調高
第二步:打開電風扇的最高檔開關
你發現了嗎?
整個解決方案中沒有任何營銷人員參與,全程不耗費一句廢話甚至一個字,卻能夠迅速且直觀地讓消費者感知到電風扇的核心價值:降溫消暑。
是的,一旦消費者真切地感知到電風扇存在的意義,那他購買的可能性從2%升到20%,甚至飆至200%。
這不是樂觀預測,而是來自一個消費者在社交平臺分享的親身經歷。
有一次,這位消費者來到某商場購物時,感覺又熱又燥,突然一陣涼風吹來,一時之間讓他全無暑熱、沁爽舒適。他抬頭一看,是一臺在售電風扇正在工作,他在電風扇下面停留了大概5分鐘左右,然后就迅速買下風扇帶回了家。
后來消費者再去商場購物時,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賣電風扇的區域冷氣開得總是不那么足,而且這片區域正巧處于商場最不通風最悶熱的位置。因為這個原因,這家商場的電風扇銷量奇好。
從這位消費者的親身經歷不難看出,如果一件商品讓消費者快速地找到產品的核心價值,那么消費者的購買欲望就會大大增加。簡單說,想要讓用戶買產品,需要先給用戶一個非買不可的理由。
這里可以引申出產品核心價值最優解,那就是最大限度地讓用戶感知到產品的核心價值。
這是爆品思維中一項巧妙的任務,同時也是最能挖掘產品橫向覆蓋象限以及縱深發展潛力的好時機。
錯過它,將意味著錯過成千上萬甚至上億次的發展機遇,未來想要從營銷或者是渠道中找回來,絕非易事。
既然涉及產品的價值,再說可行方案之前,還需要捋清一個萬萬不能被忽略的問題:能有資格躋身爆品流水線的產品,究竟應該具備哪些價值?
使用價值
主要是指實體商品的功能、性價比等能被用戶通過具體操作或通過數據對比而獲得的價值。
比如一臺網紅攝像機具有自拍連拍、防抖拍攝、邊錄邊充功能,這些功能就是它的使用價值。
心理/精神價值
主要是指虛擬產品、服務類產品售后以及附加在產品背后的情緒導向價值。
比如在德云社聽相聲,獲得了開心愉悅的情緒,這是聽眾/消費者付費買門票之后,獲得的看不到也摸不到的“產品”,能夠給聽眾/消費者帶來相應的積極的情緒價值。
附加價值
主要是指除了基本價值之外,能夠提供超出正常價值范圍的、存在溢價空間的價值。
比如說微信附加的價值就是朋友圈,而淘寶的附加價值就是海淘直播等。
對于一般產品來說,要么是具備使用價值,要么是具備心理/精神價值,要么是二者都具備,除此之外還有少量或適中的附加價值。
而對于一款爆產品來說,在具有一般產品的價值水平基礎上,又同時擁有一個能最大程度讓用戶記住、可以單獨提煉作為保持用戶黏度賣點的核心價值。
核心價值的存在會在維持使用價值和心理/情緒價值原有水平的同時,大大提升爆品的附加價值,讓爆品具有其他產品無法匹敵的強大價值內核和不可替代性。
但具備相應的價值只是讓產品成為有潛質成為爆品的產品,就像滿桌子讓人垂涎欲滴的菜肴,色、香、味都有了,可它們擺在餐桌上是無法真正發揮作用的,只有說服食客,讓食客愿意主動拿起筷子,將它們夾起來送進嘴巴里,才能讓這些美味的菜肴和味蕾相遇,產生終極反應,從而讓食客贊不絕口。
這個過程聽起來有點像是勸人吃菜,當然你也可以這么理解。
你完全可以把勸人吃菜的步驟和打造爆品的過程相類比,從而更深入地去理解每個環節。
在餐桌上,你會發現每一個合格的東道主都充當著說客、美食品鑒師、朋友等角色,而在打造爆品的過程中,每一個爆品打造者其實也在充當著說客、產品體驗師、朋友等角色。
為了達到賓主盡歡的目的,東道主往往會十分熱情地向賓客描述菜肴的特色、制作過程、用到的頂級食材,從而讓賓客食指大動,產生非嘗不可的沖動。
而為了達到產品大賣的目的,爆品打造者則會運用以下3個方法,讓用戶對產品產生期待與激情,就像前面所說的,產生一種非買不可的沖動。
現在,還是依然用“勸人吃菜”這一好客舉動作為類比案例,一一拆解具體步驟,揭秘打造爆品的這3個終極爆品秘籍。
(1)設置具體場景,創建親身體驗
面對遲遲不肯動筷子的客人,東道主一般不會把一盤子菜肴“嘩啦”一下子全部倒進客人的碗中,而是會這樣說,“試試”“先嘗一口,看看味道怎么樣”。
這樣勸人吃菜是非常有效果的,讓人先試吃一小口親身體驗,這比語言更有說服力。
沒錯,說得天花亂墜不如讓別人親自嘗試。食客在擁有一個體驗機會之后,即使菜肴沒有想象中那么驚艷,但因為剛剛熟悉了菜肴的配方和味道,依舊會自然而然地把菜肴列入備吃名單中,大大增加下一次動筷的概率。
而在打造爆品的過程中,很多爆品打造者往往會提供試用或者試吃小包裝,找機會以贈品或者是試用品的方式派發給用戶,比如母親牛肉粒在商場做活動時,會專門準備配備試吃小包裝,類似的還有君樂寶簡醇酸奶。
與此相關的促銷場景還有很多,無法做成試用裝和試吃裝的產品,也可以設置成為具體的場景,引導消費者進行體驗,增強產品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印象,讓消費者感知到產品的價值。
比如海爾洗衣機經常會在零售端開展“高端衣物洗滌”體驗,宣傳“空氣洗”的使用效果。
設置具體場景,創建親身體驗的好處是能夠增強用戶對使用價值的印象和感受,提供愉悅的心理價值。
而想要通過設置具體的場景化營銷,讓用戶感受產品價值,需要企業先從用戶角度出發:了解消費者的購買場景、使用場景以及購買前后的心理場景,然后讓產品的功能需求化、讓產品的體驗具體化、極致化。
(2)將價值判斷權交還給用戶
優秀的東道主在菜上齊之后,并不會大肆鼓動客人去品嘗,而是會把這盤菜端到喜歡客人面前,讓其大快朵頤。其他人看到這一幕,會對菜肴產生強烈的興趣,當菜肴轉到自己眼前時,就有一種忍不住下筷的沖動。
這樣做的好處是,以一部分人的主動帶動其余的人進行行動,類似于“羊群效應”。
拿一點點奶茶店舉例。有人經過時,通常會看到一點點奶茶店門口總是排著長長的隊伍。
雖然沒有進行廣告營銷,但排長隊這一場景會加深人們對奶茶店廣受歡迎的印象,從而感知到奶茶店的價值,為消費埋下伏筆。
在將價值判斷權交還給用戶之前,首先要搞清楚用戶究竟是如何判斷的。
我們可以走進用戶的生活去調研,或者通過大量案例了解消費者的消費理念和消費心理。
(3)發布具體而無法令人拒絕的消費命令
還有一部分東道主在餐桌上愛用祈使句和命令式語氣,他們往往會這樣說:
“老李,你平時工作用眼多,這盤羊肝專門為你點的,今天不光盤不許回去哦。”
“老張,聽說你愛吃辣,這盤水煮肉特別正宗,絕對符合你的胃口,我們都吃不了,還是你包圓吧。”
當用了命令式的語氣后,會讓被指派的人產生一種使命感,出現類似“我不吃誰吃?”的強烈完成念頭。
其實這種發布命令的方式也可以嫁接在打造爆品的過程中。
餓了嗎:
餓了別喊媽,就叫餓了么。
六個核桃:
經常用腦,多喝六個核桃。
香飄飄奶茶:
小餓小困,就喝香飄飄。
實際上,企業在向用戶發布具體的消費指令時,其實是在通過傳播渠道或者媒體廣告向用戶傳遞消費命令,告訴用戶應該在什么情況下選擇我。當出現類似場景時,用戶腦海中就會不由自主地把產品作為第一選擇。
綜上所述,設置具體場景,創建親身體驗;將價值判斷權交還給用戶;發布具體而無法令人拒絕的消費命令,集合成為產品核心價值最優解,能夠有效提高打造爆品的效率,并最終將產品的核心價值落實到產品銷量上,形成良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