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一、從歷史來看策劃的本質

“策劃”的通假詞“籌劃”最早出現在春秋、戰國及秦漢的傳記中,歷史上高頻率出現“策劃”類詞匯的階段,主要集中在三國至唐宋,多為記錄軍事、政治等方面的謀略及謀劃者(籌劃、籌策士),從策劃于歷史中的記載情況來看,主要是軍事、政治方面的出謀劃策,體現在比拼高智慧競爭的領域,并非普通營生所用。所以,某些牽強附會的說法,如“策劃雖歷史久遠,但于管理智慧無關”,實為大謬。

在各類歷史傳記中,常能見到歷代統治者,在國家治理、發展軍力的過程中,非常重視其官僚體系的“籌策”能力。如三國時代杰出的政治家曹操,在其軍事參謀機構“霸府”中,經常對府中掾屬人員,進行關于軍掾策、文掾策等考核,以觀察其策劃水平;甚至在因九品中正制產生“世胄詐并,英俊下僚”的南北朝時期,一些門閥大族,還在其府院開設“策閣”,請專人教授其家族成員“軍政文經”之策,以作長遠謀劃;在唐代的國家人才選拔機制“科舉”考試中,還專設“時務策”,以考核人才對現實局勢的對策及策論文辭,并將其評定為衡策、次策、均策等級別……

中國古代策劃能力多用于軍政大事

由此可見,“策劃”在歷史中常用狀態的基本定義為“能力”,即三國時曹操經常出題,考察其下屬的管理策劃能力;南北朝門閥家族設“策閣”,請人教授政治軍事策劃能力;唐朝中央政府在科舉考試中,專門開設“時務策”一科,以測試參考者的應對策劃能力。

策劃是一種能力,已有國內及國際主流學者進行史料比較研究,指出策劃是一種基于理性能力的決策思維及思維程序,策劃能力,正是策劃入門時,必須形成的主要支撐力。(為閱讀方便,本文將實踐策劃能力、從事策劃工作之人,叫作策劃人員、策劃從業者等稱謂。)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北辰区| 社旗县| 乐都县| 阿拉善右旗| 长白| 三明市| 鱼台县| 北流市| 罗江县| 科技| 宁陕县| 卢湾区| 京山县| 丰顺县| 克什克腾旗| 锦州市| 南宫市| 塘沽区| 江川县| 眉山市| 凤台县| 长治市| 泽库县| 娄底市| 定南县| 昭通市| 舞阳县| 琼海市| 吉水县| 苍山县| 诸城市| 乌拉特中旗| 河曲县| 永登县| 三都| 信宜市| 炎陵县| 驻马店市| 鄱阳县| 育儿| 渭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