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卷一·見自己》:心若向陽 四時春風——《論語》中的道德秩序

  • 行藏集
  • 王亮
  • 2048字
  • 2023-06-01 11:28:14

悟者,吾心也。能見吾心,便是真悟。

——《呻吟語·學問》

電影《一代宗師》中講習武之人的三個境界是:“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比伺c人世百態(tài)對話,與天地自然對話,最終還是要圓融到自己的內心。當真有那么幾刻能靜下來認真審視自己的內心,一個人才可能真正發(fā)現(xiàn)此前所見種種之中的玄機來,一個人才會真正地成長。

曾國藩有一天在軍中與某人聊天,那人說:“胡潤芝辦事精明,人不能欺;左季高執(zhí)法如山,人不敢欺;公虛懷若谷,愛才如命,而又待人以誠,感人以德,非二公可同日語,令人不忍欺?!比瞬蝗唐?,近乎圣人。但問題是,曾國藩最后還是被欺而亡。很多人會唏噓:這個世界太糟糕了,還是有那么多人不會不忍欺。問題來了:當我們心存善念,仁愛眾生之時,卻發(fā)現(xiàn)前路越走越窄,頭頂越來越暗,直至感嘆“沒有好人走的道了”的時候,該怎么辦?這,就是所謂的道德困境。

【壹】世界冰冷 內心溫暖

子曰:“不逆詐,不億不信,抑亦先覺者,是賢乎!”

——《論語·憲問第十四》

孔子主張不要主觀預設別人是狡詐、不信之徒。也就是說一個人內心還是應該陽光一點,多想想世界光明的一面,少一點猜疑。然而問題來了:面對復雜的世界,“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無數(shù)過來人以血淋淋的經驗教育下一代:“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畫龍畫虎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因此,當我們看到大街上那些冷漠的看客臉上麻木的表情,還有面對陌生人時提防警覺的眼神似乎也就容易理解了。價值觀在現(xiàn)實面前似乎已然敗下陣來。圣人難道錯了嗎?絕對沒有!因為還有后面一句“抑亦先覺”。什么叫先覺?比一般人早察覺。你不是想騙我嗎?好,我已經知道了,你就無法騙我了。或許你要說,原來做好人這么難啊,還要練就火眼金睛?是的,“君子固窮”。做好人、做善人、做有德行的人本來就難,一定會遇到諸多困境。在這樣的情況下你是否還選擇做好人呢?此時的選擇決定了你是否是一個真的好人。真正的好人即使處處面對碰壁、時時被人誤解,仍會義無反顧地堅守下去。因為先覺者有一個重要使命在身:覺后覺——為尚未覺醒者打開大門,讓陽光進來。

【貳】荊棘刺叢 蹈刃徐行

微生畝謂孔子曰:“丘,何為是棲棲者與?無乃為佞乎?”孔子曰:“非敢為佞也,疾固也?!?

——《論語·憲問第十四》

微生畝這樣的隱士永遠也無法理解孔子。當自己的價值觀與世俗無法調和時,隱士們選擇絕望地放棄世俗,認為在遠離塵俗的山野堅守內心的凈土是唯一選擇。殊不知,在俗超俗才是至高境界。如五柳先生所言:“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贝箅[隱于市,小隱隱于野。對真正的隱士來說,靜里乾坤大,閉門即深山。這需要像千里馬一樣,有堅忍不拔的德行,還需要有一顆廣博仁愛的赤誠之心。所以夫子說:“驥不稱其力,稱其德也?!?

老子的道確實高,那是洞悉天地宇宙萬物的至高學問,這位先知先覺者面對世人仿佛總會瞇起眼睛笑一笑,然后意味深長地說:“你不懂就算了,你都懂了還叫作道嗎?但是遲早你會懂的?!彼哪抗饪偸沁b遙地投向彼端。孔子則不同,雖然一邊感慨著“知我者其天乎”,一邊還是把目光投向此處,不怨天,不尤人,但求下學人事以達天命就夠了。

莊子留給世界的,是一個渺遠的背影。在對這個世界絕望之后,他選擇離開,如蝶一般,飛入一個縹緲的夢境,或許那才是他認為的現(xiàn)實。而孔子,知其不可之時,還是把慈愛的目光投向眾生,像一個被屢次犯錯的孩子氣壞了的父親,搖了搖頭之后無奈地說:“沒辦法,我還是擔心他固執(zhí)地不肯悔改?!?

【叁】以直報怨 知恩報恩

知其不可而為之是一種絕對道德,不需要前提,當然也不求有回報。但儒家追求的當然不僅是生命個體的圓滿,而是社會倫理的和諧有序。所以,要保護善者,要鼓勵善行。《呂氏春秋》記載了這樣一段故事:子路救了一位溺水者,被救者送給子路一頭牛以示感謝。子路收了。孔子對“子路拯溺得?!笔录缡窃u論:魯國人從此將喜歡救人于危難之中。子貢因為替一位奴隸贖身,得到政府獎勵,卻拒絕了,認為做好事求回報不道德??鬃訁s這樣評說:魯國將不再有人愿做這種替人贖身的好事了?!白勇肥苋艘詣竦?,子貢謙讓而止善?!?

孔子認為,以德報德是道德領域最好的標準。投桃報李,理所當然。以怨報怨當然不可取,以牙還牙、以眼還眼、睚眥必報,冤冤相報何時了?但是以德報怨呢?對于施德者而言,似乎自身道德修養(yǎng)提升了,但也存在姑息養(yǎng)奸的隱患。設想,當“以德報怨”成為道德準則時,打人者就會說:“我雖然打了你,但你該以德報怨,否則就不道德?!边@樣的價值判斷,豈不亂了嗎?所以夫子給出了合理的標準:以直報怨。何為直?《左傳》說得好:“正直為正,正曲為直?!保ㄕ?,即正人之曲)以直報怨,就是以公正的態(tài)度讓其了解自己過錯并為此承擔責任。或好或壞,每個人都該為自己的行為負起相應的責任,“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才是公正的道德秩序。

佛家有句話說得很在理:“菩薩心腸,金剛手段?!狈傻哪康氖潜Wo良善者。如果一個社會的良善者都寒心了,那么這個社會也就變成刺骨寒冷的嚴冬了。所以我們呼喚良善之風時時吹遍,讓道德的春天常駐人間。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绥芬河市| 安塞县| 鸡西市| 吐鲁番市| 长宁区| 龙游县| 东阿县| 兰考县| 博罗县| 大新县| 金坛市| 溆浦县| 漯河市| 邵阳市| 淄博市| 威海市| 郯城县| 兴海县| 沈丘县| 周宁县| 灯塔市| 张家港市| 汉沽区| 夏河县| 江达县| 桃园市| 都昌县| 靖州| 安龙县| 上犹县| 牟定县| 岳阳市| 台东县| 垦利县| 尼木县| 司法| 东安县| 永昌县| 永泰县| 灵宝市| 山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