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章 徽州

  • 流年歲影
  • 俞果
  • 1568字
  • 2023-03-14 18:34:29

從1987年徽州地區改名黃山市(地級市)起,徽州就只存在于歷史書籍里了。為了發展黃山旅游經濟,不惜改名。

這類愚蠢之事太多了,云南思茅改名普洱市,湖南大庸改名張家界市。現在又在呼吁將黃山改回徽州。好端端一徽州,績溪劃給宣城,婺源甩向江西,肢解了徽州一府六縣。

徽州去過不下五六次。約三十年前到黟縣參加全國工人報刊會議,安徽省總工會一副主席很熟悉徽州文化,他領著我們參觀游覽并做了生動講解。

七八年前,我的同學尚敬在婺源拍《武林外傳》電影版,我帶著女兒開車走杭徽高速去探班。這條高速由高架橋梁組成,猶如在山水畫廊中行駛(四川雅安至西昌的雅西高速也是如此驚艷),一路心曠神怡。

徽州核心區域在歙縣、黟縣、婺源、休寧四地。地靈人杰,龍脈一支。徽商代表胡雪巖,文魁首推胡適之。

這里民居粉墻黛瓦,重檐飛角,馬頭墻(風火墻)如旗幟般飛揚。

房屋大門厚重,高墻小窗,門禁森嚴。其實這是徽州女人哀怨的寫照。“無徽不成鎮”的徽商(只有北方晉商可比)賺錢之后就回鄉建大宅娶媳婦,然后又外出經商,長年不歸,甚至生死不明。

新媳婦從此獨守空房,盡孝盡節,不能輕易跨出大門、拋頭露臉。高窗窄小,既防偷盜又防偷情,里面紅杏出墻難,外邊粉箋扔不進。

宅內自成天地,小樓衣食起臥一統春夏秋冬。宅子一般前后兩進天井,回廊如環,四周屋檐之下,大石缸蓄水積財防火,地面四水歸堂,只剩一方藍天供相思。

徽州的節婦牌樓特別多也特別出名,高聳入云,石刻金字,御賜匾額,榜樣在前,向前死于烈,退后喪于節,生死自古一條路。新嫁娘、未亡人(那時通信不便,鬼知道他死沒死)嚇得不敢越雷池一步。內外絞滅,人性扭曲,極其殘酷。封建王朝,大凡官方宣傳多不可信。

儒教那罪孽深重的一面是從不言說的。

人格分裂,每每不足為訓。

今天的大宅闊門,曲徑小巷,依然以古風民俗吸引各方游客。在熟人指點下,我走進一家人家見識了罕見而奇特的“古井空調”。

我手的指向為一饅頭型石蓋,邊上石洞下面是石室,似井又不深,探手可觸底,無水。伸手入內,一臂清涼,可存放十多碗飯菜,隔夜不餿。

據主人說,上兩代就有這石室,冬暖夏涼如同今天的空調一樣。我問村里其他人家有否,答沒有,而且附近村莊也不曾聽說有。甚奇!

徽州原名歙州,領六縣。宋代才改名徽州,所以歙縣后為徽州府治。黑白徽州物產繽紛,土地有黃壤紅壤,出產黃山毛峰、太平猴魁、屯溪綠茶、祁門紅茶、徽州貢菊,八分半山一分水,還有半分農田與莊園,養育了千秋百代徽州人。除了歙縣的歙硯外,黟縣還有一種細膩軟糯的黑多石,很奇特,外面下小雨,石頭出小汗;外面下大雨,石頭出大汗,寓“月暈而風,礎潤而雨”之理。為什么叫黑多石?不知。我想到當地人曾告訴我,因“黟”(音伊)字讀不來,好些人干脆黟字拆開來直呼“黑多縣”,或許這是最好的解釋。

改革開放后,陸續有香港人、江浙人,國外有新加坡人來徽州購買整幢整幢的明清老屋,有些老屋或垮塌或拆掉重建,那就有人來以極低價格買古屋構件,窗欞、門板、斗拱、枋檁、牛腿、雀替等。

這二十多年,許多古屋舊宅因無人居住打理(陰暗、潮濕、通風采光都差,有錢人家都推倒另建新房),往往一兩年就坍。據當地人告知,現在受到保護的西遞、宏村等幾個古民居村落,是因為這些地方相對落后,村民無錢拆舊建新,反而受惠于“申遺”成功,變成旅游景點,有了門票收益。

據聞,徽州在“文革”中許多古建雕刻被泥灰糊蓋而逃過一劫,徽州人不愿意毀掉自己家里的“四舊”,但最終躲不過“一切向錢看”的惡果。

曾有一位徽州文化人外出多年后,實在看不下去故鄉的衰落,他多方聯絡籌錢,要重建村莊祠堂。最后村主任對他說:沒意思,房子不住人幾年就毀了,你除有個虛名外對家鄉毫無實際意義,不如將這錢投資村辦企業。

他真正無言以對!

外力之毀,尚有本能保護;內欲之貪,那就無一幸存了。

安徽之名來自安慶府和徽州府之首字。安慶尚安在,徽州已不存……

主站蜘蛛池模板: 铜川市| 凤冈县| 东港市| 淮安市| 井陉县| 扶余县| 剑川县| 弥勒县| 桐庐县| 梁山县| 香港 | 武清区| 青铜峡市| 甘孜县| 韶关市| 三河市| 宜宾市| 梁河县| 呈贡县| 旅游| 额济纳旗| 平远县| 兴隆县| 南充市| 昌江| 深圳市| 江源县| 西丰县| 孝昌县| 东海县| 郧西县| 刚察县| 新野县| 浏阳市| 原阳县| 宁河县| 泗水县| 吴堡县| 福泉市| 红桥区| 商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