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節 中國零售業數字化發展歷程

最近十幾年,互聯網、移動互聯網、大數據、社交網絡、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層出不窮,信息流、資金流和物流的整合方式日新月異,在為零售業帶來巨大挑戰的同時,也帶來了無限機遇。零售市場的發展變化,反映出我國經濟在高速成長過程中,流通環節乃至銷售終端對整個經濟的影響正在不斷加大。

中國零售業演進歷程

2006—2014年

2006年,我國電子商務市場保持了高速增長勢頭。2007年,賽迪顧問公司發布的《2006—2007年中國電子商務市場研究年度報告》顯示,截至2006年底,我國電子商務市場共實現交易1.1萬億元人民幣,其中B2B居于絕對主導地位。

2006—2014年,各種電商創新模式似浪潮般不斷涌現,繼B2B、B2C、C2C之后,團購、O2O、跨境電商等相繼興起。網絡零售市場呈現爆發式增長,快速融入人們的生活。

2013年,我國網絡零售市場交易規模達1.85萬億元人民幣,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網絡零售市場。此后連續9年,我國繼續保持著全球最大網絡零售市場的地位。線下實體零售,特別是大賣場等商超業態,遭受網絡零售持續且巨大的沖擊,紛紛開始自救。

2013年,大潤發投資的自營B2C電商網站——飛牛網成立,并于2014年1月正式營業,旨在沖擊電商第一梯隊。

到了被稱為O2O元年的2014年,用戶在線上平臺預先支付、線下消費體驗的商業邏輯基本清晰,O2O充分利用互聯網的海量消息和無邊界性,挖掘線下資源,縮短消費者的決策時間,滿足了消費者降低購物成本的需求。伴隨著移動互聯網的迅猛發展,移動支付的逐漸成熟,O2O被各界賦予了更多的想象空間。

剛上線沒多久的飛牛網也投入轉型大軍,于2014年6月上線O2O服務。即便是實體零售巨頭,想要追趕互聯網的腳步也略顯慌張,更遑論規模、資金、技術等略遜一籌的中小型實體零售企業。

同樣在2014年,物美集團創始人張文中對如何應對眼前巨大挑戰與機遇的思考也有了結論。他意識到:“數字化時代已經來臨,必須積極擁抱互聯網。而相較于零售企業自建系統面臨的巨大研發資金投入、既懂行業又懂技術的人才缺乏以及失敗風險,能夠提供端到端一站式解決方案、擁有強大技術團隊與持續技術投入、擁有經實體門店驗證有效的豐富經驗、能夠持續助力零售企業的專業第三方系統服務商,將成為零售企業完成數字化轉型的最佳選擇。”

2015年

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出:“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推動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與現代制造業結合,促進電子商務、工業互聯網和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引導互聯網企業拓展國際市場”。

2015年,由張文中創立的第三方數字零售服務商多點DMALL應運而生。2015年4月1日,多點APP正式上線,首創“分布式電商”理念和模式,以O2O生鮮電商為切入點,助力實體零售實現在全面數字化基礎上的線上線下一體化,服務用戶到店到家一體化全場景購物,讓實體零售向“數字零售”進發。

2015年4月1日,多點DMALL成立即獲1億美元天使輪融資,成為國內首個開啟數字零售探索的公司,并在全球互聯網經濟大會上提出零售業態新實踐——DMALL+X(實體零售企業),同時提出與實體零售企業合作伙伴共同打造多點聯盟。

2015年4月15日,“京東到家”平臺正式上線,為消費者提供2小時內快速送達的全新O2O服務,打造生活服務一體化平臺,也開啟了探索O2O即時零售的征程。

同年8月,京東43億元人民幣入股永輝,宣布達成戰略合作。幾乎同一時間,阿里巴巴投資蘇寧,嘗試打通線上線下,全面提升效率。

實體零售企業也動作頻頻:華潤的e萬家在線購物平臺正式上線,作為其電商轉型的重要戰略;沃爾瑪在推出大賣場O2O服務平臺“速購”后,又全資控股1號店,計劃加速電商業務的發展,希望為線上、移動端和實體店的顧客創造無縫連接的購物體驗。

2016年10月,在阿里巴巴杭州云棲大會上,“新零售”的概念被第一次提出。新零售被解讀為圍繞“人貨場”進行重構。

隨后,騰訊“入場”提出“智慧零售”。馬化騰提出,過去大家認為新經濟和傳統經濟是沖突和互斥的,不過現在大家逐漸認識到,它們其實是互補的,是可以互相深度融合的。

無論“新零售”,還是“智慧零售”,最終落點都是“數據賦能”,都是為企業提供一套數字化解決方案。因此,我們不妨將2015年,看作“數字零售”發展的起點。

在此次零售變革中,誰能夠真正以數字化提升企業效率,改善用戶體驗,無疑將會從這一浪潮中脫穎而出。

2016年

2016年,線上企業開始走到線下,除投資控股外,還親自下場開店;線下企業也爭相登陸線上,零售開始全渠道發展,因為用戶并不區分線上和線下,用戶需要的是整合體驗。

2016年,到家場景作為全渠道發展背景下的關鍵一環,火爆行業。艾瑞咨詢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電子商務市場交易規模達20.2萬億元人民幣,增長23.6%。其中,網絡購物增長23.9%,本地生活O2O增長28.2%,成為推動電子商務市場發展的重要力量。而與之相對應的,則是實體零售線下增長乏力,反攻線上迫在眉睫。

國務院辦公廳于2016年11月11日印發《關于推動實體零售創新轉型的意見》,對推動實體零售“由銷售商品向引導生產和創新生活方式轉變,由粗放式發展向注重質量效益轉變,由分散獨立的競爭主體向融合協同新生態轉變”的三大轉變做出部署,提出5大類16項推動實體零售企業轉型升級的具體措施,釋放發展活力。這是少有的單獨針對實體零售業的政策文件,在當前零售業處于供給過剩、成本攀升的困局中,政府出臺針對實體零售業的指導意見,為實體零售企業“進一步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指明了轉型變革的方向。

2016年,DMALL OS數字零售操作系統中的全渠道履約中臺上線,助力北京物美店內揀貨效率提升10倍,在訂單10倍增長的同時,雙十一1小時內妥投及時率高達94.49%,雙十二揀貨及時率達99.42%,店倉一體化模式見效發力。多點DMALL對零售業數字化的改造,從營銷渠道等前臺應用,向中臺、后臺延伸。

被視為阿里巴巴新零售樣本的盒馬鮮生首店在2016年1月開業。阿里巴巴提出:“純電商時代已經過去,未來十年只有新零售,線上線下和物流必須結合在一起,零售業從原來的B2C制造模式,會徹底走向C2B的改造,實現按需定制,以及供給側的改革”。

2016年,京東成立智能供應鏈Y業務部,旨在讓技術更明確、更深入地介入供應鏈領域,以提升周轉效率,并在2020年前后強調全渠道戰略。

2017年

2017年,零售業數字化成為行業最熱議的話題,而前路究竟如何,大家都還在摸著石頭,試點、探索。

繼阿里系的盒馬之后,京東、永輝等互聯網和傳統零售企業也一頭扎進了新零售領域,在生鮮賽道排兵布陣。

京東提出“無界零售”,以技術引爆第四次零售革命為目標,設立X事業部,探索無人機、無人車、無人倉和無人超市四個方向。

永輝創辦了主攻生鮮新零售的“永輝云創”業務板塊,并先后推出了永輝生活、超級物種和永輝到家等業務。其中,超級物種對標盒馬,于2017年在福州開出首店,當年實現門店數量擴張到26家的目標。2017年12月,永輝接受騰訊入股,同時增資永輝云創。

阿里巴巴在2017年2月與百聯集團達成戰略合作,在上海試點新零售,基于大數據和互聯網技術,進行全渠道、全業態融合創新,為消費者提供隨時隨地多場景的新消費體驗。之后成為聯華超市第二大股東,并以224億港幣入股高鑫零售,達成戰略合作。

此時,多點DMALL已完成了對物美的“零售+餐飲”、智能銀線等模式的改造,并走出物美“試驗田”,在2017年與湖北最大商超中百集團達成戰略合作,助力其數字化轉型。兩三年之后,突如其來的全球疫情暴發,在數字化加持下,中百集團打贏了疫情保供戰。

2018年

2018年,線下零售商超加速聯姻互聯網,與阿里、騰訊、京東、多點DMALL等展開合作,旨在借助數字化力量加速線上線下融合:三江購物、百聯集團、聯華超市、高鑫零售等站隊“阿里系”;永輝、家樂福、華潤萬家、沃爾瑪等加入“京騰系”;多點DMALL面向更多實體零售開始全面推廣布局。

在完成物美首家門店的系統切換上線后,DMALL OS成熟模塊開啟市場推廣,合作伙伴迅速發展到40余家:中百集團、麥德龍、重慶百貨、新華百貨、嘉榮等,多點DMALL的服務版圖占據了中國連鎖百強的半壁江山。

雖然盒馬、超級物種、京東7FRESH、蘇寧極物、小象生鮮等均有多家新店布局,但數量卻與年初各品牌幾百上千家門店的拓展計劃差距甚大,新零售模式受到考驗。2018年12月,永輝剝離永輝云創。有分析認為,是因新零售業務板塊業績虧損,拖累上市公司整體業績大幅下滑所致。

2018年還被定義為社交電商元年,異軍突起的拼多多、發展勢頭強勁的微商,都讓社交電商的發展有目共睹。與此同時,社區團購企業備受資本市場關注,公開的融資事件就達23起,披露融資金額超過16億元人民幣。眾多零售企業開始重視利用微信等社交平臺布局社區團購業務。

同年,淘寶直播在2018年月增速達350%,全年拉動的GMV(電商商品交易總額)破1000億元人民幣,進店轉化率超65%。

2019年

2019年被定義為電商直播元年。直播幾年積累的流量在雙十一爆發。淘寶直播首次成為雙十一的主流消費方式,僅開場1小時3分鐘,由淘寶直播引導的成交額已超越去年同期全天。京東、拼多多、小紅書等相繼進軍直播電商,抖音、快手等視頻直播平臺,更是直播電商的重要戰場。

與此同時,蘇寧收購萬達百貨和家樂福中國,在推進全場景零售戰略布局的同時,也在發力直播電商,實現流量環比增長超700%,場次環比增長72%,GMV實現20倍以上的增長。

我國零售模式的變革、迭代如此之快,讓不少外資零售品牌跟不上節奏。2019年10月,麥德龍與物美達成戰略合作,并選擇多點DMALL成為技術合作伙伴。結合多點DMALL的數字技術,物美和麥德龍融合各自在零售、批發領域的優勢,發展線上線下一體化布局,借助規模優勢、數字化供應鏈等,進一步提升食品安全標準。

這一年,私域流量也成為年度熱點話題之一。渠道越多,流量競爭越激烈,商家對自主擁有的、可以自由控制的、免費的、多次利用的流量就越重視。整合管理全渠道、搭建私域流量的數字化體系,也隨之成為更多商家的迫切需求。

在社交電商、社區團購、直播電商、短視頻電商等風口層出不窮、風起云涌的過程中,有關線上線下、新舊零售的爭論慢慢也歸于統一,融合成為基本認知,數字化逐步成為基礎設施。艾瑞咨詢報告顯示,我國數字中臺市場增長勢頭明顯,在2019—2022年間保持72.1%的年均復合增長率。數字化基礎設施在不斷迭代升級中,幫助實體零售迎上風口,應對突如其來的疫情。

2020年

春節前后,疫情進一步擴散,全國各地的零售企業紛紛投身抗疫保供一線。數字化在疫情中增加了實體零售企業的風險抵御力、保供響應力。

中百集團和多點DMALL合作,火速增援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建設,僅用半天時間就調試好無人超市的無接觸收銀設備,并積極推廣“無接觸購物模式”,創新“線上下單+線下自提”“對接社區、集中配送”的服務方式,實現顧客在線自由選購、自助結賬的新模式。

新業態、新模式在疫情期間極大地活躍了經濟發展。2020年,我國GDP為91.12萬億元人民幣,較2019年增加2.09萬億元人民幣,增長2.3%,成為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

2015—2020年,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例從10.7%上升到24.9%,占比增加1倍多,零售額增加2倍。

疫情進一步加速了零售業的數字化進程。直播潮涌,團購潮落,唯有數字化是基石,任潮起潮落,都如磐石一般,為實體零售的逆勢增長打下根基。

2021年

在疫情等多重因素影響下,線下零售、團購、直播等平臺進一步洗牌,倒閉、并購、關停消息不斷。

2021年,社區零售數字化浪潮爆發。6月,每日優鮮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成為“社區零售數字化第一股”。隨后,叮咚買菜正式在紐交所上市,以發行價計算,叮咚買菜的市值超過50億美元。

“會員店”也成了2021年度熱點:麥德龍宣布全面布局會員店;山姆、家樂福、盒馬、家家悅、北京華聯、FUDI也紛紛加碼會員店戰略。

危與機如同一對雙生子,當O2O、線上線下加速融合時,嗅覺靈敏的資本也在不斷投入。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布《2021年中國數字零售投融資數據報告》顯示,2021年我國數字零售領域共發生179起融資,總金額超706.4億元人民幣。

多點DMALL在進一步加深國內布局的同時,也將業務版圖擴至國際。截至2021年底,多點DMALL的“零售云”陸續在柬埔寨、新加坡等地上線,并與德國麥德龍集團達成國際戰略合作意向,國際化業務進一步加速。

零售業未來的發展方向顯然是數字化,即便通向全面數字化的道路是曲折的,但在政策環境、技術創新、用戶變遷與消費升級的驅動下,數字零售必將迎來快速發展。

中國零售業IT架構演進歷程

波士頓咨詢Platinion董事總經理陳果總結了我國零售業IT架構演進歷程,將我國零售業從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至今,劃分為古生代模式、中生代模式、電商多渠道模式、全渠道模式、智慧零售模式等幾個階段。

● 古生代模式:在2005年前,ERP+POS+WMS是傳統零售系統框架的標配(ERP——企業資源計劃,POS——銷售點系統,WMS——倉庫管理系統)。

古生代模式

● 中生代模式:2005—2010年,零售業開始越來越關注消費者運營,會員和零售數據分析受到青睞。在ERP+POS+WMS之外,新增CRM、RDW、M&SC(CRM——客戶關系管理,RDW——零售數據倉庫,M&SC——商品供應鏈)。

中生代模式

● 電商多渠道模式:2010—2013年,零售企業采用線上線下多渠道運營,電商系統和門店系統平行。在中生代模式的基礎上增加e-Commerce、電商倉及TMS(運輸管理系統)。

電商多渠道模式

● 全渠道模式:2014—2018年,零售業的IT架構繼續進化,出現了全渠道中臺系統,并利用中臺系統進行從多渠道到全渠道的轉變。

全渠售模式

● 智慧零售模式:2018年至今,云技術的發展和開放的技術框架,讓零售業的數字化變得越來越豐富和復雜。

智慧零售模式

中國零售業數字化轉型技術圖譜

在零售業數字化轉型的宏偉事業中,咨詢公司、軟件公司都參與進來,其中不乏Google、微軟、Adobe、IBM、Oracle、SAP、Salesforce等軟件巨頭,麥肯錫、德勤等咨詢公司,多點DMALL、便利蜂等專注零售業的科技公司,以及關注AI、AR/VR、大數據、機器視覺等多類型的初創公司。零售企業利用第三方技術合作伙伴的強大技術能力、豐富的解決方案和行業服務經驗,加速推進數字化轉型。

零售業的數字化轉型涉及前臺、中臺、后臺多種技術的綜合運用,眾多行業領軍企業各顯神通。根據CCFA(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布的零售技術樹,可以看到在中國零售業數字化轉型過程中涉及前/中/后臺共12大類技術。

CCFA發布的零售技術樹

主站蜘蛛池模板: 峨山| 都昌县| 山阳县| 山西省| 崇信县| 长岛县| 门头沟区| 茂名市| 克什克腾旗| 阿鲁科尔沁旗| 专栏| 瑞昌市| 静乐县| 永寿县| 固安县| 雷州市| 贡觉县| 礼泉县| 霍州市| 洛隆县| 财经| 巴林右旗| 海阳市| 增城市| 晋宁县| 安西县| 墨玉县| 昔阳县| 泗阳县| 即墨市| 宜宾市| 雅江县| 沧源| 凯里市| 龙泉市| 徐汇区| 三门县| 西青区| 加查县| 蒙阴县| 德惠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