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殺相愛
- (德)費陀斯·德浩謝爾
- 5091字
- 2023-01-31 11:31:04
第二章 雌雄一體——雄性的創生
鱷魚礁是美國佛羅里達群島中的一個小珊瑚島,一個由棕櫚樹、沙灘、海浪和湛藍的天空所構成的天堂。
當加勒比的海水蓋過頭頂時,帶著水中呼吸器的潛水員就會發現他已置身于另一個天堂,一個《天方夜譚》中的樂園。在水下3~8米深的地方,潛水員會碰上大片大片色彩艷麗的海葵,那些??陔S著海浪的節奏搖擺著。海水與火紅的珊瑚和海綿一起激蕩起伏著,翠綠色的植物盤旋環繞在海膽群的周圍。在深水區,狀如剃須刷的銀蓮花展開它們的冠狀花朵,看起來就像是一個個東方的華蓋。五彩斑斕的帶(佛羅里達
)魚群在一座珊瑚礁邊跳著舞,那集體舞的造型就像是個仙人圈。在那里,潛水員看到的最大的動物是一條15厘米長的看起來像一道火焰的魚,它的一身鱗衣閃動著明亮的橙色,在其中點綴著深藍色的斑點,并分布著與它的鰭的白色頂端相匹配的白色條紋。那條火焰似的魚在另一條色彩不起眼得多的魚身旁徘徊著。毫無疑問,那大一點的是條雄魚,它正在向一條雌魚求愛。我們就稱它為保羅吧。
當保羅與它的寶琳(指那條雌魚)齊頭并進時,它開始像一只鼓一樣地振動起來。與此同時,它的女伴開始排卵,那些卵子在水中漂浮著往下沉,看上去就像一個個小小的肥皂泡。接著,保羅釋放出一股乳白色液體,給那些卵子授精。
接下來,我們看到的是一番不同尋常的特異景象。在那些卵子受精幾秒鐘后,保羅身上的亮橙色“火光”開始閃爍并熄滅。那些深藍色斑點開始長大,直到雄魚的整個身體轉變成點綴著紫色的靛藍色。黑色的邊緣使得它的閃亮的白色的鰭也變得暗淡起來。與此同時,寶琳在一眨眼間就換上了它的情人剛才所“穿”的那種火焰似的“服裝”。
寶琳現在看起來和行動起來都像條雄魚,它圍著保羅打圈圈,進行著所有的求愛儀式。突然,保羅排出了一堆卵子,而寶琳則將精子噴在這些卵子上面。
由此,這兩條魚的變化可不只是表面的。在卵子受精后,雄魚立即就變成了雌魚,雌魚則立即就變成了雄魚。帶是雌雄一體的,而且,它可以在幾秒鐘內改變其所扮演的性別角色。它是雌雄同體的,就像古希臘神話中的(神的信使)赫爾墨斯與(愛神)阿佛洛狄忒的那個傳奇式的亦男亦女的子女一樣,他或她后來變成了既是林中仙女們的戀人,又是男性牧神們的熱忱的愛慕者。
在現代,在水下用魚叉捕魚的人們在大批地殺死珊瑚礁上的魚類,從而使那兒的魚類數量銳減。帶的變性能力有助于保護這一物種。當兩條帶
相遇時,即使兩者是同一種性別的,它們也能交配,因為每一條都能在一瞬間變成異性。事實上,通過互換角色,每一對魚伴侶都能交配兩次。此外,如果一條帶
未能碰上另一個它的同類,那么,它就先產卵,而后就立即變性并排精,從而使它自己的卵子受精。這樣,一條雌帶
就能自己充當自己的雄性配偶。
這種魚透露出了演化史上的下述事實:也許,雄性的存在會被事實證明是對某個特定物種有益的,但兩種性別具體落實到不同個體身上的做法則絕不是必需或必然的。事實上,某些物種看來已經發現,作為雌雄同體者過生活也是有其優勢的。
帶并不是唯一能變性的魚。在
科、隆頭魚科、鯛科等科的魚中,有許多種魚都是雌雄同體的。不過,這些魚變性的速度沒有帶
那么快。
科魚類包括巨大的鞍帶石斑魚,這種魚體長可達4米,重可達0.5噸。當其3歲左右達到性成熟時,大部分鞍帶石斑魚是雌性的。隨具體種類而定,大部分
科中的雌性會在約5~10歲變成雄性。動物性別從雌性到雄性的轉變被稱為“雌性先熟(雌性特征比雄性特征先成熟并先表現出來)”。
在許多種中,雄魚其實就是較年長時的雌魚。這種動物群體都是由年輕的雌性與較年長的雄性組成的,它們中根本就沒有年輕的雄性或年長的雌性。
在變成雄魚之前,雌魚要經歷一些轉變期。在150余種中,某些會經歷非雄非雌的階段,另一些則會經歷較短時期的雌雄同體階段。這些轉變期的經歷時間長短隨
種類的不同而不同。在帶
中,這種轉變期只有幾秒鐘,而且,在許多年內,這種魚都可保持其變性能力。
隆頭魚科甚至比科更加令人稱奇。在某些隆頭魚中,竟然有兩種雄性。其中,第一種雄性是性成熟時為雌性并在維持雌性身份一些年之后轉變而成的雄性,第二種雄性是“原初的雄性”,即誕生時就是雄性的雄性。由此,在雄性創生史上的某個時刻,這種“真正的雄性”曾經是與雌雄同體者并存并一起演化的。
在社會等級序列中,這兩種雄隆頭魚擁有不同的社會地位。原初的雄性是“他——男”:它們體形大、體格強壯、色彩鮮艷、攻擊性強、善于在海床上筑巢。而那種由雌性變成的雄性則體形較小并保留了一部分雌性所具有的單調而暗淡的保護色彩。它們體側的三條水平方向的條紋就是其較低的社會等級的標志。這種標志具有平息那些原初的雄性的攻擊沖動的作用。有時,那些具有雌性氣質的雄魚也會試圖去筑巢,但它們總是做不好這種事。它們的社會角色其實相當于是那些原初的雄性的謙卑副手。
當屋主在家時,它的副手就會順服地在魚穴附近徘徊,而不會進入穴中。而當主人外出去看它的三到五個其他的魚穴時,看守魚穴、以免被強盜搶占就成了它的任務。當然,在原初的雄魚外出時,或許會有某只雌魚朝魚穴游過來。在這種情況下,那個“仆人”就會表現得像一條與其主人一樣的雄魚了。
在發育后不久,原初的雄魚就會擺出一副王者的樣子。它們憑借自己的攻擊性、體力優勢和支配行為來統治其他個體。只有借助如此這般強行占有支配權的方式,雄魚才能將自己從僅僅作為雌魚交配伙伴的低下地位提升到較高地位。如果雄性未能獲得比雌性卵子的授精者更高的地位,那么,它們就會過著一種很不幸的生活。在許多種蜘蛛中,一旦交配結束,雄蜘蛛立即就會成為其配偶的口中食。而雄蜂一旦與雌蜂一起舉行它們的飛行婚禮,那么,它們所能做的就是消耗而非獲得精美的食物;因此,它們就會被逐出蜂巢并死在被流放的途中,或者干脆被蜇死。
我們已注意到:在中,雄性是從雌性轉化來的。這一事實是否意味著雄性是一種比雌性更高級或更先進的生命形式呢?
其實根本就不是這么回事。在別的物種中,也有雌性是由雄性演變而來的。例如,在非洲熱帶地區生活著一種叫作瑪瑙螺的蝸牛,它們看起來就像是普通的食用蝸牛的“巨人版”。這種蝸牛有時會重達0.5千克,它隨身帶的“房子”則會高達20厘米。食用蝸牛是雌雄同體的,兩個蝸??梢酝瑫r互相使對方受精。而瑪瑙螺則在大約6周到1歲大時是雄性,后來才變成雌性。這樣,在這種情況下,雌性就顯得是比雄性“更高級的”生命形式了。
從雄性到雌性的性轉變被稱為“雄性先熟”。
有些動物的性別取決于體形大小而不是年齡。例如,每一個曾在北海(歐洲西北部海域)度過假的人都碰上過學名叫綠沙蠶、俗稱為海蟲的沙蠶。這種動物只要身體少于20節,就會維持其雄性之身并產生精子。而當它長到超過20節時,它的身體就會產生卵子而非精子。由此,在這種動物中,年輕的全都是雄性,而體形較大的成年者則全都是雌性。如果我們將雌性的身體切掉一部分使其少于20節,那么,它立即就會重新變成雄性。而且,如果我們將兩條雌性沙蠶放進一個裝了半瓶沙子的罐頭瓶中的話,那么,其中較小的那條就會重新變成雄性,這樣,它就可以使剩下的那條雌沙蠶的卵子受精了。愛的咒語施加在它身上的力量使得它能魔法般地改變自己的性別。
除綠沙蠶外,另一種動物也似乎能利用(古希臘神話中的)喀爾刻女巫的魔杖。在大多數動物中,受精時染色體的偶然的組合模式決定著后代的性別。但在有一種動物中,幼蟲是中性或無性的。它既能變成雄性,也能變成雌性。只要被雌性所觸碰,這種中性的動物就會變成雄性。
潛水員們已經在地中海的巖石海床上發現了這種奇特的動物。這種動物中的雌性是綠色的,大小大致相當于一條腌黃瓜。從其一端伸出一個約1米長的吻,吻又在其末端展開為兩片,就像大黃莖上的兩片葉子。這種雌蟲就是被稱為綠叉螠的螠蟲。
綠叉螠的幼蟲不像它們的母親,它們很小。一開始,它們只能隨波逐流。如果碰巧能碰上它們的母親的長吻,那么,它們就會黏附在那吻上。幾天之后,它們就會變成只有幾毫米長的雄蟲。這時,雄蟲會停止生長,并像一個小膿包似的在相對說來體形巨大的配偶身上過著依附生活,它會逐漸進入雌蟲的腸子并最終進入輸卵管,那里就是它命里注定的生存之地。在那里,它變成了它的配偶的一個組成部分,靠雌蟲體內的養分過著寄生的生活;在那里,它做的唯一的事就是給那些像流水作業線上的零部件似的、從那兒經過的卵子受精。
在一條雌螠蟲體內曾經發現過多達85條這種短小的雄螠蟲。在自己的卵子發育成幼蟲后,那母親就會用它的魔杖去碰觸它所有的孩子,將它們轉變成自己的丈夫,而它將與這些丈夫一起過著終身的一妻多夫的生活。
然而,某些幼螠蟲會在海中漂流上一年也遇不上一個與自己同類的雌性。如果發生這種情況,那么,它們就會逐漸長成它們正在尋求的那個東西,即那些找不到雌性來將自己轉變成雄性的幼螠蟲就會自己變成雌性。

雌性綠叉螠無論從外觀上還是行為上看都像是一種有魔法的植物。這種動物看起來像一條腌黃瓜,長著一個其末端像是兩片張開的葉片的長吻。雌綠叉螠身長約1米。當無性的幼螠蟲觸碰到雌性成蟲時,它們就會變成微小的雄蟲。圖中,三只像紐扣的雄蟲正沿著長吻前進,以進入那個雌性的腸子。
沒有一個在沉思默想著遙遠星球上的事物的科幻小說家能想象得出一種比綠叉螠與其配偶更奇特的兩性關系,而如此奇特的兩性關系竟然就活生生地存在于這個地球上!雖然它們可能顯得奇怪,但綠叉螠的交配方式卻是非常高效的;因為這種方式既能夠控制種群數量的增長,還能夠防止雄性過剩和雌性短缺。
那微小的雄螠蟲——住在其妻子卵巢內的寄生者——實在是雄性特質的完美典范。它的身體是專門為方便生產精子而設計的。在它身上,沒有任何與雌性的體質和功能相像的地方。
這一事實聽起來是不可思議的:在生命的最初階段,綠叉螠在體質上的可塑性居然如此之強,以至于它可以同樣輕而易舉地變成一個雄性或雌性;而后這兩種性別的個體在身體的大小、形狀與生理功能上的差異又是如此不同,以至于它們看起來簡直就不像是同一個物種的成員。螠蟲是兩性異形現象最極端、最典型的例子。也就是說,雄性與雌性具有完全不同的體形,而且,每種性別的個體的體形都是與其特定的性的功能相適應的。
這樣看來,以下設想或許是合乎邏輯的:在大多數動物中,雄性與雌性都會呈現出完全不同的身體構造與行為。然而,在高等動物中,兩性的體形差異顯然不可能很大。較復雜的動物需要傳承多種多樣的遺傳特征。在這種情況下,可被用來構造性別特征的基因就相對很少了。由此,在高等動物中,雄性與雌性在許多方面都是相似的。
在一種特定的動物中,雄性與雌性之間的相似性越強,雄性的雌性氣質及雌性的雄性氣質也就越強。而且,這種相似性越強,區分雄性與雌性的難度也就越大。在稍后的章節中,我將討論起初性別不明的動物。
在動物界,雌雄同體與只有一種性別之間的差別并非截然分明。例如,青蛙看起來是只有一種性別的,然而,我們不能說這種動物是純雄性或純雌性的。如果對一只雄蛙實施閹割,那么,它不會像被閹割的男人或公牛一樣變成無生殖能力的閹人或閹牛,而會變成雌蛙。此外,若食物缺乏,那么,雌蛙就會直接變成雄蛙并停止繁殖,因為在那種情況下,即使生下了孩子,也沒東西可吃。
人類中男女之間的差異其實并沒有人們通常所認為的那么大。眾所周知,有不少這樣的事例:有些生而為男人的人會逐漸變為女人,反之亦然。當然,這樣的人通常得經歷一番外科手術,以改變其身上所保留的那些原初的性別特征。
人類中的雌雄同體者會產生幾乎一樣多的雄性與雌性激素。不過,他們也可能隨時會產生更多的某種性別的激素。
人類中會出現假兩性畸形。在這種情況下,這個人會擁有某種性別的生殖腺卻又表現出許多另一種性別的身體特征。在20世紀60年代,我們就看到過這樣的新聞標題:某個看起來像女人的技能高超的運動員實際上是個男人。
同性戀是性別身份模糊現象的一種較為溫和的形式。在某個短暫或很長的時期,一個男人會體驗到女人對男人的情感反應從而感受到男人對自己的性吸引力。同樣,一個同性戀女人會感受到男人對女人的相應的反應。由此,同性戀可說是一種部分的雌雄同體現象。當同性戀者表現出與自身生理性別相反的性取向時,他或她會體驗到兩性中的某一種性別對異性的情感。
當一個幼兒在性激素變得不穩定而又受到環境因素的影響時,他或她就會輕易地跨過兩性間的情感界限,并像個異性那樣對這個世界上的事物做出反應。在這種情況下,他或她就會變成一個同性戀者。在我將寫的一本關于親子關系的書中,我將進一步討論這個問題。
現在,我只想指出:許多動物必然也會面對同性戀問題。這一事實證明:同性戀并非一種不道德現象,同樣也非一種變態或病態現象。事實正好相反,在自然界中,同性戀其實是一種普遍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