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3章 唐朝的那些事(三十七)

李世民:工作不好干,但還是要努力干好(四)

開展思想大討論,理清治國理政方向

李世民經歷過隋朝的動亂,也經歷過殘酷的戰爭,在奪取政權登上皇位之后,他內心最想要知道的恐怕就是如何吸取前車之鑒,為李家子孫保持長久的穩定。

他組織了多次研討,核心主題是為什么秦隋這么快就滅亡了?我們能吸取哪些教訓?

628年,貞觀二年。李世民說:“我看隋煬帝的個人傳記,發現楊廣也是向往堯舜這樣的明君而排斥桀紂這些昏君的,但為什么做得事情卻恰恰相反呢?”(《資治通鑒》:戊子,上謂侍臣曰:“朕觀《隋煬帝集》,文辭奧博,亦知是堯、舜而非桀、紂,然行事何其反也!”)

魏征答曰:“這里關鍵在于用人的問題。領導個人能力很強,但還是要謙虛謹慎,聽取諫言,建立良好的政治生態,讓每個下屬都殫精竭慮的發揮出他們各自的特長。而楊廣能力是強,但也恃才傲物,喜歡獨斷專行。在做出一些重大行政決策的時候,聽不得別人的意見建議,于是手下的人都躺平,看著楊廣做出錯誤的決策而不吱聲,所以楊廣雖然口頭上說著堯舜的言論而實際上做著桀紂的事情,最終導致了滅亡”(《資治通鑒》:魏征對曰:“人君雖圣哲,猶當虛己以受人,故智者獻其謀,勇者竭其力。煬帝恃其俊才,驕矜自用,故口誦堯、舜之言而身為桀、紂之行,曾不自知,以至覆亡也”)。

李世民想想對呀,自己原來帶兵打仗的,用的弓箭不計其數,自以為對弓箭特別了解。前幾天得了十幾把弓箭,認為是非常好的材質,結果拿過去給工匠一鑒定,說木頭的中心線不筆直,紋理也不正,因此弓箭發射的時候雖然強勁有力,但射出的箭不準,不是好弓箭。從這個事情可以看出,我個人治國理政的能力還有不少欠缺,需要不斷學習了解。

(《貞觀政要》:貞觀初,太宗謂蕭瑀曰:“朕少好弓矢,自謂能盡其妙。近得良弓十數,以示弓工。乃曰:‘皆非良材也。’朕問其故,工曰:‘木心不正,則脈理皆邪,弓雖剛勁而遣箭不直,非良弓也。’朕始悟焉。朕以弧矢定四方,用弓多矣,而猶不得其理。況朕有天下之日淺,得為理之意,固未及于弓,弓猶失之,而況于理乎?”自是詔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書內省,每召見,皆賜坐與語,詢訪外事,務知百姓利害、政教得失焉。)

630年,貞觀四年,李世民讓議一議隋文帝的為人和施政得失。蕭瑀說,隋文帝是個勤勉的領導,處理政務日理萬機,每次坐朝,到太陽西斜還不下朝。與五品以上的官員議事往往都忘了時間,站崗的衛兵只好在崗位上站著吃飯(《貞觀政要》:貞觀四年,太宗問蕭瑀曰:“隋文帝何如主也?”對曰:“克己復禮,勤勞思政,每一坐朝,或至日昃,五品已上,引坐論事,宿衛之士,傳飧而食,雖性非仁明,亦是勵精之主”)。

李世民聽了搖了搖頭,說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隋文帝這個人,性格過細而沒有大格局,比較容易多慮多疑。對手下人不放心,什么事情都要親力親為,把自己搞得很累事情又做不好。下屬都知道這其中的奧妙,個個躺平混日子。只要領導說什么,下屬都說好,沒有人表示異議。我李世民就不一樣,朝廷的重大行政決策都要下面先商量,宰相審核好以后才能報給我決策。如果全部讓我來做決策,我怎么忙得過來?而且肯定十件事情里面有決策失誤的,長年累月下來,錯誤的政策會越來越多,國家豈有不亡之理。因此,要選拔賢能的人在各級部門任職,并且層層壓實他們的主體責任。我只要在最上面做好決策和協調,整個國家機器就可以高效快速地運轉起來。(《貞觀政要》:太宗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此人性至察而心不明。夫心暗則照有不通,至察則多疑于物。又欺孤兒寡婦以得天下,恒恐群臣內懷不服,不肯信任百司,每事皆自決斷,雖則勞神苦形,未能盡合于理。朝臣既知其意,亦不敢直言,宰相以下,惟即承順而已。朕意則不然,以天下之廣,四海之眾,千端萬緒,須合變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籌畫,于事穩便,方可奏行。豈得以一日萬機,獨斷一人之慮也。且日斷十事,五條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繼月,乃至累年,乖謬既多,不亡何待?豈如廣任賢良,高居深視,法令嚴肅,誰敢為非?”因令諸司,若詔敕頒下有未穩便者,必須執奏,不得順旨便即施行,務盡臣下之意)。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邻水| 巴林左旗| 收藏| 厦门市| 徐闻县| 如皋市| 双峰县| 吉水县| 呼和浩特市| 庆元县| 晋州市| 永昌县| 邻水| 灵璧县| 曲麻莱县| 镇雄县| 南川市| 榆树市| 拜泉县| 东乌珠穆沁旗| 万荣县| 邻水| 盘山县| 固始县| 洛浦县| 宾川县| 浦东新区| 雅江县| 峨边| 安远县| 独山县| 开原市| 新民市| 盐亭县| 当雄县| 临沧市| 纳雍县| 聊城市| 汨罗市| 清镇市| 浦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