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植物獵人的世界收藏
- (英)安布拉·愛德華茲
- 3115字
- 2023-01-04 18:19:21
新西蘭麻
——斗篷、風帆、繩索與英國海權

學名:麻蘭(Phormium tenax)
植物學家:約瑟夫·班克斯
地點:新西蘭
年代:1769年
我們很難想象擠在“奮進號”上的90名幸存者的感受。“奮進號”是一艘改裝的貨船,長度只有32米,最初是為了把煤炭運出惠特比而建造的。1769年7月13日,“奮進號”從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島出發,向南航行,駛入浩瀚的海洋,從來沒有人(至少肯定沒有歐洲人)在那里探險過。它只能被比作一項太空任務——一艘小飛船獨自在無盡的未知中探索,結果可能只是徒勞無功(它在18世紀就像我們如今在火星上尋找生命的跡象一樣),但找到一個理論上存在的南方大陸將給發現它的大膽國家帶來難以想象的財富和榮耀。
這是國王喬治三世親自下達的保密命令,他為這次探險提供了資金。按照官方說法,“奮進號”原本的任務是前往塔希提島觀測將于1769年6月3日發生的金星凌日現象。發起這次探險的英國皇家學會聲稱:“這一現象的觀測肯定能對航海極其依賴的天文學的進步起到巨大的作用。”
選擇塔希提島只是一種偶然——1767年起航的第一艘“發現”塔希提島的西方船只在英國皇家學會提議安排這項任務前不到一個月恰好返回了英國,船員們帶回了關于這個“天堂島”的夸張故事,但關于它所在的位置只有最粗略的信息。能夠再次發現它其實是一個導航奇跡——證明了詹姆斯·庫克尉官非凡的能力,他還是一名很有經驗的天文學家和杰出的制圖員。(直到20世紀50年代,人們仍在使用他所繪制的大堡礁地圖。)
隨著(發現)“天堂島”的喜悅而來的,是更多的奇跡。法國探險家路易-安托萬·德·布干維爾(Louis-Antoine de Bougainville)在1768年登陸該島,他將該島描述為“烏托邦”,而約瑟夫·班克斯則稱其為“現實中的桃花源”。他感嘆說,相比于歐洲人必須為他們的一日三餐勞作,快樂的塔希提人只需要采摘周圍生長的豐富水果,隨后就可以用沖浪和性來打發他們充裕的閑暇:“性愛占據了當地居民的大部分時間,是他們最喜歡的,甚至幾乎是其唯一的享受。”

威廉·杰克遜·胡克(William Jackson Hooker)所繪制的麻蘭,引自《柯蒂斯植物學雜志》,1832年
約瑟夫·班克斯是一位青年才俊,他憑借巨額財富為自己和科學團隊在“奮進號”上買到了位置。他出身于富裕的地主家庭,是第一代接受紳士教育的人,但他不怎么重視這種教育,他更喜歡在鄉間小路上漫步尋找野花。去牛津大學讀書后,他發現植物學教授并不授課,于是就從劍橋請來了一位導師有償講授教程,這是班克斯精力、膽識和組織能力的早期例證,這些品質則是他漫長而具有獨特影響的一生的特征:班克斯后來成為大衛·愛登堡所說的英國科學界未來兩代人的“偉大領軍人物”。
班克斯的父親于1761年去世,3年后,21歲的班克斯繼承了一大筆財富。他沒有像大多數富家子弟那樣游學旅行,而是選擇陪同一位來自伊頓公學的老朋友去如今的紐芬蘭和拉布拉多省進行海軍探險,從那里他帶回了大約340種植物的記錄和標本,給自己贏得了作為一名博物學家的可靠聲譽。1766年,在返程的路上,他當選英國皇家學會會員,后來擔任了42年的英國皇家學會主席。
1764年,他遇到了丹尼爾·索蘭德,即偉大的瑞典植物學家卡爾·林奈的學生和繼承人,正是林奈的雙名法物種分類系統給科學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在索蘭德的鼓勵下,班克斯原本打算去瑞典跟這位偉人一起學習,但一聽到金星凌日探險隊的消息,他立刻決定加入,索蘭德也立即提出要去。庫克和海軍部表示只要班克斯自己承擔旅費就批準他加入,所以1768年8月25日,兩人乘坐“奮進號”從普利茅斯出發,船上配備了一個龐大的圖書館,“各種捕捉和保存昆蟲的機器,各種用于捕撈珊瑚的網、拖網和魚鉤……”,以及烘干植物的必要設備。團隊中還有負責記錄他們的發現的兩位藝術家——悉尼·帕金森(Sydney Parkinson)負責處理自然歷史標本,亞歷山大·巴肯(Alexander Buchan)負責記錄風景和人物——以及一名秘書、四名仆人和兩只大型灰獵犬(這兩只灰獵犬令同船的貓、雞和一只著名的母羊驚慌失措,這只羊已經乘坐“海豚號”環游了全球)。簡而言之,他們的朋友約翰·埃利斯(John Ellis)在寫給林奈的信中說道:“沒有人比他們更適合為博物探索而出海了,也沒有人比他們在出海時更優雅。”他估算,此次旅程花費了班克斯1萬英鎊,相當于船長年薪的10倍。

瑪麗安娜·諾斯(Marianne North)繪制的新西蘭瓦卡蒂普湖(Lake Wakatipe)景色,1880年。在這幅畫的前景中我們可以看到生長著的麻蘭
“奮進號”向西出發,在馬德拉島、里約熱內盧(因為被拒絕登陸,班克斯在此地只能進行秘密的突襲式植物采集)和火地島停靠,在火地島他的團隊中有兩人死于體溫過低,這是此行的第一批傷亡人員。每到一處,他們都會采集標本并對其進行描述和分類。在登陸之間漫長的幾周里,他們不斷捕獲海洋生物,擊落并記錄海鳥,然后將它們吃掉。1769年2月5日,他們將醬燉信天翁做成一頓廣受好評的大餐,終于不再是干巴巴的餅干和德式酸菜了。
當他們從塔希提島出發時,船長的小屋再次變成了圖書館、實驗室和畫室。1769年10月3日,班克斯在他的日記中描述了這一場景:“索蘭德博士坐在桌子前做記錄,我在書桌前寫日記,我們之間掛著一大束海藻,桌子上放著木頭和藤壺……”4天后,也就是在海上航行7周后,他們終于看到了陸地。這難道就是自亞里士多德以來一直縈繞在歐洲人想象中的南方大陸嗎?
亞歷山大的數學家托勒密早在公元150年就提出了這一理論,即北半球的大陸必須由南半球的超級大陸來平衡。庫克花了6個月的時間才確定他們所發現的并不是巨大的陸地,而是我們現在所知的新西蘭的兩個島嶼,他在這兩個島嶼周圍航行,仔細地繪制了海岸線。不過,班克斯并沒有放棄希望:“我堅信南方大陸一定存在。但如果問我為什么這樣認為,我承認我的理由是站不住腳的。不過我有一種先入為主的傾向,那就是支持我很難解釋清楚的事實。”

熱納維耶芙·南吉斯-勒尼奧(Geneviève Nangis—Regnault)繪制的番薯(Ipomoea batatas),引自F.勒尼奧(F. Regnault)的《人人觸手可及的植物學》(La Botanique Mise à la Portée deTout le Monde)一書,1774年

藝術家本杰明·韋斯特(Benjamin West)為約瑟夫·班克斯爵士繪制的肖像畫。班克斯身著一件用新西蘭麻制成的斗篷 ? The Collection: Art andArchaeology in Lincolnshire (Usher Gallery, Lincoln)/Bridgeman Images
班克斯在新西蘭的第一天是其“一生中最不愉快的一天”,以幾名毛利人的死亡而告終——他們頑強地抵抗了入侵者。在接下來的幾個月里,他會從島嶼上令人驚嘆的植物中得到安慰,并對這個勇武的民族產生深深的敬意。在他收集的400種植物中,有美麗的新西蘭圣誕樹(Metrosideros excelsa,因為它在12月開花而得名),奇異的鸚喙花(Clianthus puniceus),許多蕨類和苔蘚,一種他命名為“Orthocera solandri”(現在改名為O.novae-zeelandiae)的蘭花,以及番薯——毛利人的主要作物,早在歐洲人到達之前就已經從南美洲和中美洲傳到了整個波利尼西亞。但令人印象最深的是麻蘭,這種僅產于新西蘭和諾福克島的沼澤植物被毛利人用來制造各種纖維,從止血的軟繃帶(因為這種植物含有凝血酶)到繩索和網兜,其強韌程度比西方任何纖維都要堅固許多倍。毛利人擅長根據質地選擇不同植物來制作籃子、漁具、墊子、鞋子和衣服:1773年繪制而成的一幅著名的班克斯肖像畫中,他穿著從航行中帶回來的麻蘭斗篷。
麻蘭的抗拉強度給班克斯留下了特別深刻的印象。有了這種植物,他開始用一種新的方式來思考植物學——不僅是出于純粹的科學興趣,也是為了給英國及其殖民地帶來利益。他后來寫道:“穩定的麻蘭供應對我們這個海軍強國來說將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我們可以用它生產帆布和繩索。”它將減少英國對俄國亞麻的依賴。(1795年,麻蘭被當作禮物送給俄國,被解讀為禮貌含蓄的威脅:班克斯善于將植物作為外交交流的工具。)他提出,種植這種植物的理想地點是位于悉尼的一個新殖民地:班克斯后來成為勘探澳大利亞和殖民新南威爾士的主要參與者。
然而,在1770年3月31日,當“奮進號”啟程回國時,庫克和班克斯還不知道這個難以找到的南方大陸就在他們的前面——不到3個星期的路程就可以到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