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享清華·人在清華大學,胸懷世界(1)

世界上不可能有十全十美的人,誰都是上帝咬過一口的蘋果,你開了一扇窗,冥冥里,另一扇窗,就會悄然合上。他的目光,滑過一行行墨色的文字;他的手指,游走過一頁頁靜默的書香;他的靈魂,飄移過一個瑰麗如月的世界。當他的思想同這些文字撞擊,就演奏出一首驚艷的小夜曲,溫柔、安靜,又帶著震撼世人的力量,像荒丘的風,生生不息,終不枯竭。

十五分的數學

說起來,文科生對于數學的深惡痛絕,原來是源遠流長的。才氣過人如錢鐘書,也是提不起半點興趣。這讓許多擁有相同感受的文科生們,總算多了一絲心理安慰。當看到錢鐘書也偏科偏得厲害,數學只能考十五分時,內心深處,大有揚眉吐氣之感──你看你看,就連這么厲害的人,數學也是短板,可見這玩意兒確實討人嫌。可其實,只消一句話就能將他們噎得無話可說:人家數學十五分照樣能上清華大學!

那還是在一九二九年,已經從桃花塢中學順利畢業的錢鐘書報考了清華大學。作為中國最知名的學府,當時一共有兩千多名學子報考了這里,而這所高等學府只打算在這么多學生當中錄取一百七十四人。成績一出來,錢基博發現鐘書的名次排在第五十七位,這個成績算不上好,也不能說壞,如果按照排名錄取,顯然是毫無問題的。

可問題就出在鐘書的偏科上。

他的數學一向不好,幾乎算得上"爛"。當父親的,不管怎么用心替他補課,都沒辦法把他的數學拉到平均水平。而這次考試,鐘書的國文和英語都考出了極高的水平,唯有數學,只有十五分。這在清華大學眾多考生當中,幾乎是絕無僅有的情況。因此,當年關于錢鐘書能否進入清華大學的問題,成為清華大學上下皆議的熱門話題。許多教授都認為,作為一名合格的大學生,應該是德、智、體、美全面發展,而錢鐘書偏科如此嚴重,顯然是不符合預期的。最后,還是當時的清華大學校長羅家倫先生力排眾議,覺得若是就此將鐘書拒之門外,恐怕會流失一個未來的精英,于是破格錄取了鐘書,使得他能夠成為清華大學這所最高學府的一名學子。

那個蟬聲不絕于耳的盛夏,這個意氣風發的年輕人背上行囊,辭別了雙親,搭乘北上的列車,目的地,是北平。鳴笛聲宛如撕破了蒸騰的熱氣,他從車窗外望出去,江南的一草一木,漸漸遙遠,熱氣漸次染上,結在窗框,就像一層凝霜。少年的心里,第一次嘗到了離鄉的愁。有句古話說,"才知相思,便害相思。"之于初次離開故土的游子,又何嘗不是如此?

幸好,那個他心儀了多年的學府,以強大的胸懷,彌補了游子的鄉怨,驅散了他的小小悲傷,淡淡離愁。

都說,在每個人的心中,都住著一座城。落花飛絮,春煙碧水,你將世上最好的風景賜予它,以天地間最華麗的字眼形容它,用一顆心最溫柔潔凈的美好包裹它,任何人都不能輕而易舉地踏入這座城池。它,只屬于你,屬于你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而清華大學,在錢鐘書心里,就是這樣一座圣潔而高貴的城池。他熟知它的過去,走入它的此時,便深知,自己將會與它共同創造未來。它的過去,是清政府為留洋學生建立的預備學校,到了一九二八年,羅家倫先生擔任校長時,這已經是一所承載了中國學子夢想的殿堂校園了。從他破格錄取了錢鐘書時所顯露的性情來看,這位校長,顯然是一位有追求有理想并且愿意付諸實踐的實干家。也正是這樣一位領導者,改變了鐘書一生的命運。

當鐘書踏入清華大學的校園時,他望著連綿的碧梧和翠柳,百味雜陳。時隔一個夏天,他還是能清晰而深刻地記起放榜那日,他在人群里,看到紅紙上自己的名字,心里有點小凄涼。不出所料,國學和外語的成績都不錯,甚至有點超出了自己的預期,可數學的慘敗,亦是超出了自己的承受底線。

想來自己同清華大學是無緣了吧!因為他知道,清華大學沒有這樣的先例,會錄取一名連數學都不能及格的學生。按照老規矩,他大概是要名落孫山了。可心里實在不能不存在那么一點小僥幸,或許那些教授看在自己傲人的國學和外語成績上,能夠網開一面,破格錄取,這如同漆黑的深夜里,一縷豆大的燭火,雖然細微,可心里藏著那么點希望,就不會絕望得近乎傷心。

這時候,便有人來勸:"你的父親也是當過清華大學教授的,清華大學的故交總能剩下幾個,要是去找找那些長輩,或許能夠挽回。"鐘書心里雖然難過,但他并沒將這種話放在心里。他自幼能將四書五經倒背如流,又閱盡群書,心里是有幾分文人的傲氣的,走后門這種事,并不少見,可不見得他就要與之同流。若是這次敗北而歸,至多再考一年,回家好好溫習數學,來年再戰,總能憑自己的本事,堂堂正正地走入清華大學。

正在茫茫然走著的時候,忽然有一個學生拍了拍他的肩膀,說:"你就是錢鐘書?校長在找你呢!"便是這個瞬息,那縷豆大的燭火仿佛燎原的星火,頓時滾燙了半壁江山。校長日理萬機,這時候見自己,不會是為了笑一笑他的數學,想必是事情有了轉機。他雙眸一亮,連忙快步走向行政樓。

錢鐘書推開校長室,一位衣著簡樸、氣質高華的中年人坐在書桌前,他便是當時的清華大學校長羅家倫。羅家倫看到鐘書進來,抬起頭微微一笑。錢鐘書雖然心里有幾分揣測,可終究忐忑不安,幸好鐘書沒有將這種弱勢表現出來,他依舊站得筆直,至少場面上,半點都不怯場。看到他這副模樣,校長倒是哈哈大笑起來,幾句話就徹底卸下了鐘書心里的忐忑。

他直截了當地說:"老實說,按清華大學的老規矩,你數學考成這樣,學校是不能錄取你的。可我覺得,你的另外兩科成績,實在是高。不得不說,連我都要對你肅然起敬了,所以,錢鐘書同學,你被清華大學破格錄取了。"

這個結果,顯然是在鐘書的意料之中,盡管心里早有準備,可當這個消息從校長口中說出來時,他卻覺得整個天地之間,頓時明朗起來,陽光密密匝匝地透窗而入,明亮的光線里,仿佛還有青草的翠綠香氣,湖水的澄凈味道。一切,都是那樣美好,美好得這位一向老成持重的年輕人,幾乎想吹起口哨來。

他忘記了自己是怎么走出校長室的,飄飄然走到校門口,才想起自己應該寫封家書回家,告訴對自己寄予厚望的父親這個好消息。他顧不得跑回旅館,找來紙筆就在附近的小亭子里開始寫信。

多年以來,他和父親的家書都是文言文對答,這個習慣,在彼此老去后,也依舊保持。那天的家書,亦是如此。他沒有一開始就將這個喜訊寫下,而是從容地從離開家鄉時開始說,一路上的見聞,北平的風景,北方人的脾性,娓娓道來,格外生動。最后,他才開始提筆寫這次的考試成績,國文和外語極好,數學是意料中的差,可自己運氣好,遇上一位極好的校長,所以他還是被錄取了。

這種先抑后揚的寫法,相比于開門見山的寫法,仿佛給予讀信人的歡喜,要濃重許多。其間,他的行文筆法,已頗為老練,很是有了幾分后來《圍城》的光彩。而這種才華,將會在他就讀清華大學期間,更加盛大美麗。他會用自己的實力與潛力,來證明羅家倫先生的選擇并沒有錯,他是與眾不同的,未來也將走出不一樣的天地。

不論是對于錢鐘書,還是清華大學,因為嚴重偏科而破格錄取都是百年不遇的事件。這是一次美麗的偶然,他為后世太多偏科生締造了夢想,于他自己而言,這機緣更是驟然打開的大門。他以此為基點,撬起了不一樣的人生,準備在新的天地里大施拳腳。

橫掃清華大學圖書館

總有一些人,生來就是招人嫉妒的。有人說,世界上不可能有十全十美的人,誰都是上帝咬過一口的蘋果,你開了一扇窗,冥冥里,另一扇窗,就會悄然合上。當然,世界這樣大,完美的定義那樣豐富,自然難以集上帝的萬千寵愛于一身。不過,因為際遇與選擇的不同,也總會有人獲得更多的幸運。

而錢鐘書,就是這樣一顆閃閃發亮的星星。即使走在群英薈萃的清華大學,他亦是其中最閃耀的星辰。尤其是當他進入清華大學外文系后,先后掌握了德文、法文、意大利文,甚至是艱澀的拉丁文,這樣的天才,在令人驚嘆的同時,終究也難免招來羨慕、嫉妒以及淡淡恨意。其實多數時候,之于天才,我們是愿意敬仰和艷羨的,可當埋頭苦讀覺得人生艱辛時,若有人漫不經心地抱著雙臂從窗前走過,每個人的心里,想必都覺得這個世界太殘忍,這個人太招搖。

其實鐘書心里并沒有招搖的意思,他還不至于清閑到這個程度。但他確實很少做出一副痛下苦功的樣子,很少像其他勤勤懇懇的同學一樣,專注上課,認真記錄下教授的每一次高談闊論,恨不得頭懸梁,錐刺股。

上課時,大家帶的是課本,他帶的卻常常是與科目無關的雜書。他也很少認真聽講,他的注意力,更多地投注在手中的那本書上,目光純粹,從不走神。做的是學渣的事,考的卻是學霸的分,往往這樣的人,才是真正叫人覺得天地凄涼的。

只是幸好,這種人畢竟是少數。大多數人,也只是平平淡淡、朝九晚五的尋常人,做尋常事,也只懷揣一點小心思,有點閑,也有點喜悅,會因為一些微小的事情流淚,也會因為冬天里一杯不經意的熱咖啡而暖溢心房。

當鐘書毫不在意地從同學們身邊擦肩而過時,身后留下的,大多是羨慕不已的余光。他將這些余光落在身后,鈴聲一響,就匆匆走出教室。他的目的地,是清華大學圖書館。在他的大學時光里,這幾乎成為了他的第二個宿舍,除了上課和睡覺,他幾乎將整個人都埋了進去。

在當時,清華大學圖書館是全國藏書最豐富的地方,不論是什么類型的書籍,甚至是珍貴的孤本,都能在這里找到。而這些鎮館之寶,并沒有因為有價無市的價值被束之高閣──清華大學的每位師生,都有翻閱的權利。

如果說清華大學圖書館是一片廣闊無垠的雪原,那么錢鐘書便是這片雪原上無休止翱翔的雄鷹,他展開凌厲的羽翼,在無邊無際的原野里,肆意攫取他的獵物。他近乎渴望地、貪婪地走入這個世界,如久旱的泥土,盡情汲取雨后的芬芳。他數學雖然不好,總是令人誤認為他只是擅長國學,其實錢鐘書不僅僅是個語言天才,他的興趣亦是十分廣博,連艱深的哲學和心理學,亦是有所涉獵。

而有人這樣說,在當時的清華大學,錢鐘書是借閱書籍最多的學生。他們經常能夠看到這樣一個年輕人,一副細絲眼鏡,有時候會悄悄滑下來,露出一雙黑白分明的眼眸;他的劉海已經有點長了,微微遮住了眉眼,可他穿得很干凈。這些都是最普通不過的樣子,清華大學校園里這樣的學生簡直比比皆是。可最明顯的,是他手上永遠都不曾放下的書,仿佛書中的墨香,已經將他和文字融為一體,任何事情,都無法拆分他們。

有時候,總會覺得緣分是多么奇妙。或許,就在伯父為他取名叫作"鐘書"的時候,他和書籍深厚無比的羈絆,就已經暗然滋生,在日后的時光里,塵埃驚散,流水如花,他們的糾纏愈演愈烈,最終密不可分,如同渾然一體的血肉,倘若強行拆散,想必那個嗜書如命的年輕人,會神魂俱傷。在旁人無法了解的世界里,他與書是朋友、親人、愛人,缺一不可。

鐘書看書的速度十分快,總是能用別人看一本的時間,就看完了數本。可他并非囫圇吞棗,他看每本書,都會做上十分詳細的注解,寫下自己的思考,甚至一本書看下來,上面密密麻麻的都是他的手筆。他讀書,讀的早已不是趣味,他沉浸在文字世界里,仿佛每一次閱讀,都是一次與作者的親密交談,他們言笑晏晏,賓主盡歡;他們各抒己見,爭論不休;他們相視一笑,千言萬語,一切盡在不言中。這樣的閱讀,才是真正升華到靈魂高度的閱讀,將自己的整個身心,都帶入其中。走出來時,那些精髓,才會與本我的思想相碰撞融合,最終淬煉成完全屬于自己的智慧。

于是,就有人發現,清華大學圖書館的大多數書籍上,都留下了他的筆墨。這難免會令人產生自嘆不如之感。當翻看一本聞所未聞的書時,卻愕然發現這本書早已有人研究得熟透,而當你丟棄它,從浩瀚的書海中又抽出一本,最終又發覺,那個人的筆跡依舊行走在字里行間,筆走龍蛇,瀟灑又肆意,心里的崇拜,何止是小小的一滴。

因為書看得實在是多,于是有時候鐘書自己也難免記混了。有一次,他拿了一本書,竟然發現上面有自己的筆記,仔細一看,筆記里帶著許多激憤之語,想必那日心情不好,因此多有偏激評論,為了不誤導后人,他又拿起筆,在原來筆記之后補上一句:書本無過,我有多失,并非有意冒瀆。寫完之后,他便將書放回原位,打算第二天接著過來看,沒想到次日翻開時,竟有人在后面接道:不知何處憎書人,眼前涂抹丟煞人。不悔自己無顏色,卻將丑語怪他人。這人倒也有意思,前兩句夾槍帶棒,后兩句連自己也諷刺上了。

鐘書不由展顏,略思片刻,他便提筆道:無端弄筆是何人,剿襲清華錢子文?從那人的筆法中看來,顯然是《紅樓夢》的忠實讀者,鐘書便也同樣化用了《紅樓夢》中的句子,回敬那人不知反省,只知道諷刺他人。可見,他學識淵博,遍覽群書不是沒有道理的。淡淡幾句,幽默又精辟,也不傷和氣,四兩撥千斤的功夫,是練得相當到家。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察雅县| 宜城市| 湘西| 富裕县| 从化市| 武鸣县| 庄浪县| 水富县| 广宁县| 色达县| 阳谷县| 历史| 太白县| 资溪县| 阿瓦提县| 平南县| 漳平市| 剑河县| 高青县| 嘉峪关市| 固安县| 麻栗坡县| 金华市| 旺苍县| 苏尼特右旗| 临潭县| 洮南市| 中西区| 淳安县| 神农架林区| 通渭县| 新龙县| 元朗区| 景宁| 巨鹿县| 肃宁县| 宁蒗| 清涧县| 石柱| 墨脱县| 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