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萬歷二十一年、朝鮮宣祖二十六年(公元1593年)一月八日上午八點鐘平壤城的總攻開始后,明朝聯軍的所有將士都先服下解藥,然后所有弓箭手就朝城樓上和城內的日軍發射了數萬枝毒火箭,接下來聯軍分為四路大軍分別從不同的方向攻打平壤城,第一路是吳惟忠率領的三千名浙兵、查大受率領的三千名騎兵和朝鮮休靜大師率領的一千五百多名僧兵一起攻打平壤城東北邊的牡丹峰;第二路是楊元和張世爵率軍攻打西北邊的七星門;第三路是李如柏和李芳春率軍攻打西邊的普通門;第四路是駱尚志和朝鮮的平安道兵使李鎰、防御使金應瑞等人一起率領明朝聯軍攻打南邊的含毬門,祖承訓率領五千名明軍全部假扮成朝鮮軍攻打旁邊的蘆門,東邊的大同門則沒有軍隊攻打,因為這里要留給日軍逃跑出來,而朝鮮將領曹好益則會率軍在平壤城外東邊的大同江一帶擋住日軍的退路,這次總攻平壤城的部署是不久前李如松和經略宋應昌、軍營贊畫袁黃、朝鮮領議政柳成龍等人共同商議出來的。
站在含毬門城樓上的小西行長和女婿宗義智等日軍將士先是聞到明朝聯軍發射來的毒火箭后,許多日軍將士頓時都感覺到惡心,并且紛紛都開始嘔吐不斷。
小西行長(公元1558~1600年),日本戰國時代的大名和名將,是日本堺市豪商小西隆佐的兒子,日本天正16年(公元1588年)間,他和加藤清正一起受到豐臣秀吉的封賞,兩人各得到肥后國的一半領土,他身材魁梧,并且有點胖。
宗義智(公元1568~1615年),有的史料中又被稱為平義智,他是對馬島大名,他雖然個子比較矮,但是他長得十分英俊,并且娶了小西行長的女兒小西瑪利亞做自己的老婆。
第一路的吳惟忠、查大受率軍和休靜大師率領僧兵來到牡丹峰山下后,此時駐守在山頂上城堡內的是身材高大、長相比較丑陋的松浦鎮信率領的兩千多名日軍。
吳惟忠(公元1533~1611年),字汝城,號云峰,浙江金華府義烏縣吳坎頭村(今浙江省金華市義烏縣吳坎頭村)人,抗倭名將和民族英雄,他曾隨抗倭名將戚繼光南征北戰,他高大威猛、武藝高強、精通兵法。此時的他擔任的官職是浙江海防參將兼南兵游擊將軍,率軍入朝時已經59歲,是一位白胡子老頭了,但是他老當益壯,勇猛不減當年。
查大受(生卒年不詳),曾是李成梁的家丁,他身材魁梧,還是一個大胖子,但是勇猛無敵,率軍隨李如松入朝時查大受擔任的是遼東副總兵的官職。
休靜大師(公元1520~1604年),姓崔,名汝信,字玄應,又號清虛堂,朝鮮完山人,一代名僧,因為經常在朝鮮西北部的妙香山居住,所以又被后人稱為西山大師。萬歷朝鮮戰爭爆發后,72歲高齡的他被朝鮮國王李昖任命為八道十六宗都總攝,后來他在朝鮮順安縣的法興寺組織起一千五百多名僧人,并組建成一支義兵隊伍來反抗日軍的侵略。
松浦鎮信(1549-1614),日本戰國時代肥前國(日本古代的令制國之一,在今天日本九州島的佐賀縣和長崎縣一帶)的大名。元朝時期,元世祖忽必烈兩次率領元軍攻打日本,侵擾了平戶松浦家族占據的土地。為了報復元朝的侵略,于是松浦家族中的武士集團開始對中國的沿海地區和朝鮮半島進行劫掠。這個家族經常主要活動在日本的平戶島、對馬島和壹岐島這三座小島,所以被朝鮮稱為“三島倭寇”。
松浦家族和吳惟忠等人應該算是老對手了,因為早在明朝嘉靖年間吳惟忠等人跟隨戚繼光抗擊倭寇時,日本國內正在發生大名互相爭斗、戰爭不斷的“戰國時代”,很多的戰敗武士、浪人在許多日本大名的支持、幫助下組成多個海盜集團經常侵擾中國的沿海地區,并且開展走私貿易,所以松浦家族也一直支持一些武士、浪人組成海盜集團,而他們支持的這些海盜集團多次被戚繼光、吳惟忠等人率領的戚家軍打敗,并且吳惟忠等人現在率領的這支浙兵當中的許多骨干就是戚繼光早年在浙江訓練出來的戚家軍。
日本應仁元年(公元1467年),也就是15世紀中后期日本國內開始進入了“戰國時代”,但是關于日本戰國時代的結束時間有許多種說法,其中有一種說法是到日本元和元年(公元1615年)5月,德川家康在大阪夏之陣中打敗了豐臣秀賴,豐臣氏的勢力被消滅,日本戰國時代結束,日本的歷史從此正式進入“江戶時代”。
吳惟忠、樓大有率領的浙兵和查大受率領的騎兵、休靜大師率領的朝鮮僧兵分別從正面、西面和東面三個不同的方向攻打牡丹峰山頂上的城堡,而站在城堡上的松浦鎮信也不斷地命令部下、足輕用鐵炮對下面的明軍、朝鮮僧兵進行射擊。
樓大有(生卒年不詳),字惟豐,號南湖,浙江金華府義烏縣夏演村(今浙江省金華市義烏縣夏演村)人,抗倭名將,熟讀兵書,作戰勇猛,萬歷朝鮮戰爭中樓大有在浙兵中擔任備倭浙江都司的官職。
接下來明軍和朝鮮僧兵分別在三個不同的方向發起了多次沖鋒,松浦鎮信率領日軍在城堡內不斷地用鐵炮進行還擊,這場大戰還在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