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數據提升人力資源管理效能(實戰案例版)
- 任康磊
- 1197字
- 2022-10-08 17:06:57
1.3.2 如何準確地聚焦問題
除了事實和觀點之外,還有一個人們經常會搞混的概念,那就是煩惱和問題。
人們在做總結的時候,一定會涉及找問題的環節。運用數據分析做總結的其中一個很重要的目的就是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
可到底什么是問題,什么其實不是問題而只是煩惱?很多人是不清楚的。
比如,筆者曾經聽一個朋友抱怨,他在一家公司做客服,每天要接待大量的顧客投訴。在這些顧客當中,免不了會有態度不友善、個人素質不高的人。筆者的這位朋友在接待顧客投訴的時候,經常會感到非常郁悶。
筆者經常聽他抱怨:難道顧客的素質就不能高一點嗎?難道大家就不能冷靜下來理性解決問題嗎?難道公司的產品就不能不出問題嗎?
客服崗位,工作中有抱怨、有不順心、有情緒,是正常狀況。但如果他把這些當成工作中的問題來解決,就有可能會出差錯,有可能會鉆牛角尖,陷入死胡同。
為什么呢?因為這些都是煩惱,而不是工作中真正的問題。
煩惱是工作給人帶來的,是人的主觀感受,而問題是客觀的。
煩惱有一個最大的特征:對某些人來說是煩惱的事,對另一些人來說,或對整個公司來說,很可能不是煩惱。如果總是想著去解決煩惱,對個人來說獲得的價值可能比較大,但對公司來說,不一定會產生價值。另外,煩惱通常是很難解決的,或解決的成本非常高。
比如筆者這位做客服的朋友,他的煩惱是顧客對他的態度不好,素質很差,而且公司的產品總有質量問題。這些其實主要是他工作中的煩惱,讓他產生了負面情緒,所以他會認為這是他當下面臨的最大問題。
假如這些煩惱解決了,對誰的價值更大呢?比如,來投訴的顧客,態度一下子全變好了,素質一下子全變高了。其實這件事對筆者這位朋友的價值更大,對公司來說,價值并沒有那么大。
另外,這個煩惱能解決嗎?很明顯,實際上是很難真正解決的。我們能提高顧客的素質嗎?世界上哪有一家公司敢說自己的產品100%沒問題,不會有一個顧客投訴的?反過來,如果沒有顧客投訴,還要處理顧客投訴的客服崗位做什么?解決顧客投訴,不就是客服崗位存在的價值嗎?
但是,也不是說在煩惱當中,完全沒有真正的問題。比如,筆者的這位客服朋友說顧客投訴的態度不好或顧客素質低,導致他的心情很差。當把目光從個人情緒上移開,把聚焦點放到投訴的顧客身上時,可以這樣思考:當顧客態度不好時,客服應該采取什么樣的話術,讓顧客態度變好?用什么方法,能把原本火藥味很濃的對話,一下子變得非常平和?用什么方式,在解決完問題之后,能讓顧客非常滿意?
客服統計完顧客投訴的數量和主要投訴點之后,就能夠統計出哪一段時間顧客的投訴數量特別多;在哪幾種產品上,顧客的投訴數量特別多;在產品的哪方面性能上,顧客的投訴數量特別多。
在統計出這些真正的問題之后,客服將其交給產品部門,讓產品部門改進。產品質量改進之后,顧客的投訴就會減少。這就是把解決煩惱的邏輯轉變成解決問題的邏輯。解決煩惱的邏輯只是解決情緒的邏輯,解決問題的邏輯才是為公司創造價值的邏輯。